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衡阳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湖南衡阳经济要上台阶,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衡阳发展的必由之路.衡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着重抓好降低资源消耗,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环境;其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最终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大型民俗体育赛事作为提供竞赛、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特殊活动之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旅游等方面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秦皇岛为例,分析了大型民俗体育赛事对秦皇岛市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事业,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志愿者的动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方面的情况,归纳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征:一是我国志愿服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可观。最后提出了完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体系,合理使用志愿者资源中"共性"与"个性",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育产业是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基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间要素禀赋及价值功能的共性特征,厘清以城市为主要载体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体育赛事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会增加举办城市旅游人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等,也会增加举办城市的交通压力、影响市场物价和城市环境等。研究表明,举办城市管理者要明确体育赛事与旅游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和宣传工作,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构建体育赛事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树立良好城市形象,促进更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带动城市大型体育赛事与旅游经济实现“绿色、共享、开放”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体育赛事税收政策安排的基础上,描述了体育赛事税收政策体系的框架,对体育赛事税收政策体系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数量分析,指出目前已经实施的体育赛事税收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体育赛事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最终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发展.宁夏地区在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着诸如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不能突出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需要对于宁夏地区急需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确定合理的征收量度,涵养经济,丰厚税基,逐步完善地方税收调节机制,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应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解决不合理利用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等问题,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一体化将对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水平、引领区域特色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成渝地区体育赛事一体化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赛事层级体系不健全和赛事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加强文化认同感建设、构建合理体育赛事层级体系、完善体育赛事一体化空间布局和优势互补、共享合作的发展策略。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健全一体化合作机制、加速制定体育赛事一体化细则和建立体育赛事一体化协调监管机制等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虽有地理、资源、体育人口和名人效应的优势,但也有诸如体育产业比重小、赛事市场不规范、中介机构及专业人才奇缺等劣势。要把握后奥运效应和努力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的有利机遇,勇敢迎接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扩张和介入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加强政策扶持、规范市场体系、培育专业人才和中介机构的基础上,按照时序分层次发展,推进河南省体育赛事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德有丰富的经济思想值得学习,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勤俭建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搞活经济;重视发展外贸;合理利用资源;依靠技术建设国家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河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旅游业是近年来拉动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已成为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中十五条龙型经济之一。对此阐述了河北省旅游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提出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资源配置 资源指在经济活动中的组成、布局和结构。资源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们具有参与生产和消费的潜力。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利用资源。但对于同一经济系统,不同的资源配置反映着资源的不同利用程度,产生不同的效益,因此,资源配置的最优原则一是满足社会需要,二是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即保证经济系统的活动产生更高的效益,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山东文化产业在总体实力、产业规模、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齐鲁文化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逐步提升,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山东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积极推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并逐步使其成为山东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引擎,进而发展成为山东的支柱型产业,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与投融资环境还不够优化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和分析山东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条件和现状,找出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有益于指导山东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指在给定经济结构条件下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流向。经济要发展,资源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由于存在着收益递减的普遍规律,对于任何一种活动投入太多的资源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怎样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已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的内涵及特征的分析,达到对其内涵及特征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可分为:地域文化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校外传媒资源四大类.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可以促进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已远远超出其承载力,土地供需矛盾紧张,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本文利用GIS和RS技术,对信阳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信阳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可利用土地资源绝对数量来看,信阳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面积为1575.04 km~2,约占总国土面积的8.4%;从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量来看,信阳市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平均值为0.0224 hm~2,资源丰度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2)信阳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自然环境因素对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因素是影响后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社会政策因素对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可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资源环境一旦开发不当,必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应确立文化经济在发展新疆中的地位,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产业优势转换,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使新疆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新疆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上的新学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还需要通过完备的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模式,来引导、规范企业及经济主体的行为,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形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和"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的实施,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东营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文章分析了东营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目标、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差异进行评价,并指出山东省各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