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肌酶及细胞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科的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2例(感染组),并取同期住院心肌梗死未伴发感染患者106例(未感染组)及同期单纯肺部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采集患者心肌酶谱、细胞炎性因子进行比较,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心肌酶谱与细胞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比较血清炎性因子指标(TNF-α、IL-2、IL-6、PCT)及心肌酶谱指标(CK、CK-MB、LDH、AS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CT、TNF-α、IL-2、IL-6与CK、CK-MB、LDH、AST存在正相关(r0;P0.05)。以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IL-6IL-2TNF-αCKLDHPCTCK-MBAST。IL-6用以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实用价值更高。结论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与细胞炎性因子指标TNF-α、IL-2、IL-6、PCT均存在正相关性,IL-6应作为首选筛查指标,IL-6的早期鉴别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期体表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因急性胸痛以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208例患者,经急诊或择期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采集病史、查体,并在5分钟内完成18导联心电图,根据最初体表心电图的改变将20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检测组为QRS波群终末扭曲组117例,对照组为无QRS波群终末扭曲组99例。对各组患者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情况、左心功能不全程度、院内死亡情况、CK峰值水平、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治疗ST段回落情况分析。结果患者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生率、左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院内死亡情况、CK峰值水平、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检测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经静脉溶栓或急诊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情况检测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初期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终末扭曲为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院内死亡率高、CK峰值水平高、ST段不能充分回落、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肌灌注不良等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再灌注治疗前预测此类患者和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时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8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于PCI术中给予替罗非班,两组用法和剂量相同。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计帧数(CTFC)、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90分钟ST段回落程度,以及术后24小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统计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和CTF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90分钟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术后LVEF以及血清CK-MB和c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更有利于改善冠脉血流,也有利于心肌再灌注,但在心脏泵血和心肌损伤恢复以及安全性方面与术中给药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心肌酶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1例老年甲减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7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和心肌酶(LDH、CK、CK-MB、α-HBDH),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心肌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T3、FT4分别为(2.02±0.41)pmol/L、(3.98±0.64)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1.26)pmol/L、(13.61±3.72)pmol/L(P0.05),观察组的TSH为(21.19±3.73)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0.82)U/L(P0.05)。观察组的LDH、CK、CK-MB和α-HBDH分别为(172.12±26.81)U/L、(203.48±35.04)U/L、(22.12±3.47)U/L和(1743.08±20.14)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5±10.46)U/L、(63.06±9.52)U/L、(11.75±2.64)U/L和(83.91±13.52)U/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DH、CK、CK-MB、α-HBDH与FT3和FT4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甲减患者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且与甲状腺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检测心肌酶有助于评估老年甲减患者的病情及继发心脏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因急性STEMI行溶栓治疗的患者64例,其中在治疗前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以上的32例患者为干预组,在治疗前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心肌酶学炎症因子改变、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TnI和CK-MB的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cTnI和CK-MB的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溶栓前后干预组患者的hs-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4周内,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30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STEMI患者溶栓前后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损伤,减少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且术中发生无复流,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患者中1例死于反复恶性心律失常,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病死率为5.00%(2/40)。其余3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行PCI术中无复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心理状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溶栓后即刻PC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溶栓后即刻PCI。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心绞痛再发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心绞痛再发率为18.00%,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6.00%,心绞痛再发率为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结论溶栓后即刻PC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中间丝蛋白(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以及血清酶(CK和LDH)的时相变化特点,从亚细胞水平探讨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发生的机制.雄性SD大鼠以20±1 m/min的速度,坡度为_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 min,分别在运动后0 h、12 h2、4 h和48 h等不同时间处死、取材、测试.