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1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血流频谱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IMT增厚程度,颈动脉斑块左侧、右侧及双侧,颈狭窄左侧、右侧及双侧、PSV、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且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详细了解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的脂质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全部病历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其中粥样斑块形成占87.5%,常见部位依次是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受年龄增长及伴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硬化程度加重。结论颈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老年人颈动脉检查应进一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确诊及接受治疗的老年初发LACI患者86例,对他们进行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的同龄健康人(8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LACI组颈动脉检出斑块例数、平均斑块积分、IMT增厚例数、平均IMT和IMT增厚+斑块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LACI患者存在着较多、较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84例,以是否患脑梗死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脑梗死组(52例)及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经动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以及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患者中75.3%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仅为18.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以及LDL是老年脑梗死患者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尽早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制剂脉斑灵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内中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口服脉斑灵胶囊1个疗程后,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70例受检者治疗1个疗程后,173枚斑块消失74枚,治愈率为42.77%(74/173),治疗有效为150枚,有效率为86.71%(150/173);109处内中膜增厚,治疗后小于0.9mm为56处,有效22处,治愈率为51.38%(56/109),有效率为71.56%(78/109)。结论中药脉斑灵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能使硬化斑块减小或消失、增厚的血管内膜变薄,延缓病程进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引起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观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对125例脑梗死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存在同侧相关性,软斑、混合斑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较硬斑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性状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片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期影响。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52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作为观察对象,按奇偶数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调脂药,治疗组加服用普伐他汀治疗,每日给予10mg睡前口服,并嘱患者在服药的第八周和第十六周复查颈动脉超声。结果服用普伐他汀8周后及16N后较用药前动脉斑块明显缩小,16周后比8周后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混合回声、低回声组服药后8周、16周动脉斑块有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普伐他汀有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疾病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对120例没有甲状腺疾病症状的老年人进行甲状腺检查,并记录老年人两侧甲状腺的大小,如果发现腺体内有肿块,则对肿块的大小、数量和图像的特点进行记录。结果在这120例老年人中,没有发现体内甲状腺病变的有26例占21.7%,有甲状腺病变的老年人有94例占78.3%,其中包括单侧甲状腺肿块、双侧甲状腺内多发肿块、一侧腺体切除另一侧腺体再发肿块以及双侧腺体弥漫性病变。结论使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老年人甲状腺病变具有无辐射,不受碘过敏的限制,不需要应用造影剂,不需要检查前的准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部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其相关因素,实施健康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对3197例干部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不同年龄和性别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内膜中层厚度分析,研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关系,找出危险因素。结果 3197例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4.34%和20.80%,斑块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发生率(36.86%)高于女性(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8,P〈0.01);单纯高血压、单纯高血糖、单纯高血肌酐、单纯高尿素氮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6.82%,54.38%,62.22%和96.22%。Pearson方法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单纯高血压、单纯高血糖、单纯高血肌酐、单纯高尿素氮有明显关联性。结论干部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肾功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量老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评价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12例进行颈动脉内-中膜测定。结果112例老年高危患者中有斑块67例,斑块发生率为59.82%,其中冠心病和脑梗塞斑块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1.42%和68.75%;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相对较低分别为55.81%和53.12%。60岁以下斑块发生率为41.37%;而60以上患者斑块发生率达79.63%。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为老年心血管相关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粥样硬化斑在高危患者中常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饮食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9(Caspase-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模型组8只(普通饲料+2%胆固醇)、治疗组8只[普通饲料+2%胆固醇+瑞舒伐他汀0.1mg/(kg·d)],12周后处死。结果模型组、治疗组血清TC、TG、L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光镜下见斑块明显减小,血管内膜斑块细胞数减少、纤维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aspase-9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调整脂质代谢,并可通过增强Caspase-9蛋白表达,诱导动脉粥样斑块内细胞的凋亡;下调PCNA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发展、稳定斑块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颈动脉、椎动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内膜、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23例盗血综合征患者中17例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4例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1例由主动脉夹层引起,1例由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扭曲引起。完全性盗血8例,不完全性盗血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盗血综合征可做出明确诊断,能有效查找病因,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明显增高,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改善凝血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AT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GF水平。结果ATCI患者急性期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在恢复期的ATCI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GF水平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了ATCI患者脑梗死后脑损伤的修复,此外它反映了AT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成像)诊断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162例患者187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实时弹性成像结果评分参照改良5分法,将弹性成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肿块55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1个;2分5个,3分8个,4分24个,5分17个。良性肿块132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68个;2分46个,3分9个,4分9个,5分0个,乳腺恶性肿块弹性评分与良性肿块弹性评分分布明显不同(P=0.000)。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诊断恶性肿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1%,86.4%,87.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86例老年COPD患者并发HAP的患者的痰合格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86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者共70例,共获得致病细菌株78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0%,革兰阳性球菌占39.7%,且MRSA(+)。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5.6%),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2%。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霉素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较敏感。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老年COPD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且耐药严重,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应加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