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单脉冲雷达可能跟踪多个不可分辨的目标这一背景,提出了一种利用估计的信噪比对不可分辨目标进行单脉冲角估计的方法.该方法在雷达系统设计上需要提高接收机带宽和AD采样率,根据多目标的信号检测结果选择目标回波的样本点数据估计信噪比.文中给出了实现多个目标单脉冲角度估计的具体步骤.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角估计的统计性能,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单脉冲雷达分辨单元内的多个目标进行角度分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使用大型天线阵列对相关信号进行DOA估计的修正协方差矩阵的方法,主要对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中的噪声功率部分进行抑制,得出了最终的谱估计式,并进行DOA估计。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相关信号以及空间角度比较接近的信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低信噪比下的高精度DOA估计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DOA测量方法和现代空间谱估计算法只适用于高信噪比环境。该文将传统的振幅测向法、数字多波束形成和FFT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处理的振幅测向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为0~-25 dB的噪声环境中可以进行高精度DOA估计。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任意高斯噪声环境的高分辨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联合对角化4阶累积量-DOA矩阵方法。该方法以阵列的特殊结构为基础,利用四阶累积量构建3个子阵,采用联合对角化技术获得信号的二维角估计,适用于存在一维角度兼并的情况,且无需二维谱峰搜索和参数配对,从而避免了配对算法在低信噪比、小角间距或者复杂的信号传播环境下所带来的弊端。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个波束宽度内存在多目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级联处理的用单天线、单接收通道实现目标角度和多普勒频率联合超分辨估计的方法.与阵列天线利用目标反射波的相位关系不同,单天线、单通道方法是根据天线扫描时,对回波脉冲的增益变化而构造导向矢量阵的,此时若直接采用常规空间谱估计方法,则实现的是信号多普勒频率的超分辨,角度估计效果较差.时空级联处理方法可充分利用信号的时域结构信息,明显提高角度的估计性能,并且无需高维搜索,计算量小.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取具有强平稳杂波背景和空间距离很近的散射体环境下运动目标的高距离分辨率特征,文中首先建立了强平稳杂波环境下运动目标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松弛算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估计了目标特征与杂波;然后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用最小均方误差与克莱美-罗界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数字举例证明了该算法在强平稳杂波环境下,对运动目标具有高分辨率和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利用接收数据及其共轭重构得到新的数据矩阵,然后借助于数据阵奇异值分解实现的修正MUSIC算法,并指出了这将有助于改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的分布,从而提高信号到达方向(DOA)的估计性能。在相同的信噪比和快拍数条件下,该方法无论是在角估计的均方误差、信号源角分辨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的MUSIC算法,并给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临近空间慢速平台SAR具有生存能力强、持续工作时间长、机动性能好等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临近空间慢速平台SAR地面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方法。由于平台运动速度较慢,地面静止杂波多普勒展宽较窄,有利于将地面杂波与动目标回波进行分离。首先利用多普勒滤波器实现地面动目标回波与静止杂波的分离,提取出动目标回波;然后将一阶Keystone变换与变分辨多普勒调频率估计方法相结合,在动目标速度未知的情况下完成距离走动校正和距离弯曲校正,解决了动目标回波距离徙动校正难的问题。利用估计出的多普勒调频率设计出方位压缩函数进行方位聚焦,从而完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面慢速运动目标,同时也适用于快速运动目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声源方向估计是声纳、雷达、无线电发射机跟踪和移动通信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对矢量水听器声源的波达方向角(DOA)进行研究。传统的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虽然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个缺点,但仍容易早熟收敛,造成搜索精度的降低。为此,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并利用其优化BP神经网络,改进矢量水听器声源的波达方向角(DOA)估计的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提高了DOA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从SAR自身的抗干扰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现有干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频、多普勒域多维有效覆盖的类杂波干扰。采用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模拟产生了相关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混和K分布杂波,并采用基于数字储频式的类杂波干扰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于SAR的干扰有效性。由于该方法采用和雷达回波相似的干扰信号,能够获得SAR成像处理增益,降低干扰功率,相对于欺骗干扰而言又可以降低对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求,可实现性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往DOA估计算法中智能天线系统的阵列单元模型多采用全向振子的情况,分析了当天线单元存在方向性时对MUSIC算法估计信号到达角的影响,并在进行阵元互耦校正后,讨论了影响MUSIC算法分辨率的一些因素,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的比较表明单元取向、阵列方向性、信噪比对到达角分辨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波达方向估计是智能天线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相干信号角度模糊问题通常严重影响了方向判断的精准度.文中根据一维空间平滑基本理论和算法,对二维六边形阵列相干信号MUSIC算法波达方向估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提出了平面六边形阵列到十字形阵列的变换方法,成功地把一维平滑技术应用到平面六边形阵列,仿真表明,这种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相干信号的角度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用改进的Butler八单元圆环阵实现固定多波束天线阵的方法。天线阵由八个垂直地面放置的半波振子组成,通过改变馈电端口来控制波束的指向。由于添加了八个额外的移相器,可产生八个并行波束实现对水平面的完全覆盖,并可用于信号到达角的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4.
阵列通道幅相不一致性严重影响测向性能。基于辅助源的相关校正理论,研究了通过在天线馈电口输入辅助信号,再对信号求相关来实现对阵列通道不一致性的校正;并分析了基于多基线数字干涉仪体制的测向原理,利用五元圆形天线阵列估计出了地面目标的到达角。此外,还讨论了所有算法的DSP实现,计算机模拟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阵列误差信号模型,分析了阵列误差对用ESPEIT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在阵列误差模型下,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算法中各参数估计结果的均方误差。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对庙前高跷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在当前政府扶持和社会相关部门给予帮助的情况下,庙前高跷的发展还是面临着表演人员上的青黄不接,表演空间的大面积缩小等状况。对庙前高跷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成立相关部门,建立相关制度;其次要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创造生存发展空间;最后,要改变发展方向,应当将庙前高跷与商业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波束形成(ADBF)和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都能够很好地抑制旁瓣干扰,但是由于干扰协方差矩阵的影响,ADBF在抑制干扰同时给和、差单脉冲测角带来误差.文中针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系统研究了其在和、差单脉冲测角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辅助天线中的目标信号对测角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辅助天线中的目标信号对测角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辅助天线的增益大于差波束增益的角域,而在其他角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在间接挤压铸造过程中,充型液面的稳定性是铸件质量的保证。以平板铸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专业铸造软件 ProCAST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浇口形状与液面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带扩张角的浇道充型效果明显优于直浇 道,且随着扩张角的增大,其充型形态越平稳,液面凸起也越小;双浇道的浇注系统其充型效果不佳,液面波动加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基于纯硬件平台的FPGA芯片测试方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软硬件协同技术的FPGA芯片测试方法。该方法引入了软件的灵活性与可观测性等软件技术优势,具有存储深度大、可测I/O管脚数目多、自动完成配置下载(不需人工干预)和自动定位FPGA中的错误等优点,提高了FPGA的测试速度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测试成本,与传统的自动测试仪(ATE)相比有较高的性价比。采用软硬件协同方式针对Xilinx4010的I/O单元进行了测试,实现了对FPGA芯片的自动反复配置、测试和错误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