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细胞骨架结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后血清CK和LDH水平显著升高,CK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而LDH在运动后12 h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IPC)对接受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酶学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AMI患者77例,入选对象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随机分为IPC组(39例)及未进行IPC组(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K-MB浓度分布接近,IPC组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及术后72小时测试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PC可以明确降低老年AMI患者血清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3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 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ST段抬高性AMI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具体如下:1瑞替普酶r PAl8mg溶于生理盐水10ml内静脉注射,无出血30分钟重复上述剂量。2溶栓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口服氯吡格雷300mg,次日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每日75mg口服。3溶栓前静注普通肝素60U/kg体重(最大量4000U),然后12U/(kg·h)(最大1000U/h)静脉泵入应用48小时,观察再通指标:1胸痛缓解情况,2再灌注心理失常,3抬高的ST回落情况,4MB及肌钙蛋白T酶峰前移时间)。结果 68例ST段抬高性AMI患者溶栓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再通率分别为19.12%(13/68),54.4%(37/68),91.18%(62/68)。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r PA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1275入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53例,行PCI术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将其分为老年组25例和非老年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均可减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LDH、CK—MB、cTn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安全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递增定量负荷运动,观察携带HBV的运动员运动前后CK、LDH、ALT等血清酶活性及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携带HBV运动员运动后CK、LDH、ALT等血清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运动最大负荷时及运动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说明:HBV影响运动员组织细胞功能,使身体机能状态低下,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肺结核大咯血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静滴 ,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4 % ,对照组总有效率76 .7%。结论 :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均为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有效药物 ,但酚妥拉明副作用少 ,应用范围更广 ,更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用致仔猪水肿病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制备氢氧化铝苗、蜂胶苗、油佐剂苗和超声波灭活苗,分别以0.1mL、0.2mL剂量免疫小白鼠,在免疫后24d用强毒株培养液攻击,结果显示:0.1mL氢氧化铝苗、0.2mL 蜂胶苗可使小白鼠获得100%的保护。0.1mL超声波灭活苗可使小白鼠获得80%的保护。用不同菌液免疫家兔,在免疫后21d、27d采血测其凝集抗体效价,21d、27d皆以油佐剂苗效价最高,达1:32、1:64,其次为蜂胶苗,为1:32(++)、1:32(++++)。  相似文献   

15.
点压肾俞、照海穴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点压肾俞、照海穴对网球队员定量负荷后血乳酸(L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握力的影响.对11名男子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点穴组.所有队员每天进行一次训练,点穴组在训练结束后1 h内进行双侧肾俞、照海穴点压,每穴2 min,共4周.实验前后均采用功率自行车,于20 min内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取静脉血测定血La含量、血清LDH活性;同时测定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握力.实验前两组各观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穴4周后血La含量、血清LDH活性点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对照组血La、血清LDH活性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P<0.01);反应时点穴组低于对照组(P<0.05);闪光融合频率、握力较对照组增加(P<0.05),亦高于实验前.提示,点压肾俞、照海穴可以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减轻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6.
喘安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原癌基因c-fos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喘安对哮喘大鼠肺组织c-fos 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设立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喘安治疗组,必可酮组,桂龙咳喘宁组,喘必组,治疗3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肺组织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结果大鼠肺组织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在各组的数量对比关系呈模型组>桂龙组>喘安组>必可酮组>喘安加必可酮组>正常组(各项指标P<0.01或P<0.05).结论喘安治疗哮喘大鼠有效,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组织中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起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方法,研究了东方蝾螈七种组织(小肠、肝、肾、脑、心脏、性腺和尾肌)中的LDH同工酶和EST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不同个体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均有二条酶带(LDH1和LDH5),数量上组织特异性不明显,但在显色深度上存在组织差异,其中性腺的LDH1带显色最浅,这表明组织细胞中同时合成了A和B亚单位,但并非随机组合为五种四聚体,显示出经典的五条带.EST同工酶谱可分为四个区共19条带,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雌雄个体同组织间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特点。方法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检查。腺苷总量为140μg/(kg·min),6min匀速静脉泵入,腺苷泵入3min时静脉推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925MBq,1h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0%和64.2%。前降支病变48例,心肌核素前壁低灌注41例,回旋支病变33例,侧壁低灌注27例,右冠脉病变38例,下壁低灌注37例,右冠脉病变较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的心肌核素显像阳性率高(P〈0.0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甲壳寡糖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甲壳寡糖对运动小鼠的抗疲劳效用.方法: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甲壳寡糖组.运动组和甲壳寡糖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进行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测定血糖(Gluc)浓度、血乳酸(La)含量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肝组织和后肢肌肉测定肝糖原(LG)、肌糖原(MG)含量.结果:实验4周后,甲壳寡糖组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5),Gluc浓度、LG和MG含量高于运动组(P<0.01);而血La含量、血浆LDH活性明显低于运动组(P<0.01).甲壳寡糖组La、LDH、Gluc、LG和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甲壳寡糖可改善小鼠有氧供能和增进糖原贮备,提高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