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发展观的三重理性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显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逻辑和哲学特质,运用文献疏解与比较诠释的方法,对之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创造性阐扬,也是哲学理性精神在社会发展领域内的全方位彰显.从哲学理性的视角看,它至少凸显了这样几个理性向度:一是以"对话扬弃"为旨趣的交往理性向度,二是以"人本生态"为判据的价值理性向度.三是以"发展创新"为要务的实践理性向度.交往理性向度表征了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价值理性向度揭明了其视人为目的的价值归依,而实践理性向度则体现了其以自主创新为宏旨的行动诉求.  相似文献   

2.
弥尔顿从人出发认识人与神、灵魂与肉体、男女性别的关系.是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独有的理性与信仰能力.肯定了人自身固有的主动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他的诗作深刻揭示了人在精神层面的本质,而成为人之灵魂的伟大史诗.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本身。价值理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批判和建构,从而真正体现人的本质。它的内在规定性由四个方面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是一种批判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是一种建构理性。这种内在规定性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对立,导致了价值目标的差异。这种针对价值目标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就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哲学认识,揭示工匠精神的哲学内涵:祈真、至善、唯美,在哲学层面上分析工匠精神与工程理性的关系,提出工程理性是工匠精神的源泉.在工匠精神的演变过程中,价值理性旨在预设一种对特定行为内在价值的判断和肯定,而工具理性则表征一种特定行为可计算性的计量和确定,两者都以此作为理性化的方向和路径.在工程理性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条件,相得益彰,共同支撑着工匠精神的完善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基于实践基础的一种自我超越.它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却并不是精神冥思的产物,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因而它具有丰厚的哲学文化内蕴,即蕴涵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非理性与理性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科学精神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科学已构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的整体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要点可以表述科学的特点,反映的则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对新理性精神的探索,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理性主义的观点,而是站在时代精神的前沿,对理性赋予新的含义。它力图证明,传统理性主义的基石虽然“坍塌”了,但理性依然屹立着,理性仍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根据。新理性主义便是在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基础上所理解的一种新理性。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梁实秋自由主义精神的内涵,可见其从复兴中国新文化理想出发,在中西文化的交叉点上确立了以人的自由独立为价值尺度,以理性节制为调节器,具有传统古典色彩的独特文化形态,其中以理性人性为核心,建构起一种独特的个人化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来建构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与非理性都有自身的不足 ,理性主义发展观与非理性主义发展观也有明显的弊端。只有从理性和非理性的整合才能建构出我们时代的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是以经济发展为关键的整体发展观 ,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一种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观 ,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施人本管理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是高校管理的理性价值信念,它自始至终应贯穿一种"人性之爱"的情感内核.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际关爱,惟有在高校管理中建立起相互关爱的无私情感.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西方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区别于中国的商品经济形态,而这样的形态则培育着西方人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在近代的英国和德国有着不同的发生发展过程,美国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经验论;德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深刻的思辨的哲学精神,而英国哲学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岛国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德国哲学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森林古堡情况有着联系.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地理环境对哲学思想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哲学的发展需要在新的环境下结合新的时代思想特征,表达这一时期这一民族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西方理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形式,但其关注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并对其进行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却从未间断,分析考察西方理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从中找出合理的因素并得出有益的启示,这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德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德育创新只有遵循正确理念和原则才能实现。德育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德育创新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德育创新应当构建层极化的德育体系,德育创新应定位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和理性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4.
消费社会是一种诞生于后工业社会、具有典型消费特征的人的生存状态.异化消费下的消费主义客观作用于人的存在方式导致人的生态出现了危机、人的异化.弱化异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突破人的物质占有和精神匮乏的悖论有助于人诉求消费理性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学既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 ,也是人类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精神突围。在这种精神活动中 ,始终灌注着自由的理想。西方文学精神发展的历程表明 ,西方人主要以“理性观照”和“神性启示”两种方式达成自由。“理性观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求得人的解放与自由 ,它有理性主义与物性主义两种表现形式 ;而“神性启示”则在关于人生存的追问中 ,将人放在超验语境中言说人的存在 ,它呈现为上帝启示信仰和精神超越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人作为社会公正的承当者,历来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可随着大众传媒的新闻浪潮的"波澜壮阔",这种信念受到强劲的挑战.一种取向是以大众的话语权为神话,另一种是对大众作无聊和贫乏的拼命填充.新闻人人文关怀的失落由此表现在人文理性与人文激情的双重淡薄.这实际上是生命感的麻木,是人格的卑琐怯懦、精神的萎缩软化.  相似文献   

17.
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理性的兴衰史是人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近现代以及后现代得到较深刻回答的必然。哲学的三次人类学转向证明了这一点。理性的衰落渊于理性的绝对化 ,这种绝对性异化则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和理性在本质上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精神” ,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的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孕育于西方哲学和科学文明的分析理性,以形式逻辑和实证精神为主要代表,与逻辑精确性紧密相关,是现代科学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指的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所运用的,以类比作为主要推理手段的理性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辩证性、整体性和实用性,其中所蕴含的辩证理性成分远大于分析理性成分.重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就必定要以分析理性为参照,审视传统思维方式的优点与弊端,进而学习和运用分析理性追求逻辑精确性的精神品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批判性思维可以指称一种思维形态,它被描述为是抓住问题要领,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清晰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也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或学科,来源于非形式逻辑,其目的是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具有歧义性,往往被误解、误用,其实它和逻辑学一样具有工具性和全人类性。批判性思维体现着理性精神,和创新思维一样对科技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意识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一种精神文化,它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发展是科学的本性,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崇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革故、求变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的融汇是青年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根本和应有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