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文 《现代妇女》2013,(10):204-204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要求高职院校护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即具备“双师素质”。本文综述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张扬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搞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强化教师培训、建立创业机制、制定有力措施、通过课程体系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决定高职高专院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  相似文献   

3.
基于校企双职的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是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发展趋势,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从转变职业院校师资培养观念、发挥教师资源优势等多方面着手,切实构建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洛阳 《职业时空》2005,(16):54-55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高低,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真正将高职院校打造成培养合格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摇篮,必须首先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所谓“双师”是指一个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技能;既能担任教师角色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角色;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简称“双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队伍日益扩大的“双师”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还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对“双师”进行了政策倾斜。近年来,关于“双师”的研究也日益兴盛,“双师”在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地位被拔高。  相似文献   

6.
程爱萍 《职业》2013,(20):44-44
本文从能力以及素质等层面去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确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新模式。建议通过各项措施加强旅游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提高专业能力,真正成长为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7.
吴彩虹  万祖霞 《职业》2013,(11):33-33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的含义、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的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机电专业教师如何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呼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珩 《职业》2013,(23):135-136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状况以及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从实践上证明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能够起到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促进相关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辨析,提出“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请进来”、“走出去”及“产学研结合”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很多学校在加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辨析高职院校担负着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任务,这就使高职教师的功能、作用有别于以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通高校专业教师。过去讲“学高为师,德…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和大量博士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实,分析了培养博士学位教师双师素质的必要性,介绍了博士学位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目前社会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确保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南昌师专)在加强对师范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同时,立足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构建关注过程性评价和凸现职业能力为主体的“学分+证书”评价体系。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学分制管理、“三证”制度,来构建和完善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危圣霞 《职业》2016,(12):68-70
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园校接轨,学教结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在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园校接轨,学教结合”培养模式,重构保育与教育能力并举的教育理念,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构建基于“一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常规教学体系的实习基地,造就适应专业教改需要的师资队伍。学生专业技能能力大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在合作的深度广度方面引发了思考,以实践促进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李慧敏 《现代妇女》2014,(12):115-116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组成部门,强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是保证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土作实际,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提高“双师”素质策略方针,提出了双师素质培养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曹军 《职业》2012,(30):53-54
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时,应围绕"高职教育"特性,以强化综合素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先导,借助人文素质教育优势,利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发挥"工学交替"的作用,不断推动人才实践力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全琼瑛  李志刚 《职业》2011,(2):49-50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成功的高职教育应是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举。一、什么是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之本,包括五大体系:专业观念、专业品格、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主  相似文献   

16.
文中借助江西省教育规划办2010年“十二五”重点课题《促进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以进贤县民办幼儿园为调查的对象,通过对幼儿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从培养幼儿数学素养的角度,分析对教师数学专业素质要求,提出以学习珠心算为出发点,对加强幼儿教师珠心算能力,并对部分教师进行珠心算专业素质培养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俞彤 《职业时空》2012,(7):17-18,22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赋予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社会服务的重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包括文化引领、人才培养、旅游规划、行业培训、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通过建立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和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等措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绍凡 《职业时空》2005,(22):64-65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 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 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只有充分提高教师的 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结构 新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基础厚、复合型、 创新型、国际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应该把学 生塑造成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统一的高素  相似文献   

19.
马小强 《职业》2015,(8):57-58
本文结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及实际教学中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从能力和素质层面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确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与当前中职教育开展的双师型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乔素芳 《公关世界》2023,(4):147-149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对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专业技能大赛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职业教育工作具有显著借鉴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各大高校纷纷加大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积极开展教学变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有助于针对学前教育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使其深入认识学科特征,进而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理论课与实训课设置不平衡,专业教材与实际工作的不相适应,职业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实践中,应树立“以实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制定课程大纲;强化“校”与“园”的双向交流,落实“赛、学、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深化职业技术训练;大力提升职业教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此培育具有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且满足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需要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