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认知语言学中经验观、百科观以及隐喻观来分析N_1-N_2复合名词多义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能力是解决英语词汇教学中一词多义教学难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早期儿童汉语多义情态动词"能、会、要"的习得,存在着内部情态意义越复杂的词出现意义不确定的比例越高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不同情态意义共存类型不均衡的现象,表现为"动力与认识"意义共存类型产出比最高,"道义与认识"意义共存类型产出比最低。上述儿童习得规则产生的原因是:多义情态词内部语义的复杂性和语义演变是情态意义不确定产出的内在原因;与情态成分共属同一子系统的其他锁定成分(如时体成分和语气成分)和动词情状属性的习得是情态意义共存类型产出的不均衡性的外部原因。早期儿童语言中的情态意义不确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儿童语义习得与句法、认知的发展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习得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本义或基本义引申派生出许多意义,形成一词多义。许多语言学著作在谈及词义演变时,往往以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进一步考察一词多义的内部及外部联系,探究词义引申的线索和方式,无疑是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模糊性角度来分析词义引申的人类心理原因,并以汉语为例,按参与意义变化过程的心理活动类型对词义引申方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现象和认知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 ,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 ,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 (如隐喻、换喻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词多义现象和认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歧义(Ambiguity),即同一语言现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它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对话语的正确理解。本文试就引起歧义的两种现象:词汇语义歧义和句法结构歧义进行归纳分析,并寻求其相应的排除手段,以求言语的表达更加准确。 一、词汇语义歧义与排除手段 语义歧义(Lexical ambiguity)是由于某些词一词多义或词类转化和字音相同等原因而造成的。常见的语义歧义现象如下: (一)一词多义。 例1 This sentence is wrong.(sentence句子;判决) 例2 You may eat here free(free随便;免费)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界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产生了三种阐释理论:范畴观、框架语义观和概念合成观。以动词“go”为例,运用三种阐释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一步说明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该现象在英语词汇中尤为常见。"多义"词汇各个语义项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对这种现象中所存在的联系提供了解释,该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从范畴原型出发,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向心性)。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报刊英语里"president"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不仅有利于广大英语爱好者更好地阅读英文报刊杂志,而且有利于师生在教学中对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从原型理论看一词多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词多义表现出原型性结构、家族相似性、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在多义词语义范畴中,原型常见于分裂,产生次原型。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经济性。因此,一直是词汇学与语义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传统的成分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将使用非范畴化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二语素为类属关系的双音词是偏正式双音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类双音词和一般偏正式双音词不同,表意上存在羡余成分,语义上多为前正后偏式,形式上绝大多数是“属+类”式,词性上都是“名+名→名”式。《齐民要术》中这类以动植物为主的双音词,上古一般都以单音专名相称,后来逐渐构成类属关系的双音词。其主要原因是专名单称不能清晰、明确、准确地传递信息,同时有的专名词义后来逐渐扩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另外魏晋南北朝汉语词汇双音词化也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名词加量词角度分析,汉语中“生命义”名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生命义”名词一般能带个体量词,但绝对不能带度量词,另外所搭配动词是“自主”动词的典型形式,它的所指是强“个体性”、有较高生命意志的事物。倾向于加个体量词与绝对不能加度量词,已初步成为“生命义”名词的形式“标签”;事物生命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强“个体性”,名词的“生命义”与名词在“空间义”方面的强“个体性”特征相对应,以及与强“自主”的行为性特征相对应;“生命义”、强“个体”义、强“自主”义,是一种跨越了词类层级的、而在语法的释义世界中自成系统的、具有相随性的一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定名间"的"字的结构规律研究主要有结构松紧说、语义关系松紧说、音节数调剂说等.本文通过单个名、形、区别词作名词的定语现象的分析,认定名词组合间有无标记"的"取决于定名在语义上是否匹配语义组合自然的,定名间通常不出现"的"字;反之则需要"的"字来作标识.  相似文献   

14.
《伍伦全备谚解》中同位结构的语义属性与语法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位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在一起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所指为同一对象,处于句中同一语法位置,同位成分之间不能插入任何虚词。根据同位成分的词汇意义、功能意义及结合方式,《伍伦全备谚解》中的93个同位结构可分为说明型同位、陈述型同位、评价型同位、强调型同位4类。进入同位结构的同位成分只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同位成分在句中是同一概念,可以转化为判断句。其语序受语法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物质名词和概念名词的探讨,利用例证阐述了在名词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述宾式复合名词,指的是在内部构造上是述宾式,而在整体功能上是名词性的一类复合词。其在结构形式和功能意义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内部构造(即组合形式)是动词性的,而整体功能(即指称意义)是名词性的。原因在于其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述宾式动词词组”到“述宾式复合名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语言材料证明,在现代汉语中"未亡人"一词已产生了多种新的用法。这些新用法是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乎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词典编撰者应积极稳妥地反映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8.
名词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问题之一。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就英语名词词汇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英语名词词汇的习得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名词所指具有空间特征,故名词具有空间义,名词也具有空间量,空间量是名词主要的词类语义基础;名词空间量的主要语法形式是名词加量词来修饰。名词表达空间义时一般出现在句法结构的主宾语的位置上,以加量词为常式,但表示类指性事物时不加量词也具有空间义。  相似文献   

20.
变化义名谓句属于动态义名谓句,其谓语大都是“顺序义名词 了”的结构形式。变化义名谓句的变化主要是名词的语义值的变化,根据其语义值的变化度将变化义名谓句分为增值变化句、等值变化句、减值变化句和比值变化句四种类型。名词在谓语位置上表现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变化和社会性的变化两种形式。变化总是在一定序列当中发生的,名词的顺序序列有三种:绝对顺序序列、相对顺序序列和临时顺序序列。变化是以参照点为背景的,每个名词所指的事物既以其他事物为背景,同时又是其他事物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