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寒  屈敏 《唐都学刊》2006,22(2):126-129
当代印度社会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动,社会各阶层都在极力维护固有地位和宗教传统的稳定,并极力在这种变动中争取着自身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在逐步丧失传统的各项特权和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努力适应、应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一书提供了较为翔实、客观的口述史资料.以书中生活在孟买、班加罗尔、马德拉斯、加尔各达等南印度城市中的当代婆罗门阶层作为个案,可探究出其面对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生变动时的态度与应对及个体内在的深层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考察社会变动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安宝 《社科纵横》2013,(6):129-131
20世纪前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地主阶层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动,规模性形成的不在地主群体与乡村权力的关系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地主阶层,这种变化无疑是乡村政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时会永 《创新》2013,(3):122-125
广西作为惟一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中惟一有海的省区,海洋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海洋文化的传承则关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实现。广西传统海洋文化中蕴藏着朴素的生态伦理智慧,广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强区目标的实现,要求广西传统海洋文化必须融入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建构平等、至善、开放的现代海洋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当代印度社会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动,社会各阶层都在极力维护固有地位和宗教传统的稳定,并极力在这种变动中争取着自身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在逐步丧失传统的各项特权和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努力适应、应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一书提供了较为翔实、客观的口述史资料。以书中生活在孟买、班加罗尔、马德拉斯、加尔各达等南印度城市中的当代婆罗门阶层作为个案,可探究出其面对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生变动时的态度与应对及个体内在的深层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考察社会变动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到十九世纪,长期欧洲殖民统治带给斯里兰卡传统社会的深远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一方面是传统社会结构被破坏,新的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出现了新的阶级和新的社会集团;另一方面则是广大斯里兰卡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强烈不满导致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思想的萌生。在佛教界人士、僧伽罗知识阶层和一些中等阶层人士中,逐渐形成了社会启蒙思想的潮流,这种潮流带有强烈的宗教性质,后来发展成佛教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丹噶尔城隍出巡仪式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梳理发现,丹噶尔城隍信仰已经在当地建构了一种地方文化的小传统,居民们在清明节这天不去上坟而到城隍庙烧纸祭祖,因为他们相信这天所有的鬼魂都被城隍收到了庙中,上坟是"不懂的人"干的事。为了解决地方小传统与国家大传统相悖的一面,他们又极力宣扬丹噶尔城隍在国家文化传统中的位列秩序等正统思想,在壁画中反映目连救母、岳飞秦桧、孙悟空大闹阴曹等传统故事,从而将地方文化的小传统与国家大文化传统巧妙地统一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3):56-59
民国报刊上关于鞠躬、握手、作揖等相见礼的争论,表明一些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因俗成礼、以礼化俗的礼仪适切性问题,他们致力于寻求传统礼仪和西方礼仪的契合之处,试图在延续中华礼制精华与融入世界文化之间找到一种路径。相见礼的演变,体现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以及从救亡图存的国家建构语境到培养新国民语境的转变,凸显了不同阶层群体、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交织互动,对当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冰 《浙江学刊》2005,(5):198-20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照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三大实现路径,印:公民现代政治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先导;市场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民主制度建设和村民自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制度保证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9.
张姝 《社科纵横》2010,25(11):69-71
在传统知识观影响下,精神健康领域出现医学趋向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病及精神病人士采用科学和工具理性的取向,因其解决方法和后果过分简单化,忽视了精神病人士独特的背景、感受、经历、社会情境等;现代社会工作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还具有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默会性等主客观兼备的特性;知识还包括如何操作的技术、如何理解、生活世界的经验等层面的内涵,对精神病患者和康复人士的人道关怀、理解,成为重新建构社会工作在精神康复领域信念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0.
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贤亮 《浙江学刊》2001,65(6):133-139
嘉善乡宦陈龙正是活跃于晚明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言论活动对当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江南地区.陈龙正在其闲居或退职期间,江南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动.作为地方上具有领袖地位的士绅,陈龙正在明末大灾与救荒举措、弭盗与地方防护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建树.这对于探索江南地区历经多种变动或动荡而仍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一个关键.因为即使就整个明清时期来讲,士绅们早已构成了整个江南地方社会的中坚,地方力量的强大更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对陈龙正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在晚明的社会生活的剖析,为了解当时变动社会情势下士绅阶层的动向,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麦思杰 《社会》2018,38(1):81-103
帝国时期,火政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且往往与区域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在西江流域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广西梧州城经历了从军事重镇到商业枢纽的转变,而这一过程被全息地投射到梧州城火政的演变上。本文以梧州城的火政为中心,通过探讨其演变的过程,重新理解明清时期西江流域社会的地方动乱、人口流动及商业贸易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冬雯 《社会》2016,36(1):99-123
在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力量通过改土归流,促使地方社会组织和文化转变,建立了官员治理之“民”间的平等地位。清乾隆年间,四川省金川县的嘉绒社会经历了裁撤土司、设立屯兵、划分土地与征税等一系列变化,但嘉绒人的房名制度、阶层内婚和劳役的存在,共同再生产了土司时代的等级社会;加上国家对藏传佛教的认可,土官获得了基于宗教的传统政治权威。嘉绒社会呈现出不同于华南和西南其他地区的国家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朱新屋 《唐都学刊》2013,29(2):85-91
晚清民初的地方自治热潮,不完全是政治变革和社会变动影响下的新事物,而实与明清以来士绅的“化乡”观念和实践有关.以晚清温州士绅王毓英的学与行为例,通过考察其时代意识和世界知识、乡绅意识与化乡实践以及地方自治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交织互动,可以看到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背后的传统因素.王毓英通过修水利、移风俗、兴教育和办实业等四个方面的自治理念与实践,展现了这种地方自治背后“由爱乡而爱国”的文化逻辑.这种“由爱乡而爱国”的文化逻辑,与明清以来主张化乡的乡绅意识一脉相承.以王毓英为个案,或可将之视为晚清士绅处理地方与国家关系的普遍公式.  相似文献   

