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彩燕 《现代妇女》2014,(4):311-312
儒家孝悌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宗法农业社会造就的解决封建家庭内部关系,树立封建家长绝对权威的家庭伦理范式;作为由家庭伦理扩充到社会关系,服务于封建政治统治的社会公共伦理范式,其在中国社会存在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这种社会存在已经自觉、不自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如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转型,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化困惑,中国人的现代化精神家园是什么?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追问。自然,儒家孝悌思想现代化反思研究也成为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要研究这一课题就必须研究儒家"孝悌"思想在清末民初现代化转化的困境,才能更好的继承儒家思想的精髓,才能让现代人真正自己去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我即将出版的新书,这是一本关于政治发展的书,其中探讨了基本政治制度的起源,讨论涵括了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国家。在西方和中国的制度模式背后,各有不同的动机观念,我们可以从纯理论的角度讨论其间的哲学差异。一方面,观念影响着制度,因此要关注制度形成时,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方面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关注韦伯与史华慈对中国古代思想解读的关键差异,以及两人在强调中西文明伦理自觉性上的相通性。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在方法论和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史华慈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思想遗产进行了积极对话。韦伯的“文明比较”与史华慈承自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代表着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两种立场。本文从“‘天-命’与超越性秩序”“‘礼-仁’与人格秩序”“‘学’与社会和政治秩序”三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异同。史氏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超越性以及实然秩序和应然秩序之间的分歧,同时也追随韦伯,认为文明现代性的基础需要从自身的伦理资源中去发现。这意味着中国儒家思想同样包含着韦伯所认为的独属于西方宗教的伦理自觉性,以及此种伦理与世俗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4.
亲子伦理、夫妻伦理、兄弟伦理、朋友伦理、君臣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父子关系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形式。男耕女织,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人伦关系中的亲子关系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思想中的核心。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本位"和"家族至上"为主,亲子伦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亲子伦理是"父慈"和"子孝",亲子伦理关系以"父慈子孝"来规范。  相似文献   

5.
胡晓春 《职业时空》2008,4(4):114-115
我国是一个具有国家考试传统的国家,古代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的社会制度之一,科举考试是选拔从政为官的仕大夫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科举制度不仅成为我国封建皇权统治稳固的重要基石,而且还促成了中国特殊的社会阶层格局,影响了中国文化的状态,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可见,国家考试制度在中国是一个地位非常特殊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儒家重要思想之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形成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重要支柱,它促成了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形成,而且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理解,并分析了在中国传统设计中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麦思杰 《社会学研究》2012,(3):203-222,246
在帝国时期,风水是乡村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投射着地域社会的权力秩序,亦反映了国家制度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历时性地探讨风水话语的演变,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侧面了解到民众空间观念与地域社会构建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本文试图以清代广西昭平县黄姚街的风水演变为个案,分析府江流域社会在逐步整合至王朝权力体系的过程中,当地民众围绕着开户立籍、地方团练等重大历史问题,如何透过空间观念的不断重述来创造与组织其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社会长期存在着适用于外来人(马瓦拉)的庇护制度。该制度不仅决定着外来人的地位及其生存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阿拉伯群体的生存发展以及阿拉伯人与外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元7世纪以后,庇护制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逐渐由部落习俗转变为正式的法律规范。一种涉及宗教、社会、国际关系的伊斯兰秩序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建立。阿拉伯人曾希望借助庇护制度把自己在蒙昧时期的优势地位始终保持下去。然而,中东的民族融合以及阿拉伯统治者对外来人的倚重,使阿拉伯人与外来人的地位发生变化,外来人的地位日益上升。随着阿拉伯社会的历史变迁,庇护制度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但庇护观念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社区服务型非营利机构面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社会变革是从经济制度改革开始的 ,其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私营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它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部门的发展使今天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又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它意味着国家力量从社会的更多领域退出 ,或者说意味着中国市民社会的进一步成长。国家力量对第三部门的影响是通过“事业单位制度”渗透的。当前事业单位制度正面临着深刻的改革 ,国家正在缩小事业单位制度控制的机构和组织的类型与数量。对于那些完全靠国家财政拨款 ,人事编制制度受国家严格控制的事业单位 ,变革是会较为迟滞的 ,而那些仅仅部分接受…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其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变化折射着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省800名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对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技能三大预测效标变量进行分析,概括出高师生政治观念总体水平较高、政治知识丰富,但政治技能和家庭政治教育欠缺、政治意识和行为存在反差等特点,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素质养成过程中"过渡性"与"多元性"、"知"与"行"、"学校教育"与"政治实践"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入学选择、就读状态以及就业观念均与现行高等教育制度内容明显背离,形成了对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而这一切皆源于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象征性秩序。象征性秩序已经制约和影响了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多个运作环节。对此,有关部门应树立全局观念,在加强指导和宣传工作的同时,督促高等教育机构形成正确认识,帮助大学生抵制象征性秩序的影响,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最成功的选官制度,也是封建社会后期由"士"转"仕"的唯一正途。科举与中国传统社会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生共存了一千三百年。作为一项制度的科举考试,必然存在着其优越之处与不足点,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科举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做的重大贡献之一,其影响同我们所熟知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一样远播海内外,被视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统与特点之一,就是把政治传统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而以"修、齐、治、平"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学说,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最为概括性的内容。其原因主要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文化特点决定的,对其作用进行反思与体悟对于现代社会政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云妹  吴强 《职业》2015,(10):22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成为我国基础行业之一,为国家发展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势必会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建筑设计的水平和标准直接影响建筑构成秩序。因此,探究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构成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建筑构成秩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娜 《职业》2015,(10):291
国家制度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人们在实践中经过价值的探寻和得出合理性结合后,才能促进这个制度在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着伦理的缺陷,影响我国征地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给予科学的矫正和调节,对征地制度进行创新,更好地保护农民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16.
莫让“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孩子的乳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正在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有助于青少年心智健康发展的精神氛围却不容乐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凸显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并正严重干扰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者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把人生还原到了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从而消解了人类最珍贵的真善美和亲情友情,更误读误导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发育。由此,本文呼吁社会各界"切莫让‘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孩子的乳汁",坚决抵制反映这一倾向的观念与制度的泛滥。  相似文献   

17.
伦理是反映人际关系及其次序、规则的范畴,其本质是人在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客观的、不以具体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规则。法是人类进步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伦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法和伦理作为人类建立和维系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大规范.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男女双方因情爱文化而组合产生家庭伦理关系,国家作为家庭发展形式的拓展和延伸,自然以恋人或夫妇情爱文化为基作用渗透、制约、改变着中国古代情爱文化。  相似文献   

19.
郐艳丽  李志越 《城市》2023,(5):47-53
空间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国家以维持国土空间发展与管理秩序为目的而进行的主动治理行为,是各级政府进行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2018年我国组建自然资源部之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进行制度性完善与探索性发展,成为新时代政府进行空间规划管理的核心抓手,深刻改变了我国空间规划管理的制度架构。本文从梳理我国既有各类国土空间管理的基本制度逻辑入手,总结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成就、问题与原因,提出建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伦理基础、基本原则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