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的贫困、贫困文化与脱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是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本文从文化的核心——人的观念入手 ,分析了贫困文化的种种表现及对贫困所造成的影响。同时 ,本文还提出 ,要想使农村走出贫困的境地 ,必须大力发展农教事业 ,改造农村贫困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适合贵州特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借鉴Grannovetter嵌入理论的观点,通过文献分析,提炼出农村嵌入性因素在推动和阻碍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的维度内容,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并以收集的434份有效问卷分别进行了劳动力整体分析和分代对比。研究结论对城乡协作推动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性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融扶贫是贫困地区顺利脱贫的重要手段,在分析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支持、扶贫政策与农村脱贫的关系变化,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与扶贫政策对农村脱贫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在扶贫政策的影响下,金融支持对农村脱贫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在东部地区不存在显著脱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支持的脱贫效应显著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因地制宜推动区域间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发展在农村扶贫脱贫过程中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贫困的山区省、农业省,要使贵州经济加快发展,必须抓好发展农村经济这个根本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制约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诸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大面积的改善;农民增产增收难度大;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山区优势未能全面发挥.未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等等。文章就上述问题发表浅见,作为参与迎接西部大开发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贵州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贵州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所得资料、对农村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刚进入中等水平,且生活质量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男性老人的生活质量略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生活质量越高;不同婚姻状态和不同居住方式下的老人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老人拥有儿子的数量对其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针对当前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改善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应以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无子老人为重点,在农村居住方式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当优先关注和改善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及就业问题,实地调查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指出农村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并据此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6年对甘肃14个贫困村的农户的脱贫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低保对农户脱贫没有显著影响。效应评价分析表明,低保虽有效缓解了低保样本的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但对整体样本作用甚小,且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其脱贫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目标、衔接、设计、机制等方面对农村低保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为有效发挥低保"兜底保障"的功能,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应从"衔接"到"统一"过渡,将低保保障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精准定位于"补差",为2020年后"后扶贫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内蒙古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随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简要阐述了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面临的挑战,着重分析了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障体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牧民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描述、分析贵州农村社会发展及社区变迁,从贵州农村固定点观察村的基本特征、观察村的人口变迁、现察村的住户、观察村的企业、观察村的宗教信仰、观察村的社会治安、观察村的社会救助、观察村的文化和生活及其他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村经济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难,抵御灾害损失能力弱,而农村保险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在农村的补偿及管理作用,农村互助合作保险模式可以作为突破点,进一步发展贵州农业及农村保险。本文分析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国内外农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反贫困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中国的反贫困研究已经从传统消极的政策支持向积极鼓励贫困者互助与自助结合转变,贫困地区社会资源的匮乏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仍然是贫困主要原因,信任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和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家庭普遍缺失亲职教育,存在亲职教育理念偏差、方式不得当、内容缺乏等问题,对亲职教育有明显需求。本文试图从亲子理论、操作制约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视角探讨亲职教育的价值,提出解决当前农村亲职教育问题的策略,鼓励父母积极参与早期亲职教育,提高他们的教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相似文献   

14.
从创业教育、科技创业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应具有的共同特征,阐明了面向农村的科技创业教育与培训的内涵及意义,在分析农村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之间存在的学前教育差异,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长期得不到认可,以及当代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因素构成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现实背景。继相关学前教育政策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部分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还面临着教师素质、经费投入、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困难,使学前教育政策执行面临较大的挑战。这需要政策执行过程完善相关的执行手段、加大政策资源投入、提高执行人员素质、加强政策实施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16.
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深入研究西部反贫困,将进一步丰富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更深刻地认识反贫困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反贫困的实践。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贫困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与代际传递之中,形成了贫困再生产机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社会排斥并未消除。要彻底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建成小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关键在于必须从根本上消除政策体制性社会排斥,还农村社会一种公正、公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农村发展与库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互不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把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放在先行的位置。这取决于教育、职教的特点──间接性和迟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城镇化 ,即小城镇的发展 ,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七个条件入手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大体思路。具体从分析小城镇发展的人口迁移因素、产业集聚因素、区位选择因素、投资环境因素、科技投入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以及政府行为因素等方面出发 ,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些基本条件 ,以期其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在困境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受人才与分配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地方经济、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在安徽省教育资源分配格局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建设职教大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公平合理、优化配置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是实现人力资源强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