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吐蕃名僧毗茹札那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早正式出家的“七觉士”之一 ,又是赤松德赞时期 2 5名密宗大成就者之一 ,同时 ,成为吐蕃时期号称 1 0 8位大翻译家之首。他的一生既是坚韧不拔、追求佛法的宗教生涯 ;又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长期在穷山僻壤修炼密法、获得大成就的密宗人生 ;在藏传佛教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藏族密宗大师的人生悲壮之歌。本文通过对这位大师生平事迹的考述 ,揭示藏族密宗大师们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以及他们对宗教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 ,从而使人们对藏传佛教密宗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直贡噶举派和直贡万户在西藏中世纪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萨迦派虽然依靠八思巴与忽必烈的特殊关系,在元朝的支持下,建立了萨迦派领导的西藏地方政权,但是,萨迦派的宗教影响及政治控制,并没有能够遍及全藏。元初在卫藏建立十三万户,萨迦实际能控制者仅为夏鲁、曲弥、拉堆洛、拉堆绛四个万户,即今年楚河流域到昂  相似文献   

3.
牛宏 《中国藏学》2005,(2):89-94
本文通过宗喀巴大师的生平传记,略述大师一生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是如何展开与文殊菩萨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他佛学思想和宗教修持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一个位于中国东北S市的由朝鲜族教士带领的朝、汉混搭基督教会跨越族界发展过程的描述,呈现了这一教会凭借为城市个体化移民(主要是年青人)提供归属感,来发展教会的实践过程.在运用宗教市场论对这一跨族界宗教形式教会的成因进行解释的同时,文章也通过对当下中国社会宗教市场发展的归因、中国本土条件下小教派与大教会的关系,以及宗教资本与信众的委身问题的思考反思了宗教市场论的相关结论.认为在宏观层次社会结构因素是与国家行政因素等量的宗教市场形塑因素、在中观上中国本土条件下小教会(派)与大教会(派)的关系既非充分联合也非完全独立、在微观的宗教资本与信众的关系问题上宗教市场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西藏密法     
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曾预言:藏学是21世纪的显学 藏学的精髓就是藏密。 藏密,藏语谓之“桑阿”,意即“秘密真言”、西藏今天的密宗,发展了苯教和印度佛教的密宗,各派都有自己的传承体系、侧重经典、修习仪轨、本尊伸祗等。如宁玛派,以大圆满法为该派的代表法门;  相似文献   

6.
玛吉拉珍生活在公元11世纪,她是一位继西藏著名女宗教大师意西措杰之后,在西藏佛教史上享有崇高威望而且颇有影响的女密宗师。她依止参拜当时印度著名的瑜伽行者帕当巴桑杰,研习参修般若经,对般若性空获得不同寻常的内证与体验,首创了在藏传佛教中独具一格的能断教派的先河,成为能断派的开创人。能断教派是以般若性空义为显密特法的哲学思想基础的。旨在断除人生苦恼与生死总根源——我执。藏传佛教尼  相似文献   

7.
徐小霞  赵毅衡 《民族学刊》2018,9(1):62-67, 122-125
曼荼罗是佛教密宗极为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文化符号。通过对密宗的曼荼罗符号“去自然化”,并从话语分析角度入手,对“曼荼罗”概念进行谱系学考察,分析发现冠以“曼荼罗”事物的命名实际是一种话语实践,一个纠缠着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修辞、知识实践和其他话语形式等的关系网络。论文详细梳理了古印度各种话语实践的“曼荼罗”涵义及指涉物的演变,发现曼荼罗最终被密宗置于整个教义和仪式的中心的成因,与密宗关于真如实相的符号话语和符号策略直接相关。密宗《大日经》《金刚顶经》及其以空海为代表所作的释论注疏等知识话语,在曼荼罗、绝对界(真如实相)、现象界间构成了符号理据关系,三者因类同性成为全像似符号链并彼此等同,曼荼罗就此被建构为真如实相法界。这一建构过程也将现实世界以曼荼罗化和结构化。在此意义上,曼荼罗是密宗盛行地区的地理空间句法。  相似文献   

8.
据密宗典籍说,曼荼罗是密宗修行者通过这种形式在其精神世界里交通"神灵"的一种神圣场所或道场。作为一种宗教艺术纹样,它流传甚广,影响巨大,其制作用料和色彩搭配都有其深刻的民族心理和宗教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扎囊县扎其乡,由扎囊十三贤人之一的扎巴恩协于1081年始建。扎塘寺主殿内的残存壁画是藏区极其少见的11世纪的壁画原作,壁画位于殿内南、北、西三面墙壁,显得沧桑古老,属于早期藏式佛教美术风格,对于其艺术风格的理解,关键是要弄清壁画样式存在的动因及当时人们赋予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书浏览     
《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张亚莎著大16开385页426千字平装定价:49.5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ISBN978-7 -80253-019-5/J·42责任编辑:图亚该书系"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之一。是作者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形成的专著,全书共分关于扎塘寺壁画的研究、扎巴恩协与扎塘寺、扎塘寺中心佛堂的壁画、扎塘寺壁画艺术分析、宗咯吐蕃文化、青唐吐蕃文化、扎塘寺壁画的艺术定位等九部分。该书对11世纪西藏的壁画艺术,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