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新写实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之所以能被广大读者认可、津津乐道并引起共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极其深刻、到位的描写,而这点也正是新写实小说的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的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是单位题材成长小说的经典。主人公小林从刚入单位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单位人,其中蕴含着成长主题:成长的主体经过他人的命名和自我的定位,认识到"成长"在单位中的必要性以及它与改善私人生活的关联,逐渐由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在这一"成长"历程中,小林通过对单位等级秩序的认同而逐渐成长,单位也通过特有成长仪式而接纳考验合格的他。  相似文献   

3.
许颖青 《南方论刊》2001,(10):33-34
写实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以来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小说创作现象。随着八十年代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逐渐式微和现代主义倾向的实验小说难以走出困境,一批描写普通百姓生活而且形态上有着某些共通特点的作品便在当代许多实力派作家的创作中诞生了。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等等,便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所谓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4.
杜玉梅 《东岳论丛》2006,27(5):193-194
“狂人”是第一个有现代人格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启蒙形象。“小林”是当代知识分子反启蒙形象的代表。二者表现出迥异的文化定位与自我认同。在张扬个性同群体意识的冲突中,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与尴尬悖谬,由此演绎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百年变革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命运和精神境遇。  相似文献   

5.
刘薇 《船山学刊》2007,63(1):128-130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的杰作,它既串演了生动的传奇的爱情,又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乃至哲理思辨,而且具有艺术的审美意蕴,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孙正国 《人文杂志》2002,(3):104-109
文学人类学的问题 ,也就是在人类学体系中解读文学文本的新思路 ,力图从具有浓厚的人类主体性意义的文学中 ,透视其深层次的蕴含审美在内的人类学本质。这一思路作为文学文本阅读的有益探索 ,既是跨学科互渗的拓展 ,也是文学文本自身的丰富性的发掘 ,因而具有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双重价值。依据这一观点 ,文章对长篇小说《三里湾》进行文学人类学批评 ,以新的视角探讨这部曾经影响一个时代的重要作品的特征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研究如何把握新闻真实性,对于我们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是新闻界仍要再三呼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理论界仍要坚?..  相似文献   

8.
真实地面对农村与农民--读《我向总理说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平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2000年的焦点人物,多家媒体对有关他的事情做了详细的报道。但我拿到他的书以后还是禁不住一口气读完,而且不止一次地为作者的心灵所感动。我也是依靠高考这种现代的科举制度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之子”,对农民有着深切的爱与同情,在心中永远无法摆脱对农村的父老乡亲的牵挂。灵魂深处的农民情结使我对作者的叙述不断产生强烈共鸣。作者的遭遇也让人感到无比的愤慨,能够直面农村的官员却在农村无立足之地。英国作家奥威尔在他笔下的《一九八四》中写了一个“海洋国”,海洋国的“真理部”会修…  相似文献   

9.
姜诚 《理论界》2013,(7):126-128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小说是作者罗贯中根据史书《三国志》所载史料加工而成的。史书《三国志》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张飞这一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都有描述,通过简要对比分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个文本,发现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既有依据史书,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又有通过艺术虚构和想象,反映艺术真实的一面。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和命运结局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揭示了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志》中的史实进行艺术加工,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已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然而,在文学新现象面前,批评园地仍然存在着一种虽然省力、保险,但是肤浅,既打不着痛处又挠不着痒处的批评,那就是对任何在艺术表现上求新求变以至出格的作品一言以蔽之: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当《你别无选择》以独特的风貌出现在文坛时,我们又听到了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业已发生、存在的事实。这种以臆想抑或推演代替现实的论证方式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叠加了极强的主观意志,纯粹是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先入为主之见,究其实不过是为了配合清政府调整对朝鲜政策的应景之作。立论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必然影响到黄遵宪所提方案的严谨性、准确性,其结日本抵御俄国的主张,明显存在着战略上的误判,对其个人尤其是其《朝鲜策略》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必须重新评判。  相似文献   

