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社会"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概念。在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社会情景致使社会信任结构体系断裂,产生了社会信任的非社会化、私人化和非理性化等危机。这种由社会风险造成的社会信任危机,可以通过强化信任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宣扬共同价值观重建社会信任文化,同时加强信任制度建设和构建"第三方"信任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任危机,促进人们形成普遍信任的心态,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的信任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信任问题的关注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信任资源的匮乏,匮乏就意味着危机。信任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然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信任危机的消除与信任关系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德治"和"法治"的高度出发,从体制改革入手树立起信用型政府的形象,逐步建立制度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公民对社会共同体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系统的协调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府形象塑造对公众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关于政府形象的探讨大多是基于政府行动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多主体的认知。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廉洁公正的政府形象,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分析视角,对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策略进行分析,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任其实是一个合法性问题,政府信任度的下降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成为政府信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加强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无疑成为当代政府信任构建过程的题中之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是对传统民主的矫正与超越,其本质强调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赋予政府更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理性怀疑:政府信任改善的压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任危机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如何改善政府信任也就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受既定的主客体二元思维模式的制约,过多地强调通过政府的自身有为来改善政府信任,其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为此,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转换研究路径。政府信任应当是政府与公众处于平等地位,由二者互动而生成。因此,政府信任的改善不仅需要政府有为,更需要公众自觉。在缺乏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中国,公众自觉就是要让公众对政府保持理性怀疑,并使之成为改善政府信任的压力机制。这既要求在理论上作出剖析,更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传喜  李海云 《南都学坛》2012,32(5):102-108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序性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也迎来了必须要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刻"。要恢复信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即必须要守住个人的底线、政府的底线和社会的底线。"守住底线"是一句无奈的呐喊,但是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信任危机因利而起,也必将因利而终,这是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7.
信任危机已经成为现代性后果中的经验事实。信任关系在现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当面的在场,而是时空分离和虚化的脱域关系。在以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为主要类型的脱域机制中,现代人失去了对本体性安全和自我认同的信任,陷入了存在的孤独和焦虑。信任危机在根本上就成为了存在危机。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和维持政府信任是公共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关心的重要议题。政府信任即政治信任,是公众与政府互动过程中对政治制度与政府行为的一种心理预期。综合来看,政府信任的测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通过公众对政府持肯定或否定态度测量,二是间接通过其他态度(如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测量。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人口属性、政治、政府、经济、社会、文化等六个方面。改善政府信任需要深化政府改革、提高公众满意度;改进政府绩效、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形象、打击官员腐败;积累社会资本、提高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信任缺失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内的信任危机也日益凸显。基于能力和品质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信任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责任感和职业观等方面。为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建议从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平台、实行教师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备受公众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整个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也就是对监管体系的信任危机。本文基于江苏省568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居民对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信任度总体不高,而且情感信任程度低于认知信任程度;城市居民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信任度的高低主要是受被调查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饮食消费习惯和对蔬菜安全质量监管体系的认知特征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深圳市政府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的政府信任关系衰落.是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构建合作型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现代人民政府的应有之义.深圳市实现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路径指向,在于政府转型,构造一个服务型、合作型、责任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政府.这需要基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扶老太难题"既折射出当前社会信任危机,也反映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社会问题,公正的旁观者、信任自然主义等方案都难以解决这一难题。为了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困境,最低限度的信任是可选方案。最低限度的信任由诚实与真诚、不撒谎、诚信构成,它对社会稳定、走向更高级别的信任具有重要意义。从允许与认可、重叠共识与道德共同体建构三个层面重构当前社会的信任,以期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4.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地方政府不能像以往那样全方位控制信息源和传播渠道,负面信息大量传播,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的被信任是有效行政的基础。地方政府信任的建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反省施政行为的合法性;要低行政成本,高行政效率;要加强公职人员的修养和行为规范;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尤其要变被动应急为主动传播,使信息公开透明。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公民理性精神的教育,适度策划地方政府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能否有效地治理风险,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对政府的形象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政府是风险治理的主导力量,其风险治理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在民众中的信任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关系到政府自身的形象。因此,政府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有效地治理和化解风险,使广大民众及时摆脱风险困境,促进经济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的突破口,在当前的压力型体制下,农村互助养老工程的推进存在着选择性政策执行、数字式年度考核与乡村敷衍性应对、供给主体的责任缺失与乡村信任危机。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必须改变压力型体制,构建服务型政府;改变量化考核偏好,提高群众参与性;以农村互助养老为平台,农民养老需求为导向,构建整体性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任的行政生态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学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分支学科,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行政生态学中关于行政的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的现象在我国表现很突出。政府信任则主要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近年来政治信任危机的愈加严重,国内外学者对其关注度持续上升。本文以在南京市的两次延续性调查为研究个案,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来深入解读和研究政府信任问题,将使"重塑政府信任"这一全球性的改革运动有了新的诠释,从而在历史转型以及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去寻找和发现重建政府信任关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网络空间中信任危机的主要现象进行描述,运用复杂性研究关于“混沌的边缘”的思想对网络信任这一网络空间有序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做深刻反思。主要从网络“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两方面入手对网络信任问题的根源进行揭示。从根本上看,网络空间不信任现象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网络信任危机是网络社会系统的无序状态,网络有序化是信任与不信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邻避项目不断爆发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是邻避项目的负外部性、信息不透明、企业的逐利性和公众对邻避项目认知缺乏。社区利益协议要求信息公开、平等沟通、互利合作使其对化解邻避项目信任危机具有优势。我国已经具备引入社区利益协议的基础,但在协议的适用范围、社区利益代表、内容和政府定位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社区利益协议的制度建设需要合理界定邻避项目和相关公众,明确社区利益协议适用范围;设置科学的公众利益代表机制,确保公众利益的实现;将政府定位于服务者和监督者,保障社区利益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引入第三方组织参与,推动社区利益协议的专业和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