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华明 《探求》2008,(6):4-10,15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30年来广东敢闯敢试,创造了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发挥了排头兵作用,一跃成为全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作用与全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开,广东的改革开放探索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与党的理论创新息息相关。广东改革开放经历了先行一步探索、全面展开、增创新优势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深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未来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这一指示的核心,就是要求广东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在改革开放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从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视角上认清未来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巩固原有优势,增创新优势,把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化市位于广州市北部山区,在广州的市属县市中是比较贫困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工业不发达,基础比…  相似文献   

3.
增创广州发展新优势,是广州市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会上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工作部署,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把广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上新台阶的大动作。一、增创新优势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既有内在生成因素,如地理、资源、人文等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作用,如政策因素等。广东、广州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中央准予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任何优…  相似文献   

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1998年7月4日至13日,广州市首次社会科学成果展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该展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领导小组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省、市有关领导、部分专家学者出席了4日上午的开幕式。市委副书记、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朱小丹致开幕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社会科学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广州的实践优势,加强应用决策研究,发展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在广州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省直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广州、东莞、潮州等地的50多位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广东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研讨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广东改革开放20年取得巨大成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今后广东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总结广东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经验,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坚持: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盛国荣 《探求》2010,(5):76-80
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本土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当前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一种共同诉求。2008年,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1]在高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座谈会的发言中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钻研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教授[2]也在《光明日报》上发文呼吁要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努力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广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合作与创新论坛"于2008年6月28~2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科学情报学研究和情报事业发展、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战略、创新环境下图书情报的学科发展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广泛的探讨.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高校、军校、党校、新闻单位、港澳高等学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教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7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北戴河会见了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对社会科学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并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科学在广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广州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8月底召开“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广州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座谈会,来自广州市社会科学界和中山…  相似文献   

10.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呼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时期,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根本保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浙江现代化的内发性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 《浙江学刊》2000,(2):61-67
理论界已经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的骄人经济成就,却无法满意解释各个地区在改革发展中的相互差异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特色。本文参照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探讨浙江现代化的特殊起点、源泉和动力,用内发性来概括浙江现代化进程的独特风格,其中内发性取内生与创新两重涵义,内生意味着发展是从原有起点出发的浙进改革,创新则是不断扩展人类合作秩序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这一带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值得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对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借鉴意义不容忽视,但要切忌盲目普遍化。  相似文献   

12.
努力开辟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途径──关社科研究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张辅麟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势与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呼唤社会科学研究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而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又赋予社科研究以难得的发展契机。在此情势下,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社科研究...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来,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取得了五大成就,开启了理论创新的时代。“十二五”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将步入系统创新的新阶段,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基础理论、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有序推进。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与自然科学同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同样重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系统创新、全面发展、走向世界,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会上讲话时,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广州提出要在建设中心城市及体制、开放、科技、文明城市等5个方面增创新优势。这5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本文只着重就增创广州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谈点看法。一、增创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如何理解“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新在哪里。自改革开放至今,广州的优势一直是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地区要快。20年来,广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谈谈哲学社会人文科学创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北京社会科学》开展了关于社会科学创新和研究体制改革的笔谈,邀请我参加,我有几点想法,提供出来,共同研究。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一切领域都要创新,特别是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面对改革开放所促成的新的社会形势和新的社会结构功能的重大转变,面对处理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总体协调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为把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重新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代化战略框架,多次发出振奋人心的呼吁,发表了许多重要言论,引起了全党全国对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人们对它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社会科学的作用常常只被归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或者被当作对外文化交流用的一种装饰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足轻重,社会上重理轻文的情况有增无减,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明显地低于其他各类研究人员,凡此种种都说明忽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一种带有普遍性质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克服,我国社会科学就不能得到健康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也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自然科学技术不行,没有社会科学同样也不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是与改革开放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春天。30年来改革开放的每一个举措、进展和理论上的突破,都凝聚着社会科学工作者探索的心血。把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史完整、准确地记载下来,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职责。面向未来,社会科学要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同志在《加强精神文明理论建设,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现代哲学》1996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在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社会,面向实际,积极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认为,《这一手非硬不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战略论州范英、丘挺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版)就是这样一项优秀的研究成果。珠江三角洲地区要追赶亚洲“四小龙”,要在全省发…  相似文献   

20.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的三次重要讲话,以创新精神,加强地方社科院自身建设,全面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山东社会科学院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求发展,以建设做保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决策咨询服务,以山东省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以应用研究为主干,以创新性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咨询服务研究为新生长点的科研结构布局,大力实施“人才、精品工程”和国家课题龙头带动战略,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