12.
《等待戈多》:荒诞中的真实无意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待戈多》被誉为20世纪荒诞派戏剧第一剧,在吴岳添等国内学者的评论中,往往强调和突出该剧“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①的一面。其实,作为一种“反戏剧”的艺术形式,荒诞剧依然无法完全脱离特定的时空背景,其人物语言也并非完全杂乱无章,其叙事模式自然也有内在逻辑。著名的法国剧作家兼评论家加缪(Albert Camus)指出:“当一个世界可以用一般的理论方式来解释时,即使这种解释有其失误的一面,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所熟悉的。”②从本质上说,现实世界是剧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戈》剧的写作时间正值二战结…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外国实例,可证明生意由小至大,象滚雪球一般把它越滚越大。这种赚钱的方法不仅稳妥,而且可行性大,其特征是以诚取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门多有一个叫F·D·T的青年,做家庭用品通信销售。他首先在一流的妇女杂志载他的“1美元”商品广告,所登的厂商都是十分出名的,出售的制品也非常实用。所以广告一刊出,订购单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在现代作家笔下,现代"学生"形象大多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具有"热烈的感情"、[1]"活泼的气象"、[2]纯洁的人格以及"牺牲的精神".[3]然而,一直致力于发掘人生的诗意美的汪曾祺却在他的作品<鸡毛>、<航空奖券>、<捡金子>中一反常态,塑造了一系列自私自利,人格异化的青年学生群像,对现代学生形象进行了更全面的增构性的呈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理念和规范,打破了乌托邦政治下的"新青年"神话,同时对现代学生形象进行了消解性的反思与增构.  相似文献   

15.
张秀俭 《理论界》2010,(4):127-128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其作品一向被赋以威胁喜剧的称号。他以反传统的创新为务,让眼睛看出去的所有客观事物都被蒙上一层混乱、无序、失落、不和谐,但是却立足于真实生活,以独特的表达展现自己对人性最基本的善恶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黄泥街》是残雪的处女作,是她第一次把自己对人性的探索化为文字,因而具有不同于她的其他作品的价值。在这部作品中,残雪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虚伪的面具撕下,回归到人性的真实面,用荒诞的变形人生将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文艺理论家王元化自1939年——1954年的论文选集《向着真实》,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 作者在《后记》中指出:“‘写出真实来!’斯大林同志说的这句话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文艺上的许多错误,不正是因为忘记了它才滋生蔓延起来的么?那么,坚持现实主义,向着真实努力,这是必要的。”遵循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作者对一些文艺现象、文学作品发表了颇有见  相似文献   

18.
科幻小说《高城堡里的人》虚构了一场奇诡"历史",颠倒了二战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整个世界事件。这提供了一个叙事文本与现实关系的特殊类型。在模仿真实论中曾经被当作文学真实标准的现实在科幻作品中被消减为叙事因素,此处其实并不涉及现实真实问题,只涉及文本叙事。这一文本设计虽然特殊,但却具有某种普遍性,它尖锐地展现了文学真实的某种特性:它不来自外部,而来自内部的结构设计。"真实"是文本叙事的一个技巧,但我们需要在理论阐述中为文本叙事与真实建立关联。阅读和反思中所做出的任何一种理论性的缝合,其实都是在建立一个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幽灵结构,以使文本内外发生关联。幽灵只是内与外的榫接方式,它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是理论建构文本现实意义的需要。揭示这一幽灵结构的意义在于,将"真实"从真理的假象转化为中性的文本叙事因素,它通过叙事对现实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剑华  詹琳 《齐鲁学刊》2012,(2):135-140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一个市井小民卖血求生的悲剧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苦难与人生的终极意义。许三观以他应对苦难的特有方式,集中诠释了中国人在苦难面前的民族智慧与坚韧性格。许三观并没有用麻木去"消解和遗忘"人生苦难,相反,他是在以一种俗人经验诠释人生苦难,苦难通过卖血被还原为生命本质。因此,许三观不是某一具体人物,而是民族苦难象征的艺术符号,他唤起并强化了我们对民族苦难历史的情绪记忆,进而使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苦难与如何去面对苦难。  相似文献   

20.
传记文学自《左传》发端,至《史记》大放异彩,而今又呈方兴未艾之势。传记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历史的真实是其灵魂,艺术的魅力是其生命;二者的统一,即艺术真实,是其完美境界。那么,怎样达到这一境界?也就是说,怎样由历史真实而达到艺术真实?一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