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似指神态或者神情相似,本为书画评语,是与形似相对的。本文旨在追溯神似说的起源与发展以探讨神似与形似的内涵,展现神似与形似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生动体现,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也是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关系的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方式。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性存在着"和"的内在关联,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和"的发展基础,思想文化多样性是"和"的存在前提,二者的和谐共生则是"和"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3.
刘鹏昱 《现代交际》2010,(12):103-104
"以"字原本是动词,在经过语法化后,成为介词、连词。后又在与"为"的结合过程中产生固定格式——"以……为(以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结为一个动词"以为"。本文简要分析了"以为"的成词过程,并与"认为"比较,分析了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翻译领域人才辈出,无数的翻译家进行了大量的翻译练习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总结出一些有关翻译的标准及规律,其中有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许渊冲的"三美",等等。这些标准以及理论,为今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为经典且广为人知的当属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一百多年来,严复的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影响极为深远。"信达雅"几乎可以说是传统翻译的代名词和金科玉律,该理论至今仍是翻译界公认的行业标准,对译者起着规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旭 《国学学刊》2023,(3):27-36+139
杜甫题画诗是杜诗题材中的一种,杜甫诗意图是指宋以后画家或文人取材杜甫诗诗句、诗篇或者意象而创作的图像,二者是诗画结合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杜甫题画诗与杜甫诗意图的“再现”功能和“寄托”诗学思想,能够发现诗画“合璧”促进了杜诗的经典化。杜甫题画诗以“言志”“表真”的方式描述绘画,生发绘画所蕴蓄之情,能够体现画外之音,象外之意,作为杜诗题材的一种,题画诗提升了杜诗的价值,成为开此体之先锋者。杜甫诗意图从重形似到重神似、从表现杜甫诗意到表达画家情意,与中国绘画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杜诗接受密切联系,题画诗与诗意图通过同质性互为关联,并以各自擅长的方式促进了杜诗经典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和重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对培根经典名篇《论读书》的三种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三种译文的异同之处。鼓励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不断创作出优良译文,丰富文学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周领顺教授构建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取译者行为和文本主客体结合的研究方式,对花卉名称翻译作出描写性研究,以期总结出花卉名称翻译的一般规律特征。结论是:花卉名称翻译的"务实"大于"求真",译者的社会性大于语言性。  相似文献   

8.
华裔"虎妈"蔡美儿在美国挑起的不仅仅是一场有关子女教育问题的中美争论,从更为深层和隐秘的层面观察,"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美国会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输给中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翻译的种种理论探讨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在众多的理论探讨中,译者的身份及地位的论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人们对译者主体性也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尤其着重探讨译者在目的论视角下其主体意识的体现。本文拟借助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来阐释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从"作者——译者"的层面上讲,译者总是处于"忠实"与"背叛"的两难境地。而对于此层面上译者地位的探讨也已不胜枚举。而在"译者——作者"层面,不同读者对于译作风格意境的理解及喜好上的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译者的"忠诚"或"背叛"。本文拟以"作者——译者"、"译者——读者"两个层面探讨译者地位问题,并着重在"译者——读者"层面,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去浅析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情人节就要到了,你们的计划是什么呢?去优雅的餐厅享受浪漫还是疯狂shopping?出行时穿上情侣装,彼此服饰上独立又和谐的呼应加上你依我依的感情,真是羡煞旁人!可是如果你还以为情侣装只是两件颜色款式一模一样而型号不同的服装,那就大错特错了。情侣装的搭配要义已经不再一味地寻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穿好情侣装也是时尚品位的~种体现,让我们看看那些吸引眼球的明星情侣装吧!  相似文献   

12.
陈鹏 《城市观察》2013,(6):163-169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社区"经历中西不同语言的转化和社会变迁的形塑,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内涵和面向。社会、社团、村庄、单位、政府、财产是理解社区概念内涵的六个重要参照基点。作为一种制度结构体,"社区"是处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一个中间组织层级,是促进社会有机联系和良性运行的重要一环。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后,社区从"国家权力末梢"转变为"合法化私有财产",这为社区回归成为一种真正的基层自治组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即将进入盛夏,很多地区气温已经起了"高烧",甚至有网友戏称:"人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高温是一种灾害,也是无形的病源,连续高温会使人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下降,许多人因此"中招"。如何避免"热伤害"、赶走高温病?小编特意为您搜集了几种常见高温病的防病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并一度视之为战略时,很快招致了国内政学两界一些人士的反对,认为用这一概念很容易给国际社会视为有"报复之心"和"夺权之意";同样也遭到了西方政学两界的不同解读,其中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中国所谓的"和平崛起"实际上背离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原则,目的要"突出重围"并进而主导世界。  相似文献   

15.
孙彦彦  任洁 《职业》2011,(12):39-39
作为一个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在技工院校当中,只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希望传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关系又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学生总是认为教师和他们处在一种对立的位置上,如何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没有在"教"时掌握得透彻。那么,让学生自己来教自己也应该会有类似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拼板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提到过两种社会形态,分别是社会"三形态"说及"五形态"说,这两种具有不同图示的社会形态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缓步向前的。二者虽然并不直接等同于一切社会形态,但二者的发展趋势无疑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发展态势。在研究二者时,须回归到文献中去,从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发展脉络出发,从时间上的发展逻辑及二者的理论内涵出发浅析二者的关系,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青苗 《现代交际》2011,(4):119-119
通过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东西方绘画的"写实"与"写意"实例,分析他们的审美意识以及这两种审美意识各自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翻译是用目标语将源文本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进行转述的一种语言活动,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创造性地用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因此,翻译实践需要反复的推敲。在推敲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历三个步骤,即:理解,翻译和校对。本文就推敲的主要步骤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刘荣 《城市观察》2011,(3):123-128,109
在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本该是一对并重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两者反而形成了悖论。在具体的城市史研究中,重视其"资治"作用,忽略其"通鉴"作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城市史的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并以失败和成功两方面的案例来说明,在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是可以得到有机结合并且达到最佳状态的。  相似文献   

20.
在湘中、湘西南地区有一种形似手雷的传统美食状元丸子,是以豆腐、猪血、猪肉为主料加工制成的。由于只在腊月里加工,故一直只是春节的盘中佳肴。今天,打工妹黄莹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让状元丸子成为四时美食,并用它"炸"开了财富大门,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丸子西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