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贾玉英 《职业》2017,(26):120-121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互联网为平台移动终端的兴起,微信等社交软件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个人和机构借助微信的传播,展现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微信公众账号无疑提供了融合发展的一种可行思路,在这方面,很多传统媒体已经作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因为其传播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对微信公众账号这一新兴传播渠道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应该从传播内容重新打造、传播环境重新建构、传播机制重新把握出发,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打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账号,提升学术传播效果,拓展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科技的高速发展。5G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与变革,是目前最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5G、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大生态群,使传播的生态与格局发生改变。分析5G通信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探讨5G通信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旨在促进媒体融合,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传播正迅速地占领新媒体传播中移动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特征,并探讨具体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重构了以往的传播版图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如微博、微信以及智能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媒体不论在多样性、发展速度,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已经一骑绝尘、远超传统媒体,它们革新了原本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路径,重构了以往的传播版图.  相似文献   

6.
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中国的传媒行业进入了快速融合时代;旧的传播格局被打破,新格局没有真正形成,每种媒体都在重新为自己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信息分发渠道发生了改变,导致受众被分流,受众对单一渠道的关注度下降。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缺点和优势,从读者用户角度,依据媒体评价依据,加以整合,打造全面、具有传播力的媒体矩阵,利用新技术完善媒体运营各个环节,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兴起,给媒体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不但改变了媒体的整体运行模式,还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目前,有些传媒行业还在消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新的技术革新又悄然而至。在这样一个智媒时代,传媒行业将再一次面临新技术加持的改变。对媒体来讲,5G时代将实现"联通一切,万物皆媒",终端和屏幕将被重新定义,未来媒体的传播理念、报道形式、分发渠道等将发生重大变革,将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读者阅读形式,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人人即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机构的垄断,社会个体成为信息载体的原点同时也是起点。区别于传统媒体这个信息传播介质,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手段简便化、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方式高效化、传播效果广泛化等特点。公众利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种社交平台,快速有效地实现参与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影响社会言论格局,甚至左右热点公共事件的最终结果。对思想文化传播工作产生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洋  朱勇国 《职业》2015,(7):88-89
互联网时代是以信息技术的革新、媒介的迭代发展为核心的电子技术与信息源融合的新信息时代,它引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人类身体的延伸",那么互联网时代将广泛的信息资源依托于移动互联技术、流媒体、自媒体等全新的传播介质和渠道,将信息呈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多元传递。互联网打破了世界的地理隔阂和时间差别,扩大了人类的传播能力。人才管理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应  相似文献   

10.
张梦婕 《公关世界》2016,(17):46-47
如今,报纸、电视、广播媒体各自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入侵并影响着这些传统媒体。报纸向手机、网络、移动终端上延伸,而广播则借助短信与网络平台和听众即时互动,这些潜伏在我们周围的新媒体,不知不觉改变了传统媒体形式,显示着他们无孔不入的能力。所有的这些,都对如今的编辑工作提出挑战,作为一名广播电台编辑,怎样适应新媒体的融合,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式的要求进行编辑,成为广播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学生移动新媒体的手机被称为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自产生以来,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移动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移动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利用移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彭柳  宋文静 《公关世界》2016,(17):52-5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种智能移动终端的相继问世,移动广播APP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凭借丰富的节目资源,便捷的收听体验,个性化的节目定制,方便即时的互动反馈,移动广播APP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备受青睐的创新媒介产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产品竞争激烈,移动广播APP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将从移动广播APP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从中发现移动广播APP在UGC模式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琦 《公关世界》2015,(3):30-31
媒体变了,公关传播的战略思路都应发生变化,这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重点。轻、快、炫、益、色——传播新潮流与阅读新习惯十几年前,一觉醒来报纸变成了"传统媒体",现在一觉醒来陈彤离职了,门户网站成了"传统媒体"。数据显示,2014年,阅读"从PC到手机"的迁移陡然加速,手机取代PC成为"第一屏"。阅读终端移动化、信息发布自媒体化潮流下,阅读习惯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一是"轻",手机界面小,轻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Web2.0技术产生以来,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发展已开始萌芽。而互联网、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异军突起,逐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普遍使用。自媒体的信息交互途径改变了受众在大众传播时代的话语权地位,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讨论的方式。这些改变对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自媒体纪录片在传播环节有哪些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并对自媒体纪录片的传播特点有一些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新媒体凭借其海量信息、传播广泛、交互性强等优势,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似乎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但事实上,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资金雄厚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不能企及的.本文研究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困境与发展.汤玛斯·费里曼在《世界是平的》的书里提出一个观点:从21世纪开始,世界完全“平”了,只要你有宽带,只要你有热情,你就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一个人,一个个体,通过网络实现了和全世界的连接.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裹挟着巨浪汹涌而来时,传统媒体无疑遭遇了无所适从的局面,数十年甚至百年缔造的媒体“帝国”在新技术传播环境下几近崩溃的边缘.难道新媒体真的是“山姆大叔”,独霸天下?新媒体不是自发地孤立出现,它们来自于传统媒体,脱胎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后者对前者是继承、扬弃、补充、完善和发展.当新的形式出现时,相对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会死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传播能力的不断强大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社会突发事件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改变。在全媒体环境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在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及时更新;而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也有自身缺点,需要依托传统媒体进行修正。文章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梳理、概括了社会突发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并对突发事件的媒体传播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7.
韩瑞芬  马海青 《职业》2022,(4):19-21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直接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党组织要不断改进理论学习工作,借助媒体平台丰富党员理论学习形式,增强党员学习实效,夯实技工院校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等媒体平台的发展,每个人都是媒体,同时传统媒体也被互联网推动而加大了曝光的力度,可以说企业的危机公关已经越来越常态化和公众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优质的信息资源,克服融合理念缺失、创新思维不够、传播队伍式微等瓶颈,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必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点,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途径,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信息传播,缩短了世界的距离。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与蔓延,也为期刊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无论是从读者群体来说,还是基于期刊本身的发展前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期刊传播的融合应用都将是一个伟大的变革举措,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使读者从期刊中获得相关信息的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完成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期刊传播的融合应用这一伟大设想,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未来期刊传播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