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本管理应该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协调自己。要让员工明白,每个人都是经营者:总经理在经营企业,每个员工都在经营自己的职位”。  相似文献   

2.
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仅如此,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认同这一概念,认为核心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必须做到留人留心.提高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积极发挥“人”的资源优势,是企业和领导者共同探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管理是人为企业服务,而现代的管理是企业为人服务。企业只有夯实人文基础才能适应竞争,而就管理抓管理,总会产生形而上学的做法。以训导的方式把制度贴在墙上,这种做法缺乏情感和责任的支撑。为有所突破,我们用体验管理的方法让员工担当主角,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融入管理之中。为了规范员工言行,几年前我们订立了“员工守则”和“六倡六戒”等厂规厂纪。如何使每个员工像每天照镜子一样,严格对照,自觉执行,是关系到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全员素质的大事俗话说:看得住人,看不住心。制度是人订的,但更重要的还得靠人来执行。从某种意…  相似文献   

4.
思科公司——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 美国思科公司是1984年由两个人创办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公司。目前,思科在全球的员工已发展到3.4万人,年营业额达130多亿美元。 思科确立了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股东和主人的经营思想,建立起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经营体制。公司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培养员工寓个人成功于团队成功之中的思想;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与国外员工到本土受训,增长员工成功的个人才能;教导员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供一个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成功特质”的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目标等等。同时,思科坚持人才增加与保留的知识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实行全面招聘人才的方法,若员工介绍和成功引进一名人才,公司给予15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5.
企业应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优秀企业的用人之道,不一定能够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待遇,但是一定会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麦当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前面有个梯子,你不要去想我会不会被压下来,你爬你的梯子,争取你的目标。”百度公司是一个讲究实际的公司,它不看你的学历,不看你的背景,不看你的年龄,主要看你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胜任工作的话,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都一视同仁。为了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日本本田公司从录用人员时起,就强调人的个性比什么都重要。“不许录用惟命是从的人”,在他们看来,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的成长是由每一位员工成长的合力推动的。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人才创造优秀的企业。我们也意识到,评价、衡量企业的指标多种多样,“世界五百强排行版”就是各大公司的竞技场,他们在那里被认知、赞扬、崇拜,也被遗忘、冷落、淘汰。在这大浪淘沙、百舸争流、千变万化的过程中,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是惟一不变的,它使企业起死回生,它使企业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7.
和仁 《领导文萃》2007,(4):57-58
在一个公司里,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剩下的其中一大半是“谨小慎微的人”,最少的当然是“干事的人”。这三种人是公司的组成部分,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均衡,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一私营企业的业主,听说一位打工青年的父亲病重,不敢回家看望,生怕被老板炒了鱿鱼,便亲自用小车专程将其“押”送回家,看望其生病的父亲,并留下3000元慰问金。那位小青年激动得热泪盈眶“:老板这么把我当人看,我不为企业卖命干,良心都被狗吃了”而另一企业则相反。说的是广东虎门胜美达机电公司有3800多名员工,其中女工超过3000人,工厂规定,每个员工每天只能上3次厕所,逼得一些员工尿裤子。员工们气愤地说:“企业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而是当牛使”两家企业,两种对待员工的不同态度,必然也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青岛港务局的领导们认为,企…  相似文献   

9.
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知识人管理充满自信的管理者总是乐意这么说”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即使我们所有的资产被大火毁于一旦,但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我们就可以迅速重建我们的公司。”然而他们始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难题:当你的人力资源在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中享有盛名时,你的公司的人才也极可能成为其他公司(尤其是猎头公司)觊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工作对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在其中该干些什么?”正因如此,我们在挑选员工时就要雇用那些能自我激励、有上进心的人。这可以通过其简历看出来。 作为管理人员,不能仅仅驱使雇员工作,他们应知道他们所要激励的各种行为。管理人员确定了各种目标,他们就①能使雇员得到他们要做好工作的信息,诸如,企业的整体目标和任务,部门目标及每个雇员所要完成的任务。这可算是一种开放式交流。这种交流会使雇员觉得自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员工既是企业知识的主要载体,又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尤其倡导对员工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这有赖于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要想实现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每个员工的想法、点子、建议、意见.都应受组织和其他员工的尊重和理解。在企业中达到充分的信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个体参与、明确原因和熟悉规则。  相似文献   

