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面对当下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态势以及对于鲁迅思想意义的质疑,强化鲁迅思想和鲁迅研究的大众化具有特殊意义。只有完成这种双向的大众化,才能实现"普及鲁迅"的目的。鲁迅同时具有"爱民众"的道德立场与"反民众"的思想立场,对民众从关爱到批判的复杂过程,体现出他对中国民众生存变革和精神变革两步走的思考。鲁迅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历史文化和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也在于对大众凡俗人生的哲理性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富仁的"鲁迅",是从中国政治革命与中国思想革命的分野上来界定的思想启蒙者的鲁迅。王富仁通过鲁迅研究,对现代中国一些重大问题做出了具有新意的阐释,而又切合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要求,给了人们可供参照的一个新观念和看待问题的一种新方式。"回到鲁迅",是与五四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和现代性的方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王富仁"鲁迅"打上了研究者的烙印,这就是启蒙主义的思想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治学特色,尤其是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紧密结合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鲁迅前期思想和鲁迅思想发展的问题,成为鲁迅研究领域中注意和讨论的中心。这种讨论和研究,对于正确理解鲁迅思想,更好地接受我们中华民族这份宝贵的思想遗产,以提高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廓清“四人帮”在鲁迅研究和宣传上制造的妖风迷雾,捍卫鲁迅的光辉形象,以推动当前现实的阶  相似文献   

4.
吴翔宇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成果《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立足于鲁迅营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语境、建构策略、形象序列及价值评估等重要问题,系统地梳理 了鲁迅建构民族国家想象的话语实践及心路历程,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鲁迅分别从历史、现实、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关联和交互的三个维度,解构了"老中国"形象,即从纵向的维度,通过对传统文明的反省,展示对"老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从横向的维度,通过对"老中国"现实境况的执着批判,展现对现代文明的价值建构,同时从纵横交互的维度,通过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联和交错,三位一体地展现对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现实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提倡“回到鲁迅”“回到文学本身”,强调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是中国反封建“政治革命的镜子”,而且首先应该是“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以此为基点,王富仁建构了重新阐释鲁迅的学术系统,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鲁迅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富仁指出,鲁迅毕竟是一个作家,他的根本价值在于从文学的角度促使人的精神觉悟,进而从思想启蒙的层面影响中国社会革命的进程。鲁迅的思想高度代表了“五四”思想启蒙的高度,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自觉的高度,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进取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思想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民族性格的认识与解剖上,鲁迅的这一思想显示了惊人的准确性、深刻性,它无疑是鲁迅对20世纪中国最为宝贵和杰出的精神奉献  相似文献   

8.
对鲁迅与朱安的婚姻研究,一度是中国鲁迅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禁区,有人唯恐以一眚掩大德,有损于鲁迅的高大形象。其实,这种顾虑是毫无必要的。相反,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利于剖析和认清中国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有利于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更有利于全面地正确地认识鲁迅。本文拟从鲁迅与朱安的旧式婚事探讨鲁迅对中国传统婚姻的“妥协”与抗争问题。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他从事文学活动之时,就将“立人”与“国民性”改造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思想先驱者,鲁迅以大文化的角度,反思整个民族从历史到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探索如何改造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强化民族精神。鲁迅对国民灵魂的剖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历程。鲁迅正是以这种清醒的批判精神,去寻找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始终在思考着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他的思想里,过去、现在与未来彼此勾通,互相联结,从而形成一条向前延伸的线索。这,便是思想家鲁迅的思路。正是在如此思路的导引下,鲁迅展开了他对于中国儿童的深刻思考,他清晰地看到了“顽劣、滞钝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童年的情形,就是将来的命运”。在此,将儿童的命运与民族前途联系起来,面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要求改造现实、创造理想未来的社会理想便成为近代思想中最活跃最丰富的思想部门之一。