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改革,是当前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重大问题。而落实司法责任制则是这一问题中的突出难点。地方法院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局部改良及其成效和问题,成为准确定位审判委员会制度、科学评估司法责任制落实状况的注脚。以此实践层面的地方改革和理论层面的定位评估为基础,进而提出限缩讨论范围、完善运行模式、增加开庭审案职能等建议,以最终实现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司法责任制之目标。  相似文献   

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司法本土化的一项制度性成果。由于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愈发凸显出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相投合的弊病,改革与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促进审判委员会在法治轨道上运送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从规范层面厘清审判委员会的本来面目,并将其功能限定于总结审判经验等宏观指导方面,是商谈审判委员会改革的关键性前置要件。据此路径,对现实运行的审判委员会提出了"废除"最高裁判机构、"回归"纯粹议事职能、"改造"强化共同责任等三种革新方案,遵循司法规律,理顺审判权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权独立、公正地行使,以公开促进公正,以责任约束权力,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3.
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独具中国特色的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在,是由历史和政治两重因素作用的结果。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最大弊端是: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行使审判组织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的低下,也为司法腐败提供了温床。审判委员会制度已不适应司法审判的需要。并且,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素质的提高,人民法院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取消审判委员会的条件业已成熟。   相似文献   

4.
审判委员会是中国司法制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审判委员会存在案件审理简单化、法官选任待遇化和司法思维行政化三个缺陷。对此,已经开始摸索诸如细化审判委员会的讨论案件的范围、建立摆脱官职论位的专业委员会和完善开会制度等完善举措。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完善审判委员制度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5.
审判委员会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中的"鸡肋",究其深层根源,是该制度本身与已在文明社会中潜移默化的公正程序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了.  相似文献   

6.
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在保证审判质量,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暴露出固有的弊端。为了使审判委员会制度发挥其在审判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应当对它的性质和职权进行分析和界定。从目前来讲,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应当完善其关于运行程序、人员组成的法律规定,严格执行“错案追究制”等。  相似文献   

7.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审判组织形式,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审判委员会的弊端日益显现。文章试图在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渊源、组织性质、存在价值及其主要缺陷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设想,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所谓审判管理,是指运用组织、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安排审判工作、规范审判过程、考评审判绩效、配置审判资源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看,审判管理工作的改善应着重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之间的冲突问题;第二是审判管理中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问题;第三是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化问题。目前深化审判管理的基本思路,一是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从传统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三是从命令式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四是从刚性化管理向柔性化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独特创举的审判委员会制度,长期以来为学界所争议.总体上看,当下我国法律界对其的批评已逐渐成为主流,并且主要指向审判委员会“审判分离”、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行政化倾向严重、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在试图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尝试提出初步的改革设想,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能够符合司法审判的规律,满足司法审判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审判委员会存续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一直备受争议,这种争议通常聚焦于职能定位与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在职能定位方面,作为一种审判组织,司法职能是审判委员会最基本的职能,其中,审判职能——无论是法律审还是事实审都应当得到加强,审判监督职能则应当被削弱或取消。在运行机制方面,首先应当完善其组织结构,其次应当完善其运行程序——注重诉讼化改造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只有明晰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变革审判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其在特定案件审判、执行司法政策、保障司法独立以及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职权不明确、侵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助长司法解释合法化,是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主要弊端。目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废除和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主张都不可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大法官会议制度非常接近,我国应当借鉴大法官会议制度,取消最高人民法院以外所有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使法官在个案中掌握法律解释权,并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组成专门的法律解释机构,统一行使法律解释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审理与判决有机统一的要求,分析了现行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同现代司法权力运行规律的关系,其特点是影响重于独立、恣意多于自由、领导重于平等,并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立集体决定,个人负责,意见公开,完善表决程序及固定委员发言顺序等有关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审判委员会作为一项司法制度,在保证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质量,发挥审判人员的集体智慧,实行审判民主,加强审判监督等方面,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本文在肯定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同时,直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种种弊端,积极探求该制度改革之策,力求给这项传统的司法制度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审判组织形式 ,它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集体领导机构 ,在总结审判经验 ,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 ,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已日益不适应公开、高效的审判机制的要求。因此 ,尽快改革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以来,司法建议制度作为贯彻"司法为民"理念、提高司法服务的手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行政审判中的司法建议制度的定义、特征及其功能研究关系到该制度的基础建设.文章从弱强制力的角度出发,通过纵向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横向类似制度的比较,分析了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制度的几个前提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特殊制度在行政审判工作中的正当性问题,从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判中的司法建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审判委员会制度自从运作以来特别是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饱受批评与质疑,经由其讨论的结果往往就是合议庭裁判的直接依据,这被我国学者戏称为"判决之上的判决".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其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不仅主导着审委会的运作机制,也造就了审委会独特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试图借助法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此展开研究,以期为司法改革的研究与推进提供某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审判委员会被认为是中国特色乃至特有的存在,但其究竟是不是中国特色、特色在何处却一直未被深入的探讨。欧美国家司法中实质承担类似中国审判委员会功能的组织或机制并不罕见,故审判委员会并非完全中国特色或特有。与此同时,中国的审判委员会在许多细节方面也的确不同于欧美的类似组织,因此确实有着诸多中国特色的内容。中国的审判委员会改革,应当以前述关于审判委员会究竟是不是中国特色(特有)、特色在何处的回答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 ,它并不直接审判案件 ,只对经合议庭审理的重大或疑难案件进行讨论或作出决定 ,所以它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进行集体领导的组织。近年来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改革的不断深化 ,合议庭及独任审判员的审判职权越来越大 ,司法界特别是人民法院内部要求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们认为审判委员会制度已不适应审判改革的需要 ,应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现行的审判委员会中固然存在一定的弊端 ,但审判委员会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对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加以完善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了司法便民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表达为方便人民诉讼,发扬司法民主。马锡五以其特有的亲民形象和人格魅力回应了司法便民理念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进行就地审判,运用调解,贯彻群众路线,促使以他名字命名的审判方式得以成型和推广。在法律日益健全和多种司法理念并存的今天,马锡五审判方式不再是普适性的审判方式,但在“司法为民”理念下其仍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元。  相似文献   

20.
以审委会为代表的案件讨论机制的实践合理性正日益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审委会决策机制的功能限缩问题。在审委会实际角色作用逐渐转变的过程中,法官会议讨论程序逐渐浮现并得到制度化。法官会议所具有的“正反校验”作用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中法律适用的权威来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替代审委会规范法律适用的功能。法院内部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流变,反映的是法院内部权力集中度的差异,即从审委会的功能限缩到法官会议的制度化呈现出从集体决策权到集体讨论权的权力变迁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权力方面渐进的规模化、结构化、自主化,集体理性走向个体理性的过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