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西汉时期,以长城为界的汉族和匈奴族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从而造成了民族同化的加速.同化加速的原因,乃是由于战争、劫掠、和亲、贸易等因素造成的人口大规模南北向流动.流动的人群以自己的劳动力、技术知识和本民族的习俗文化对异族直接地进行冲击,从而局部地改写了异族文化,使其成为一个经过同化与融合的强大民族.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任何民族文化都不是纯而又纯的,正如任何民族都不是纯血统的群体一样。因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任何民族都并非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民族经常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网络式联系之中。民族间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往,必然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丰富、渗透乃至融合。亘古迄今,许多民族世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且随着民族文化的频繁交往,大都程度不同地吸收异族文化因子,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不断进化。同时,又以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对周围民族的文化生活产生某些  相似文献   

3.
摩梭文化的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对当前摩梭文化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表明:摩梭文化遭受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与异族文化融合加快、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逐渐退化三个方面.随着旅游开发的进行,摩梭文化的发展将经过对异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简单模仿,到批判地接受外界文化并逐渐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再到充分意识到摩梭文化的优越性,从具有高度民族自豪感出发自觉地保护摩梭文化的发展趋势.遵循继承与发扬并重、打破民族封闭、体现时代和创新精神的保护原则;具体政策上采取加强政府主导,开展科学管理规划与开辟多元投资渠道,支持摩梭文化学术研究并培养民族艺术家、思想家以提高和培养民众保护意识,以及采取通过开发促进保护等是摩梭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话属性是译介学的本质属性,在与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他者的观照中,映射出自我民族、自我文化和异国异族文化的特点,从而使自我民族意识得到强化,自我民族身份得以凸显,使本民族具有建构文化身份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任何民族,不论其人数多寡,也不论先进与否,都有着独自的文化传统。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时,切不可忽略对民族文化特征之观察与思考。因为要认识一个民族,必须首先去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则必须准确地把握其文化属性即文化特征。本文就藏族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若干基本特征略作阐发,以求教於广大同行及方家。 多元性 长期以来,在探讨藏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的主张藏族文化是一元性文化,从而否认任何异族文化因素的存在;也有的则  相似文献   

6.
台湾文学在现代有着与某个地区不尽相同的历史际遇和文化机缘,她从一开始就处于日本统治这样一个特殊背景,这就决定了她的发展形态具有特殊性,从台湾被日本割据、后又为国民党政权长期踞守的政治变迁看,这是一部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抗争承传的艰难历史,也留下了国民党政治文化的深刻烙痕。台湾文学是一个具有多重研究意义的对象。即她的形成过程经历着对抗强权、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从中国现代文的框架中观察台湾现代文化的文学在现代的发展,不难看出,她不只是一般意义的省区文学,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有特色的支脉,曾经历着种种的磨难,台湾文学也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部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立论的基础是语言与民族、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以土家族为例,论述了中国双语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主要类型,提出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过程中,如何使母语母文化不被第二语言文化同化,减少异族文化对母语文化负的或破坏性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母题模式是在家族文化对现代文学题材走势的话语传统影响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启唤中,特别是在异族高压下民族文学的发展与民族作家的创作文化心理的多重要求之下得以发生,是东北现代文学的必然发展和流变。  相似文献   

9.
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与血脉,其强弱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由来已久,如果从彻底与猛烈的程度开始算起,当始于20世纪初。平心而论,这种批判与反思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包括文化自身都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作用。我们现在既处于一个新时期,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阐述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其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成为新时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性原则和思想,也是学校德育改革科学定位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主要谈论“多民族相处的现实问题”、“新疆区域化面临的问题”、“女性文学研究”。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对少数民族创作的读解存有隔膜,并未深入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深层结构,只停留在文化现象描摹的浅层次表达或读解,而整个新疆或新疆当代文学研究都直面文化认同的问题,每一个人都难逃其文化宿命,如何解决自我身份的游离及本民族与异族之间的相处,变得尤为重要。在对女性文学研究的情状时,  相似文献   

11.
仫佬族民间把土俗字与汉字混用,记录了本民族民间文化,这是多民间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仫佬族土俗字反映了仫佬族对待异族文化的开放心理、民族思维价值取向和民族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民族凝聚力与传统家族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使其成员保持在共同体内的合力。所谓合力,即是能够结成民族共同体的所有理由。如表现在民族共同文化上的乡土观念、生活方式、国家理念等。民族凝聚力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结构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的鲜明性格。 从政治文化层面上考察民族凝聚力,有三个理由:(1)民族凝聚力是在国家形态上获得文化共同体(民族)的普遍意义的。换言之,国家赋予民族凝聚力一个共同品质。(2)民族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民族是以政府这个最典型的形式来抗御异族及异文化,以确立民族共同性和认同感的。换言之,民族凝聚力在国家政治行为中得以充分展示。(3)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以国家为框架的民族凝聚力是很难维持长久的,也就是说,民族是以国家或政治构成自存的。  相似文献   

13.
河洛思想中的民族融合性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入侵中原给社会文明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能量,民歌中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民间思想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河洛地区这一文化空间里,民族融合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文化的对抗冲突,到统治者的政策规定强制促成,再到各民族固定杂居自然交融。民族融合最终成为河洛思想的重要特征,为开放包容的隋唐盛世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文化"东渐"产物的中国现代大学发扬的是异族的文化传统,消解的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现代大学的西化过程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解构过程,这是导致民族精神危机,民族文化本体失落的深层历史原因之一。因此要重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必须彻底变革中国现代大学的西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思考潘龙海朝鲜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语言文字和风尚、习俗,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民族统一状态,而民族分裂则是在1945年8月15日以后。历史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亚细亚时代,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现代化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景慧所著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中以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出发,提出了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使人耳目一新。该论著认为:人们在谈论这话题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现代化的内涵在不同时代的人们观念中并不相同。民族和文化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象。因而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其内容大不一样。中古时代,农业类型的文化处于鼎盛时期,拥有这种文化的民族,是当时世界上最显赫的民族,自然是其他民族效法和模仿的对象。当时所追求的现代化,自然以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乔伊斯的意识流名著《尤利西斯》的主题——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批判除了体现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体现在对作品中诸多异族形象的描写上。本文拟从形象学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分析《尤利西斯》中的异域形象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其与乔伊斯的爱尔兰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人名一方面继承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兼收并蓄,以异族或借异族语言命名;青海人名有大名与小名之分,前者是人生的定向设计,有训诫意味。后者朴拙清新,符合口语第一性原则,结构上则呈现灵活性、多样性;青海人名不仅有着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文化意识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跨文化协调人对本族和异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不同文化所持的态度、阐释本族和异族文化现象的语言应用能力。批评性文化意识表现为跨文化交流能力,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使用参与构建景点文化。缺乏批评性文化意识是造成对外宣传材料可读性不强的症结所在。参与跨文化交流的人士需要树立批评性文化意识,促使本族文化融于异族文化,更新并且发展本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转型与重建,说到底都是民族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五四时期经历了以摧毁作为民族文化主流的儒家为前提的文化重建过程,这在世界文化史中是极为特殊的。五四文化先驱们不自觉地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激烈地批判了儒家传统,但没有阻止儒家传统以深层文化结构参与现代文化的重建过程。由于五四文化重建主体处于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的两难境地,使得文化重建的正负价值都很显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