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库恩科学合理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学派将科学合理性原则看成科学假说检验的逻辑规则,力图建立普遍的、超越历史和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标准。库恩用科学史的大量材料论证,科学是在范式指导下解难题的活动,科学革命是范式的转变,不同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在这个基础上,库恩建立了一种历史的或局部的合理性理论,揭示了科学合理性与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方式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了合理性观念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学派将科学合理性原则看成科学假说检验的逻辑规则.力图建立普遍的、超越历史和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标准。库恩用科学史的大量材料论证,科学是在范式指导下解难题的活动。科学革命是范式的转变。不同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在这个基础上·库恩建立了一种历史的或局部的合理性理论.揭示了科学合理性与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方式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了合理性观念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3.
万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哲学理论中重要的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概念。库恩不可通约性建立在其新的科学语言观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概念变化所引起的不可通约性,既与语言结构变化有关,更与认识主体世界观的变化有关。库恩科学语言观的转变对知识论、真理观、存在伦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并使科学具有了人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3)
由于科学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讨论不可通约性问题,以致30多年来,不可通约性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此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和对科学哲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诸多冗繁的研讨中,夏皮尔关于不可通约性问题的理论和研讨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由于科学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讨论不可通约性问题,以致30多年来,不可通约性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此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和对科学哲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诸多冗繁的研讨中,夏皮尔关于不可通约性问题的理论和研讨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库恩的"范式"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又不同于批判理性主义"不断革命式"的科学发展动态图景。这为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8.
万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7-32
库恩将自己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描述成“局部的”和一种不可翻译性,认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库恩明确考虑了交流的两条道路,即解释和执双语。作者认为前两条道路与科学静态结构是相符的,而不可通约性中还有一条与科学动态结构相符的道路:辞典改变。当这一道路并非虚拟,当它扩展至文化交流时,可以在西学东渐中找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牛秋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92-96
费耶阿本德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不可通约的观点是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费耶阿本德不可通约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分析,折射出不可通约的理论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的理论反对的同样是理性中心主义,这与后现代的观点是一致的.他的不可通约的观点也进一步表明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有开始融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不可通约的理论由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提出之后,在哲学界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不可通约要消解的是基础主义和理性霸权,只有消解了理性霸权,也只有消解了西方文化中心论,才有文化的多元论。文化多元论并不排斥那一种文化,它要提倡的是各种文化的平等性。文化多元论也不是固步自封,文化之间也需要互相学习,只是反对用一种文化去支配和统治另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1.
牛秋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59-62
费耶阿本德所讨论的相对主义已经与传统的相对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相对主义的诠释在本质上是与他的不可通约的观点一致的。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不可通约超越了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同时也是后现代思想的源泉。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也是倡导一种文化多元论,对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范式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对范式论的关注则意图为心理学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从而把心理学推进到成熟科学的行列。本文试图从库恩范式论与心理学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探讨范式论于心理学学科发展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它以提问方式展现研究者的致思路径,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总结归纳从不同视角表达哲学范式及范式转换的主旨。本文从问题意识、问答逻辑、问题表征和问题域等方面展开对问题范式内涵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组织学的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组织哲学的视角,按纵向时间序列探索了组织学范式的发展和演进,结论认为:组织学关于机器、人和一般系统的组织哲学属于牛顿旧范式,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组织学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借鉴复杂科学,形成组织学的新范式——复杂范式,它有着不同于传统范式的组织哲学、方法论和范式特征,应该是当前组织学的替代性范式,是组织学未来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5.
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学的范式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学者在思考、研究、构建教育学问题时所遵循、秉持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导引了他们研究教育学的路向、构建教育学的方式以及解决教育学问题的思维框架,进而形成中国教育学的类同研究传统 ,并规定着教育学的发展方向.建国以来我们经历了来自苏联和西方国家的范式熏陶,并一直受到"西方范式"和"苏联范式"的禁锢和困扰,长期没有形成属于自我独立的教育学范式.中国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范式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学的健康发展.中国教育学范式的创建需从创建主体--教育学者和创建客体--"范式系统"入手.教育学范式的创建与构建将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和中国教育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朱成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18
中国教育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拥有过夺目的辉煌,也承担了太多的负担,这些负担或源于意识形态的强暴式宰制,或源于自己不能"独善其身"的尴尬.在教育学科群急剧裂变和教育改革迫切要求的双重挑战面前,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教育学学科必须做出相应的范式转换,走分化与整合之路,并在"地坛教育学"、"讲坛教育学"与"论坛教育学"三者良性互动中实现路径重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社会科学的观点,范式转换的存在与完成,是一门学科成立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由马克思本人创立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形态或原生态,后来被斯大林创立的"教科书哲学"所湮没,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学者群所恢复与弘扬.目前在范式转换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范式转换成就是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以及经济哲学自身已经形成的范式创新共识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组织学的牛顿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组织学的哲学、方法论、理论及其应用 4个层面切入 ,认为前 3种组织哲学属于组织学的牛顿旧范式 ,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我们认为 ,组织学研究要走出这一困境 ,必须借鉴复杂科学 ,从而形成全新的组织学新范式———复杂范式 ,它有着不同于传统范式的组织哲学、方法论和范式特征 ,应该是当前组织学的替代性范式 ,组织学未来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