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鸟朝凤》原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作曲家王建中在1973年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结合钢琴演奏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对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踏板处理、音色表现以及句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进一步探究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挖掘其特有的气质和神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2.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入手,分析作品中不同音色的特点及演奏处理,并通过对此作品的音乐及旋律、和声、音色变化等的研究,总结概括肖邦钢琴作品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音乐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的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萧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让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相似文献   

4.
浅析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及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阿炳的同名二胡曲改编创作的一首中国钢琴作品。该曲在原作基础上,在曲式结构、音乐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尝试,利用钢琴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深刻展示出了原作丰富的内涵,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本文通过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并对其演奏作分析研究,旨在探索作品中由民族钢琴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民族特色和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以《第四钢琴奏呜曲——狂欢日》为例,分析了江文也的钢琴音乐作品中,认为江文也钢琴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民歌、歌舞音乐、戏曲音乐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特点的音调,体现了西方技法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结合和江文也先生钢琴创作中的民族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舒曼钢琴曲《蝴蝶》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蝴蝶》是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钢琴教学的经典作品。通过了解《蝴蝶》的创作背景、深入分析作品的音乐特征、探讨作品的演奏技法,以期对舒曼钢琴作品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须注意作品理解、演奏理念、技术技巧、模拟音色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演奏者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演奏者必须树立多声融合的立体感、传统音乐线条感和民族器乐演奏的即兴性的演奏理念;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技术掌握和形象刻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中对于模拟音色的意识和把握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二钢琴奏鸣曲》是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贝多芬·路德维希·范的早期作品之一。贝多芬的早期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贝多芬的古典传统。但也可以看到在曲式结构及和声的变化、八度和弦技术的旷泛运动、突然的转调手法、深奥而丰富的慢乐章——这一切都预示了贝多芬艺术观的转变,那就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创新、发展,进一步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分析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对研究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首作品被明朗的音响世界所支配,贯穿着青春的快乐和爽朗之美,充满青年人的希望与直率的感情。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在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曲子是利用中国的民歌民调和创作歌曲的曲调进行再次创作的。本文以民歌《绣金匾》改编成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为例,对改编的《绣金匾》钢琴曲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演奏风格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幻想曲》是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前系主任黄虎威教授创作的一首中国民族风格钢琴独奏曲。作品以四川民歌为主题材料,写作中充分运用了民族音乐语汇,并把西方作曲技法巧妙地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组曲,其源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云南的民俗特色和人文特色。作品既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又推陈出新,并同西方钢琴组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国内现代钢琴曲中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2.
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从第一首乐曲出现开始,特殊技法就开始出现,因为关系到民族化问题,特殊技法已经成为众多作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中国钢琴音乐的音色、复调、曲式结构等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国钢琴音乐特殊技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吉纳斯特拉是著名的阿根廷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大多以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和舞蹈为素材,运用了鲜明的舞蹈节奏、热烈的气氛和动人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风格,深受听众厚爱。《阿根廷之舞》是吉纳斯特拉代表性钢琴作品,研究该作品的曲式结构、民族特征、演奏技巧等,剖析吉纳斯特拉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和弹奏方法,可为研究吉纳斯特拉和南美洲音乐风格作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g小调钢琴协奏曲》在门德尔松协奏曲的创作中,虽然不是最具代表性,但却是其巅峰之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基石。作品虽显稚嫩,但却体现了门德尔松在音乐思想上既尊重、崇尚和继承古典音乐形式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而努力开拓创新,与肖邦和舒曼同为浪漫主义时代的三个杰出代表。作曲家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才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并在世界浩瀚的钢琴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分析,进一步认识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建中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突出贡献的钢琴家、作曲家。本文以王建中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为研究对象,着重于音乐创编技法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及钢琴演奏中民族音韵表达方面的探析,意在窥探王建中早期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民族音乐钢琴化"道路上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曲《水中倒影》中内含的一种新的数列结构特点出发,阐述该作品有机地结合了传统对称性与长短数列结构,从而在乐曲中共同形成新的结构聚合力,具有全新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传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意境"是我国古典艺术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中国音乐讲究"传神"、"气韵"和"情意",情意中的"意"就是指"意境".在中国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的就是"意境"的塑造与表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和充满音乐灵境的作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体现了新一代作曲家们的美学追求,达到了诗境、情境、画境、意境与钢琴音乐语汇及技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钢琴艺术耍在世界钢琴音乐宝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需要有一扯能体现民族风格的高水准的钢琴作品。王建中先生是我国为教不多的几乎只写作钢琴曲而又有显著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创作成就当中.他的钢琴改编曲在中国钢琴曲创作史上,又尤有特殊地位。本文分析了他的三首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和艺术魅力,并对王建申钢琴作品的中国韵味、民族风格进行简单的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夜曲》包括《云》、《节日》和《塞壬》,是其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文章主要分析了《夜曲》之《塞壬》的主题思想与材料布局的艺术手段.作品采用了高度简朴的音高材料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其特征影响了和声进行、伴奏音型等非主题声部的写作,在音乐的进行中作曲家采用了剪裁、模进、转调、节奏变形等丰富的材料发展变形手法,统一中强调了材料的音色对比、调性对比、音区对比、符奏对比,特别是音色对比.  相似文献   

20.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个性风格,也充分展示了作曲家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民族性情怀.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分别对《第六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普罗科菲耶夫在曲式方面对传统结构思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