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派系竞争是当下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其本身浸润于政治文化中。文章从政治行为与政治文化双向互动的视角 ,通过派系竞争透视政治文化的意义 ,考察了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派系竞争中折射出来的政治文化的变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预测了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论交通系的政治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系崛起于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 ,是附属于一级派系的二级派系集团。依靠对国家新兴实业经营的垄断 ,获得资本雄厚的经济能量 ,进而进军社会政坛 ,除了传统的势力领域之外 ,国家的内务、外交、财政、金融都受到交通系程度不同的渗透 ,表现出极强的派系政治特点 :淡漠信仰 ,追逐利益。交通系是介于古代朋党与现代政党之间的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3.
论现阶段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派系是通过特定关系联结起来的 ,具有共同利益和现实功能的非正式组织。它具有独立性、利益性、自愿性、易变性等主要特点 ,是一种有别于宗族等传统农村组织的特殊功能组织。派系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如下主要功能 :1 .利益的表达和保护 ;2 .公共参与的动员和组织 ;3.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派系组织在当今中国农村凸现是农村调控模式转换的产物 ,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表现 ,农村组织重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新潮流系成立已经二十四年,比民进党还早两年,擅长以小博大,以蚕食鲸吞、匍匐前进方式,扩张在党内势力版图。在扁执政期间,俨然成为“御前铁卫部队”,入“阁”人数远远超越其他派系,但与扁切割、批判扁也最为厉害,屡遭其他派系围剿,因此在民进党下野后,决定改弦更张,撤下“新潮流系”招牌,正式改名为“台湾新社会智库”,洗刷污名化,与民进党迈向另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派系竞争“是 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本文考察了当前中国农村派系竞争凸显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派系竞争的民主效应.认为派系竞争对民主型政治权威的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民主型权力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群山格局:社会分化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社会成员发生了分化。一方面,农村社会成员在横向上分化为多个并列的派系,在此基础上农村社会建构起了一种以派系为核心,主要按利益关系的大小和紧密程度向外扩展的新型差序格局,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性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成员在纵向上分化为若干地位不等的阶层,在此基础上农村社会建构起了上下有别的等级秩序,形成了山峰状的阶层结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是分派结构与分层结构的有机结合。受分派和派系竞争的影响,分层结构将不同程度地"扁平化";受分层和阶层博弈的影响,分派结构将不同程度地"等级化"。在分层与分派两者结合的视野下,中国农村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群山格局。其主要特征是:(一)上层精英因派系因素的影响而分裂为若干利益集团,展开竞争;(二)下层群众因受分层和分派双重因素的影响,处在若即若离、聚散不定的状态;(三)阶层博弈因受派系竞争影响而弱化。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在中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种文化被应用到政治上 ,便形成了政府中的派系。在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中 ,派系斗争此起彼伏。孙科担任立法院院长后 ,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加强了对立法院的人事控制 ,从而也使自己在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村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派系和派系竞争日益成为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构成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的隐秘机制。派系是农村社会成员通过特定关系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现实功能的非正式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派系具有派系利益的表达与保护、公共参与的动员与组织、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重要功能。派系和派系竞争促使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建构起一种以派系为核心,主要按利益关系的大小和紧密程度向外扩展的新型差序格局,村庄公共权力基于派系关系进行配置,村民自治的运作发生了多方面的形变。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民党是"派系联合体",其各级组织实际上是为各派系服务的。自民党的派系之争公开进行且异常激烈,这使自民党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而得以长期执政之同时,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和削弱了自民党的政治权力以至影响政局的稳定性。然而,自民党的派系之争将持续下去并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0.
教育总长是北洋政府时期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其学识、能力等对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和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一时期教育总长产生过程和任职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教育总长的选任基本上秉承了"学问"和"道德"并重原则;政治派系的力量消长直接影响了教育总长的去留;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则是教育总长频频易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