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园区资源整合联动发展,要求遵循园区开发运营的市场规律,发挥专业开发运营商的经验优势,统筹政府的政策、配套设施等资源,激发各方利益主体活力,加快资源整合及联动发展,推动属地政府、园区所有者、园区经营者、园区企业及周边社区的多方共赢,引领一批有实力的园区做优做强,推动一批有潜力的园区改造提升,带动一批闲置的园区转型再造,实现各类园区用地集约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倪佑 《职业》2012,(7):73
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近日被教育部、科技部联合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这是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继2010年拿下全国首个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后,摘取的又一块"国字号"牌子。作为全国目前惟一一家艺术创意类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园区总面积2351亩,包括凤凰.创意国际园区、凤凰大厦、外桐坞艺术村落等7个项目。为充分发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费的转型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迎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传媒类机构的崛起也为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营养,成为了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一大新兴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东区音乐园区的分析和梳理,从地理位置、产业链、产业特质等角度探讨我国发展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同维度的发展特征不一,每个维度都有发展较好的典型园区,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研究从以上四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并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许爱萍  成文 《城市》2023,(1):55-63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园区发展面临多重机遇与变革。园区营商环境建设关系园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格局。然而,目前我国园区发展面临产业分工不明,园区同质化问题突出;土地无序开发造成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不足降低园区配套力;园区营商环境不佳降低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人才短缺制约园区中长期发展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推进园区经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园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园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实现“拴心留人”;提高园区政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和金融服务,打造人才强区;加快创新驱动,激发产业新动能;强化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等措施,加速推进园区营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军  刘超  王晓松 《现代交际》2016,(4):170-171
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勤工助学在素质教育和园区管理中也发挥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的教学宗旨为素质教育,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园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倾向于自主管理。而在此种环境下,勤工助学岗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麻之润  李世豪  曹宝松 《现代妇女》2014,(12):I0043-I0043
本文以六安市城北乡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为例,通过对园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剖析现阶段城北乡创业因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从产业定位、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等角度对城北乡创业园区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空间的支持;健康产业园区能促进产业集群在空间集聚。本文首先辨析健康产业和健康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随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健康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总结了四类空间布局模式,包括单核心圈层模式、多核心联动模式、点轴布局模式、混合布局发展模式,辨析其异同;最后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乡镇经济园区作为地方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必须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竞争优势。乡镇经济园区文化的主要内容 乡镇经济园区文化是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乡镇经济园区基础设施为载体,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观察》2014,(4):F0003-F0003
正8月5日下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主办,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黄花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广州地区创意园区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市创意大道公共服务平台会议室召开,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园区代表就广州地区创意园区如何更好地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广州市越秀区科信局副局长马红民向与会者介绍  相似文献   

11.
高教园区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建立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产生的。通过对宁波高教园区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园区内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现状和开放形式及管理模式,并且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假设:即实现园区内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并且对其可行性、合理性、操作性进行了论证,希望能为高教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整合利用开发园区土地资源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侯科技园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致力于打造精品高科技产业化园区的同时,特别注重创新园区土地的经营理念.在坚持立足依法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针对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适合园区长远发展的、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使广东省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外围的核心一外围圈层格局,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在核心和外围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位于核心圈层的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与位于外围圈层的河源高新区的比较,研究了两大圈层产业园区在土地集约化利用上的差别。研究表明:核心圈层产业园区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大型企业主导的专业化发展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中小型企业主导的多样化发展特征;核心圈层产业园区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出重大项目带动的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基础设施驱动的特征;核心圈层的产业园区土地开发效益表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特点;最后,文章在两者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新兴产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邬晓霞  高博 《城市》2021,(2):3-11
高端制造业是北京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当前北京高端制造业呈现向周边新城和开发区拓展、向产业园区集聚的布局特征,北京各区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较为清晰,京、津、冀三地高端制造业产业关联逐步形成.但仍然面临产业布局分散、园区间缺乏分工协作、尚未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体系以及协同发展格局尚不明确等问题.基于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物质载体.作为文创产业重要集聚之地的文创产业园,承担着文化创作和传播的功能.文创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产业特性,形成适配性空间.通过分析国内文创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归纳文创产业园区的空间适配性原则,并从规划布局、公共空间、建筑空间等三个方面提出文创产业园区空间设计适配性要点,以期为有关文创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职业时空》2002,(6):60-60
廊坊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是河北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省级农业园区。园区地处廊坊市北部,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紧邻京津塘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园区规划面积2万亩,分中心起步示范区、项目实验区、特种养殖区、种植区和农展区五个专业区域布局。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科技先进、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的的实践表明,开发区建设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此形式下,客观审视我国园区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园区发展方式,构筑园区发展的持续动力,对推动经济更高水平发展,推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产业开发区开发方式评价我国产业开发区走过一条从单体企业厂区建设到政府主导开发的道路。建国初期,为适应我国工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建设高技术园区的热潮,为保证它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国外高技术园区的发展背景、模式、成功因素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汪菲 《城市观察》2014,(3):97-104
基于纽约、伦敦及东京三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走出了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更多关注城市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的全面均衡发展,关注文化创意的传承与演化,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多样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创意区域拓展化等方面。期冀国内城市在创意产业发展中也积极促进园区与社区的互动,把园区建成子区域文化中心,吸引普通居民的广泛创意参与。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城市》2013,(5):44-47
一、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一)循环经济发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几乎都已取得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共识。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突破口,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以产业为链条、以园区为载体,从城市圈内外循环、产业配套循环、园区之间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等多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