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海文化研究】新四军开发江苏盐区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于海根1(1)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及其盐民诗歌的成就……………………………………………………………乐进1(6)沿海废灶兴垦时期的商灶之争………………………………………………………………严博,陈桂莲2(1)多姿多彩的盐城民俗风情……………………………………………………………………………周大可2(5)论盐阜区新四军文艺活动的内容和特色……………………………………………………………徐成3(1)青辉千古风霜铸情(扬帆在盐阜区文化活…  相似文献   

2.
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全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亦是华中八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属于物产丰富的平原水网地区,襟江带海,人口众多,工商业活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交通便利,又靠近宁沪杭等大都市,文化名人聚集,知识分子众多,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朱玉湘一、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精兵简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之一,这项政策是在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提出的。在当时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它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渡过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和休养生...  相似文献   

4.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任务决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培育了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这两个正式的政治社会化途经。传播和传递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造就了合格的政治社会成员,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在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内活动的抗日主力武装最多时达三四千人左右,地方抗日武装和行政机关的人数要超过上述数目。担负其给养任务的是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经部门,他们不仅保证了自己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多次拨出巨款支援江苏省委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在各个阶段中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内容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并对其特点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6.
淮南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中敌后第一块大面积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在文艺战线上面临着宣传抗战文化、抵制投降文化和奴化文化侵害的考验。为此,淮南抗日根据地运用多种文艺形式,组建优秀的文艺队伍,建立稳固的文艺阵地,加强文艺建设。这些实践举措在根据地的宣传动员、巩固建设和军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满足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了十多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洪流。中国共产党直接担负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方式。抗日根据地文化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它的直接源头是苏区文化。党和边区政府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整合。文化社团、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文学和艺术事业的建设为根据地巩固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政治为核心、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形态文化。大众化风格、“军民共建”形式、行政干预为动力、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军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从1940年10月到1945年8月,活动在盐阜区的新四军围绕抗日斗争,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歌咏等文艺活动,宣传抗日,表现根据地新生活,体现出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昂扬的主旋律.而且文艺活动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对抗战斗争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英明决策。聂荣臻领导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此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推动着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一切抗日的力量;推动着根据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建设的开展,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相似文献   

10.
山东抗日根据地史的分期问题,最早见于山东军区战史,该书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创建时期(1938年5月——1939年3月),三角斗争尖锐化时期(1939年3月——1943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再发展时期(1943年3月——1945年8月),全面反攻时期(1945年8月——1945年9月)。后来,济南军区大百科全书送审稿中将山东抗日根据地分为三个时期,1939年——1940年为初创和发展时期,1941——1942年为最困难时期,1943年至抗战胜利为恢复和冉发展时期。《山东党史通讯》1985年第7期刊登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将山东抗日根据地史  相似文献   

11.
1938年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对鲁迅先生的纪念活动是传承光大现代黄河文化的璀璨篇章。第一用翔实的史料介绍纪念活动发生的背景和缘由,第二用第一手资料展现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鲁迅活动的盛况和研创成果,第三分析探讨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鲁迅活动对于传承光大现代黄河文化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歌咏等文艺活动,既传播了新文化,宣传了抗日,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政治实体。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带动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使之从根本上有别于中国整体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而且也与国民党统治区迟滞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抗日根据地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由各种新的因素的不断累积而成,其中文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文化建设作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新旧社会递嬗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抗日动员,突出表现为以顽强和长期的军事斗争感召广大民众,深入乡村社会为民服务打动民众,以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抗日宣传方式引导民众,以全面深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凝聚民众,以革命根据地与日伪、国民党统治区的横向比较启迪民众。正是经由广泛深入的抗日动员,山东抗日根据地达到了抗日动员的目标,并为此后革命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三个代表”理论论与时俱进———兼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方同义 (2 0 0 2 .1 .1 )……………………………………试论邓小平两篇宣言书的时代力量费国良 (2 0 0 2 .1 .5)………………………………………………“七·一讲话”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陈新来 (2 0 0 2 .1 .1 0 )………………………………经济文化一体化张德江提出要深入研究“文化经济”与“文化生产力”本刊记者 (2 0 0 2 .2 .1 )…………………………宁波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试探陈依元 (2 0 0 2 .3 .1 )………………………………………………重铸企业理念…  相似文献   

16.
《江淮日报》是抗战时期华中局的机关报,它是在刘少奇、陈毅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办的。《江淮日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创办使苏北根据地出现了“江淮时代”,促进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盐阜地区新的文化高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是革命的摇篮。1938年诞生于太行山区陵川县的太行山剧团,为宣传抗日和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剧团的足迹遍及根据地各个角落,抗日的歌声传遍了八路军连队和根据地的村村寨寨。日本鬼子的残酷扫荡灭不掉,顽固派的摩擦打不垮,出出进进百余名成员,与太行山人民血肉相连,在根据地政权建设、对敌斗争、  相似文献   

18.
○发刊词繁荣社会科学研究 ,开拓南华学术新境邹树梁  ……………………………………………○政治学·哲学研究文化纲领是党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标志谭献民  (1 ,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选择陈 潭  (1 ,4)………………………………………试论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朱陆民  (1 ,9)……………………………………………论企业行为中伦理代价的克服王继辉 ,罗建文  (1 ,1 3 )…………………………………………论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凌 弓  (2 ,1 )……………………………………  相似文献   

19.
第 1期四川竹枝词客家文化史料研究王子今 ( 3)………近二十年来明清西南社会经 济史研究综述吴海丽 黎小龙 ( 9)……………川江流域古建筑文化初探邓 晓 ( 1 4)…………也谈“和合”文化的现代 转生周海春 许 宁 ( 2 0 )……………………从诠释学透视中国古代哲学的 价值吴兴华 ( 2 5 )………………………………从“上帝”到“天命”的信仰变迁朱 丁 ( 30 )……论巴蜀儿童文学彭斯远 ( 35 )……………………论中国古代文人朝隐的三种类型陈 忻 ( 4 1 )…从《三国演义》看传统“妇道”的 变迁熊 笃 ( 4 6)………………………………  相似文献   

20.
彭雪枫将军等领导的新四军四师和开创的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壮大发展了抗日骨干力量;宣传、动员、教育了广大群众,激发了他们参加抗日斗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