14.
杨清媚 《社会》2013,33(2):53-84
本文通过民国时期人类学家陶云逵这一个案,来梳理德国“文化”概念经过中国学者的思考和运用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历程。作为第一位运用“文化”理论进行实地经验研究的中国学者,陶云逵在实证研究中思考如何保存“文化”自身的神圣性,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对各文化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和理解问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在人类学内部有意义,而且构成了人类学、社会学与哲学和历史学对话的可能。本文跟随陶云逵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脚步,呈现他在文化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索,并试图指出,陶云逵对“文化”如何制约“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提出有力的现实和历史证据。  相似文献   

15.
马健雄 《社会》2018,38(4):54-99
在滇缅交界山区,随着清初大型银矿的开发,地方土司受到来自清朝和缅甸两方国家力量的掣肘。新兴宗教的宗师铜金和尚利用矿工秘密社会、矿区商路和私盐市场之间的交错关系,在官府和土司之间寻求政治发展空间。嘉庆皇帝为了清理清缅战争后的残局,直接主导了对铜金和尚的剿抚决策。通过检视铜金成为地方官员的合伙人、皇帝眼中的政治投机者以及山区民众心目中的“佛王”的过程,本文集中讨论新兴制度创立者社会动员力的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关系,以及清朝国家力量在边疆的伸缩与山区“佛王”体制及倮黑(拉祜)族群身份建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高勇 《社会》2013,33(4):83-102
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是一个在学理上和政策上都非常重要的现象。本文发现,地位层级的主要认同基础已由对具体社会单元的归属感转变为对收入等市场要素的占有,这是地位认同“参照系”的重大转变。要真正理解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就必须理解社会地位“参照系”的变动,而不仅仅是个体地位“参照点”的变动。建立在收入等市场要素占有基础上的地位参照系具有缺乏稳定性、没有具体边界等特点,因此导致原先的“中层认同”趋向于瓦解,新的“中层认同”又难以建立,地位层级认同出现整体性下移。要想建立起新的“中层认同”,不仅需要提升个体收入和福利,而且要在社会生活层面上通过种种制度方式建立起社会归属和公民认同。  相似文献   

17.
张江华 《社会》2022,42(3):1-30
本文以广西柳州著名的“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线索,讨论了明清以来一个居于“内地边疆”地区的家族之变迁。通过正史、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各类史料,梳理出柳州计氏家族通过科举从一个地方土司家族上升为书香门第,在遭遇危机时编制家族叙事与再造风水以重振家声,最终生成一个多民族宗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缔造的地方社会空间为家族与宗族这类社会主体提供了能动性的活动场域,而宗族所推动的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间的沟通与互动又促进了“内地边疆”地区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物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物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 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实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实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 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孟庆延 《社会》2016,36(4):40-75
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查田运动第一次将量化阶级标准推行到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后又沿用至1946年以后解放区土改和1949年以后全国性的土改实践之中。以往学界对土地革命的研究,更多侧重于社会动员论视角下的地方史解读,而对量化阶级标准缺少足够的关注。重点关注前者的学者,往往又集中于单纯的政策讨论层面因而很容易陷入意识形态之争。本文主要关注后者并试图以推行量化阶级标准的重要历史担纲者王观澜为考察对象,综合运用多种史料,通过对其成长背景、教育经历以及革命历程的详细梳理,呈现其特有的精神气质,并以此为基础去勾勒其在土地革命中的“算阶级”的实践轨迹。同时通过再现置身于土改运动中的共产党“技术干部”对待理论问题的“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考察蕴含在共产党政权具体的土改实践脉络中的一系列内在局限,并尝试去揭示这些局限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