12.
或许,在1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出版家阿尔伯特&#183;哈伯特受到儿子的启发,认同了真正的英雄是罗文中尉,一挥而就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部“挖掘到纯正的黄金”的力著,并由此热销、倍受推崇的时候,相信所有的组织,无论是企业、机关的管理者还是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这部作品的警示,也拥有忠诚、主动性、责任感和追求卓越、选择完美的品质。但是,如何找到能够“送信的人”,抑或说如何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送信的人”,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曾言:“在竞争优势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静态的效率,而是企业充沛的成长活力”。对成长的追求是每个企业的梦想,这是因为成长所造成的势能,会使员工有奔头、有激励:使合作者感到有伙伴、有利益;使竞争对手感到有威胁、有压力。换句话说,成长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4.
提到市场营销,都会想到面向顾客的外部销售。然而另一个“市场”也同等重要,这就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最大的“市场”,营销别忘了向内“吆喝”。细细琢磨,此观点道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市场的关系。外部市场当然至关重要,需要勤“吆喝”,但内部“市场”,即员工队伍更加重要,同样需要“吆喝”。美国人科林·米切尔认为,你能让顾客购买你的产品,但你能让员工相信自己公司品牌的力量吗?正是这群人使得你的品牌在顾客面前活力四射。遗憾的是在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都轻内重外,几乎不知道向内“吆喝”,很少有人认识到还必须使员工信服品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 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熟悉这个公司的管理文化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一些老员工进了公司几年,融入了公司,但却失去了自我,没有了刚进公司时的“棱角”,变得较为世故和圆滑。当员工没有活力时,企业也就没  相似文献   

16.
王宪平 《经理人》2004,(1):95-95
一线员工有如公司的“神经末梢”,直接与实现公司价值最重要的地方相连接,他们的马马虎虎,会导致组织的迟纯和僵化。  相似文献   

17.
<正> 这里所说的“帕金森”效应,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一效应使得企业的机构迅速膨胀,资源浪费,员工积极性下降。这一切都起始于企业用了一些无用之人。这些人会滋生很多给企业带来麻烦的事。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效应对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产生消极影响:他们的消极态度会影响到别人,使其他员工也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下降;他们阻碍有才能的人发展,使后者积极性大大衰减,并且对管理者丧失信心和尊重:其中的一些人往往还搞内乱,破坏企业内部人际环境等等。这一切都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的效率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禹志 《秘书之友》2010,(2):22-22
公司一般都喜欢勤奋工作的员工,可是勤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于是就有人打起小算盘,把勤奋“演绎”成如下骗局:  相似文献   

19.
《经营管理者》2005,(1):47-48
每到年底,企业都要选出一批辛苦了一年的先进个人、先进部门。与之相对的是,企业并没有客观地盘点自己的经营业绩,正视企业的亏损或存在的问题。脱离实际的企业决策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购买的咨询服务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是基层经理和员工的执行问题;企业问题不断,依靠召开紧急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无法取得进展;企业的业绩评估系统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期专题推出如下5篇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想表达的是,企业家和经理应缩小企业预期和市场现状的距离,作出合理的投资决定;“企业购买咨询服务应注意什么”从咨询公司和企业客户的角度,帮助企业识别咨询公司和提升咨询项目的水平;“领导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较量”提出,将经营业绩不佳归咎于基层经理和员工的企业领导需要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员工们则应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借口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司的利益;“靠紧急会议解决问题的企业”会得不偿失,遭到困境时要多关注企业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司经理的能力,使企业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员工业绩评估的缺陷”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命题的业绩评估系统,提示企业家和经理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行业绩评估系统,人力资源部要在实施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口号,她须要把企业家所倡导的经营理念真正贯彻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动中去。有人把企业文化口号化,他们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贴上“团结”、“进取”、“拼搏”等口号,并通过公司内部的个人工作牌、工作服、海报等予以广泛宣传。这种文化只能在表面上获得成功,她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真正潜力。企业文化应将企业家所倡导的企业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