各种政治力量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各不相同的社会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青年鲁迅自然也不断提出自己的社会理想。发表对现状和未来的意见。进一步说,鲁迅早年社会理想是他的早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因此,对它进行探讨是极有意义的。要准确而客观地说明鲁迅早年社会理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能不赖助于背景研究,因为它根源于近代社会的历史环境。而著名思想家的影响不是整个思想背景的一部分。本文无力亦无意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习研究鲁迅,江苏省鲁迅学会于“五四”前夕,在连云港市教师培训中心举行了“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讨论会。来自省内高校、科研机关、新闻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出席会议(我院学报编辑部亦有同志出席),并提交了30多篇论文。会议着重就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鲁迅的文化革新思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今后如何加强鲁迅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与普及鲁迅精神,继承、发扬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鲁迅研究现状,指出为了使鲁迅研究能够深入发展,应该把整个鲁迅创作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为从整体上把握鲁迅艺术创造系统,应该建立一个新的理论逻辑起点,这便是:鲁迅是以他经由先进思想洗礼的全部艺术感知—心理系统来构思,来创造他的艺术作品的。只有从这个视角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鲁迅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既源于鲁迅对其所处的这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揭示现实人生弊病的使命的理解,也源于鲁迅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他将犀利而刻毒的批判锋芒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以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民族思想救疗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各种与鲁迅有关的纪念活动、热点话题、研究成果纷纷推出,不难发现在这一年鲁迅所引起的关注度之广、话题度之高都是往年所少见的.我们有必要在总结这一系列活动和成果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关于鲁迅大众传播的文化意义,二是鲁迅思想系统建构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再思考,不仅仅关系到鲁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涉及鲁迅研究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鲁迅研究一开始就注意同社会、现实的联系.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鲁迅对社会变革的意义与贡献,从历史与社会角度估价鲁迅的价值成为研究鲁迅的基本方法,翟秋白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写于1933年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以开阔的视野,从中国近代、现代思想斗争、文化斗争发展史的角度.理出了鲁迅思想发展的脉胳,总结出鲁迅精神的主要特点,阐示了鲁迅战斗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序言》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贡献了关于鲁迅的最新认识,提出了较为科学的结论,还在于它在中国文学界开拓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序言》研究鲁迅的角度与方法,它所做的重要评断与结论,它对鲁迅精神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毛泽东对鲁迅的认识、评价.在认识鲁迅的历史上,毛泽东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和鲁迅是现代中国两大思想家,他们平生虽然未谋一面,但“鲁迅的心和我们是息息相通的”.毛泽东很熟悉和崇敬鲁迅,在现代中国能为毛泽东如此赞佩、尊崇的人并不很多.毛泽东喜爱读鲁迅的书,由艰苦的陕北到病重的晚年,他一直常常阅读鲁迅的作品;他也很喜爱与人谈鲁迅,陕北时期他经常请一些刚从上海来延安的熟悉鲁迅的人介绍鲁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文化的关系,鲁迅小说世界的人物都是受到周围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打着时代和民族文化烙印的人物。人是"文化的动物",社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素质的高低。鲁迅小说世界的病态"文化人"群像是鲁迅目视下清末民初中国人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病态社会文化的产物。鲁迅通过病态"文化人"群像的塑造、剖析和批判,旨在颠覆制造病态"文化人"的罪恶渊薮———中国封建专制文化;通过封建专制文化批判,最终实现民族文化反思、民族文化建设和"国民性改造"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呈现新世纪中国鲁迅研究领域出现的"悖论鲁迅"的现象,分析该现象背后的"本质化"问题和走向"意识形态"的可能,指出目前应对该问题而产生的"丰富性鲁迅"、"作为方法的鲁迅"和"范式鲁迅"等认识方式的局限,认为建立在"知识型鲁迅"这种新认识论基础上的鲁迅研究,可以促成理性对话,走向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19.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文学和学术实绩是一种带有整体意义的现代创造,具有不可分割的生命关系,但悄然兴起于20世纪末叶的"国学热"及其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鲁迅研究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现实影响:其一,由冷转热的"国学"蕴含着唯古是崇的价值标准;其二,遭遇"国学大师"与鲁迅实际学术贡献的有限确认;其三,"纯"学术的眼光不仅低估了鲁迅实际的学术水准,也人为切断了鲁迅整体性生命追求中学术与文学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