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这一概念可以从"同伴接纳定义"、"行为定义"和"社会效度定义"三种方式加以界定.关于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四种理论观点或模型,即行为结构的观点、人际问题解决的观点、社会技能的加工阶段模型以及社会技能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社会技能和社会能力两个概念有着重要的差别.在干预和训练中要考虑个体特点、交往过程和行为背景等多个层面,以形成和提高社会能力为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2.
儿童社会技能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它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种成分。儿童社会技能缺失是造成其同伴群体关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引起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所以采取有效的、科学的、适用的干预措施来提升儿童的社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而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亲社会行为被看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利的行为.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此文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界定、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5.
过去20年来有关儿童自我调节行为发展的理论,特别是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由于近年来自我调节行为方面的实验发现而得到严格的验证.有三点值得强调一、通过对理论的评估更多的注意应该集中在婴幼儿早期到学前期这一年龄段;二、自我主张和自我抑制策略的交互发展问题应该在有关自我调节行为的发展性研究中有所重视;三、在更加自然的环境下调查儿童的自我调节行为是今后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前期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控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发展。结合我国城乡不同社会背景及家庭类型,对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构成、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加强和改善学前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由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四个维度构成;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大班与小班的差异十分显著,达到了0.001的水平;城乡不同环境、不同家庭类型、性别及母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监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原因,且自我监控差异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自我呈现是否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能否用自我监控来解释?(3)自我监控跟自我概念的特征是否有关?实验一发现:跟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时比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变化要大.实验二证实:在态度不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的变化可以用自我监控类型来预测.研究三说明自我监控跟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相关.根据不同自我监控者典型社会行为的意义,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思想政治素质置于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价值观又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和现实气息,根本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区分好坏是非并能用以指导其行为,基本内容应该涵盖四个方面个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10.
善恶原则论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会损人利己。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善原则,它应该且能够指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能够为己利他而不致损人利己。单纯利己是最低且偶尔善原则,它也应该且只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其作用在于使每个人在与社会和他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行为领域,能够单纯利己而不致纯粹害己。  相似文献   

11.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承认问题是当代哲学社会学的重要问题。与黑格尔之后的社会承认理论强调自我通过他人的承认而获得自我意识不同,列维纳斯提出了一种被动的非对称的承认概念,主张自我在承认他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意识。承认是一次被动的形而上的冒险,其本质是对他人的无条件的尊重与责任。列维纳斯通过对他人的无条件的尊重与责任而将承认概念导向了伦理的至善性与神圣性。承认他人是困难的,但它是人成为伦理性的人(而非理性动物)的必经通道。  相似文献   

13.
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本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人格建构"其实是个体"自我品质"与"自我行为"的不断建构过程,由于个体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榜样群体"、"教养方式"、"人格典范"不同,导致了儿童在社会化中所获得的"人格烙印"也就不同。笔者根据长期的跟踪调查与行为研究,将儿童社会化"人格建构"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烙印"分为:类植物"人格烙印"、类动物"人格烙印"、传统"人格烙印"及理想"人格烙印"。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内隐特质观与自我、他人判断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展心理学界探讨了人格特质在儿童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中的作用.主要研究集中在(一)学业成就领域和人际交往领域中,儿童的内隐特质观与自我判断的关系;(二)儿童的内隐特质观与他人判断的关系.但在该领域研究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认同"问题内生于主体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反映的是道德意识内部以及道德意识之间的深层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激烈并使个体道德意识陷入困境:道德自我认同的内在纠葛、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紧张以及道德自我与伦理实体的背离。如何应对此困境,传统伦理思维和现代道德建构都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从古典本质观出发研究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教学现象的纷繁复杂,更受困于本质和现象二元对立。笔者以存在现象学 视野下的本质观为理论基础,以直观的方法分别观察在无他人在场和有他人在场两种情形下教师教授的意识和学生学习的意 识,得出教授即以教授为目标的教师之自我意识,学习是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有无他人在场,教师和学生自我意 识的存在方式有所不同。无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纯粹自我意识的状态中;而当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将可能处于纯 粹自我意识和被动反应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自我建构的关于心理知识的朴素理论,这种社会认知的发展对于儿童个性、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多年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即幼儿期是正常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期.而患有孤独症、感觉或者运动障碍的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研究者们对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探讨,不仅深化了心理理论的研究,也为促进特殊儿童个性、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于把人类日常经验的形态及其意义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人们来说,高夫曼(E.Goffman)的戏剧理论是极富启迪的。他所采取的手法是用戏剧譬喻,同时记述社会相互作用的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这就象把舞台上的“人物”看作是与剧场外的广袤世界毫无联系、仅仅是戏剧脚本的产物一样,把“自我”视为舞台,即社会环境这个封闭体系中出现的人为产物。本文将侧重于行为者为符合环境适应规则,揭示自我,使自我的行为对他人有意义而采用的“形态”。据此,在分析高夫曼强调行为者创造主观性的象征相互作用论的过程的同时,还将阐明笔者深入被视作禁区的这一状况的客观方面、受杜尔凯姆主张社会事实有限性的偏见的影响的缘由。届时,就能证实隐匿于表面上的个别经验背后,赋与“形态”以意义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觉察自我身份意识在影响支配着自己的言语行为。随着语言学微观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言语行为后面潜在的心理作用正越来越多地被揭示出来。身份意识即社会地位意识,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赋予的角色在自己心理上的反映。这种意识在人的社会交际行为中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显示出来。在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言语交际中,这种身份意识常促使人们使用较高级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