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亚男 《社科纵横》2013,(1):113-115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法保护的重要客体,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立法保护是一种需要,也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论述我国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列举国际国外相关的立法实践,接着分析了我国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阐述本文作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法律保护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微博著作权及其侵权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博的推广,相关的新型文学样式随之产生,微博所具有的强大媒体融合功能、碎片化表达等,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著作权法律保护提出了新课题,微博著作权侵权问题正日益成为热点问题。微博言论只要具有独创性就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应局限于作品的刊载媒介,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合理使用在微博著作权中需要重新进行界定,而微博中最为常见的转发若处理不当也有侵权之虞。同时,微博平台在提供微博运营环境的同时,对于微博著作权侵权也要依据《侵权责任法》和相关规则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观情况也要求著作权法用来调整利益关系的平衡方式必须改变,完善著作权法律成为需要公众共同参与来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洁 《唐都学刊》2011,27(2):125-128
当代我国的"出版自由",应着眼于法律如何保障出版自由和如何规制出版自由。即现阶段我国"出版自由"的内涵是:出版自由是公民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作品编辑、加工并复制后向公众传播,以出版的形式发表意见来参与管理国家、公共等事务的权利。研究"出版自由"时应正确区分出版自由和政治自由、表达自由、新闻自由、议论自由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却没有"出版自由法",其实"出版自由权"与"著作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出版自由权是著作权的前提和保证,而著作权则是出版自由权得以落实和具体化的司法手段。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著作权的保护却相对滞后。传统著作权人希望将其对作作品的权利能自然延伸至网络上,而网络的既得利益者则希望网络上的权益能得到传统著作权的扩大保护。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致使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的追究变得错综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具有其正当性。对网络环境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主要体现在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个方面。既要保护,又有限制,这就有必要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创新教育项目已得到广泛开展,项目成果也获得积极宣传,但项目背后的实施困境却不被关注。以一项国家级青少年创新教育项目为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探索出一个解释实施困境的"制度—文化—行为"模型,发现制度冲突、文化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组织行为选择是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在制度上,教育制度和创新教育项目之间存在二元合法性冲突,前者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会抵消后者作用力;在文化上,激烈的高考竞争使得科举以来的应试文化得以延续,强大的应试文化使相关群体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认同心理;在行为上,个体和组织都会依据所处的制度和文化做出基于利益的理性行为选择,同时组织的行为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此外,根据设计的"制度、文化—组织行为"二维坐标系,发现创新教育项目设想的实施情形很难存在,由当下的"现实情形"转向"理想情形"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作品的独创性是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依据国内外重要理论对独创性鉴衡有着重要意义.独创性本无固定之标准,不同法域、不同时空中不同个案对独创性都有不同的诠释,故鉴衡独创性的重点之一在于缩小专有领域边缘上的“模糊区”,而在实务中用“复制性”来反证独创性的证明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文章拟在分析国内外对独创性的理论研究、立法规范以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充分考虑法律的时空属性,基于法律符号学的视角诠释我国著作权独创性的应然之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教育中的瓶颈问题,信息社会的发展为教育公平理念的重新解构提供了外部环境.纵观当今信息社会,技术的发展、理念的变革、新教育模式的产生等都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的条件.然而,公平是相对的概念,它并不会在某段时间内达到最后的实现.基于信息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存在着数字鸿沟加深、教育与技术不能有效整合、"孤岛效应"浪费资源以及信息伦理缺失等潜在问题,国家应实施宏观调控,协调地区之间教育信息化,完善信息网络行为的法规建设;学校应致力开发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特色文化与品牌,并赢得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1):112-118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随着数字网络与信息传播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著作权延伸到了网络空间的体现。依法打击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保护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具有法治意义。作品内容提供行为是否构成直接侵权,"服务器标准"已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是否实质替代了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向公众提供相关作品可判断提供网页快照和深度链接是否构成直接侵权,但提供网页快照还要辅之"三步检验标准"来判断;擅自加框链接构成直接侵权;WAP转码是否构成直接侵权应当从转码对象、过程和结果来认定。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初等教育公平是无差别的个人入学机会平等原则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原则的应然.保证初等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平等,其实质是对初等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和教育成功概率在法理上平等精神的体现.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包涵了教育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出现的一致性、差异性、补偿性等特殊性.从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消解初等教育学校之间的差异,贯彻初等教育资源分配平等原则是保证初等教育能够公平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