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使“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陡然升温的俄美关系面临考验。俄罗斯能源资源使其在中美俄新型“能源三角关系”中处于左右逢源的有利地位 ,能源外交成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在加强与美国能源合作的同时 ,出于维护自己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石油利益与美国展开外交斡旋。  相似文献   

2.
黄登学 《国际论坛》2013,(4):14-19,79
随着2012年5月普京总统时隔四年后的重新"归位",俄罗斯外交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普京新任期内,俄罗斯外交将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作为优先方向,全力构建"欧亚联盟",通过打造这样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区域内的核心力量集团,使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的真正一极";发展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仍为俄罗斯外交的一个重点,然而俄美互动态势表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棋盘中,中国的分量不断增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典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外交回归传统的地缘政治和现实主义,以及欧盟的大举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天然利益范围”,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俄欧战略性竞争关系而非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以俄周边国家“颜色革命”的爆发为起点,俄罗斯对于部分欧洲国家的“规范性攻势”开始采取反击态度,在对外政策辞令上越发具有规范性色彩。俄罗斯试图以规范性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把它镶嵌于对权力争夺的理解中,并以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尝试着“免费搭车”:利用欧盟的制度性框架和有效的政策工具如欧洲邻国政策(ENP)和“北部区域规划”为本国国内特别是西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因此,普京上台以来的俄欧规范性对话既有合作的成分又有冲突的因素,而总体上冲突和纷争大于合作和共识,这也成为冷战结束至今俄欧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表现为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既要疏俄、防俄、抑俄,防范霸权式的俄罗斯东山再起,又要改善对俄关系,并与俄罗斯建立起比较正常和稳定的双边关系。波兰的对俄政策是由其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尤其是波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历史因素和冷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欧洲地缘政治版图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预见,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深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独立安全防务政策的加强,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将更多受欧盟对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的俄罗斯对美政策走上了一条艰难道路 ,其重大变化是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在大国外交战略的决定性影响下 ,俄对美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寻求合作 ,避免孤立或发生对抗 ;反对美国“挤压”,维护本国安全 ;推进多极化 ,反对美国独霸世界。处在内外困境之中的俄罗斯对美政策具有被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而且 ,它虽有强硬色彩 ,但其基点在于同美国合作而不是对抗。当前 ,这一政策不可能主导俄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却有望取得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后的俄美关系 ,实质上是“既非敌人 ,也非盟友”的关系。十多年来 ,俄美关系凸现五个特点 ,即 :非对抗 ,不再企图“埋葬”对方 ;不对称 ,美强俄弱十分明显 ;影响广 ,涉及地区和世界格局 ;矛盾深 ,俄罗斯不会“融入”西方 ;起伏大 ,时而关系融洽 ,时而剑拔弩张。美国要遏制和打压俄罗斯 ,不会容许俄罗斯再次强大起来 ,成为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则力图复兴经济 ,重振大国地位 ,不会甘心永远充当美国的“小伙计”。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外政策几经调整,由独立之初的向西方“一边倒”转而推行以恢复大国地位目标的全方位外交,积极推行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大国外交,强调俄罗斯东方外交的极端重要性。本文就“俄罗斯东方外交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关系”,阐述俄罗斯东方外交的确立和东方外交的目标及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关系,以便了解俄罗斯东方外交对未来东北亚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普京执政后 ,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出发 ,根据对西方的外交总体战略 ,特别是“9·11”事件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情况 ,着力实施“亲西方”外交政策 ,大力改善与美国、北约和欧盟的关系 ,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 ,由于美国继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以及俄罗斯与北约在东扩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之俄罗斯国内存在不满情绪等 ,从长远看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将处于“非敌非友”状态 ,普京“亲西方”外交政策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就冲突不断,特别是"颜色革命"后,格鲁吉亚采取了一条倾向西方的外交路线,积极争取加入欧盟和北约,这对俄罗斯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失去了格鲁吉亚这个俄罗斯南部战略后方,不但是俄罗斯战略上的重大损失,而且会使俄罗斯失去对里海石油的控制.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也是俄能源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要通过能源来实现其独联体、欧洲战略,控制独联体国家.在两个事件中,俄罗斯对格、对乌采取强硬的手段正是要维护自己在石油、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垄断地位,维持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的主导地位,保障俄罗斯自己的经济利益及战略利益,俄格战争、俄乌争端标志着新的俄罗斯能源之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罗英杰 《国际论坛》2015,(3):31-36,80
俄罗斯是影响阿富汗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国家。阿富汗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事关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还关系到俄罗斯反恐和反毒斗争的成败。近年俄罗斯对阿富汗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表现在阿富汗在俄外交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俄对阿政策趋于务实、俄更强调发挥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等方面。俄罗斯的阿富汗政策对地区安全格局、地缘政治和中美相关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未来阿富汗局势的不确定性,俄罗斯能否实现其既定政策目标仍存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外交政策自普京总统上任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亚地区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关注的重点对象。在俄罗斯“务实外交”的引导下,俄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改善和加强在安全领域和经济领域方面同中亚各国的关系。不但重新获得了中亚各国的信任,而且还巩固了自己在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俄罗斯视独联体国家为“近临国家”,是自己的“利益空间”。在经历了“亲西方”的大西洋主义等外交战略后,俄罗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幻想不断破灭,俄罗斯人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确保独联体这一“近外国”的国家利益空间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俄罗斯确保自身安全的有利屏障,也是其重振大国地位逐鹿国际舞台的重要资本之一。所以,在苏联解体后,在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如何维持与独联体国家的良好关系在俄罗斯今后的对外政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金大中政府上台后,积极调整对美、日、中、俄的外交政策,强化"四强协调外交",主要表现在加强韩美同盟关系,升级韩日关系,稳步发展韩中关系,改善韩俄关系."四强协调外交对进一步促进半岛和平稳定、提高韩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的俄罗斯对美政策走上了一条艰难道路,其重大变化是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在大国外交战略的决定性影响下,俄对美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寻求合作,避免孤立或发生对抗;反对美国“挤压”,维护本国安全;推进多极人,反对美国独霸世界。处在国内困境之中的俄罗斯对美政策具有被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而且,它虽有强硬色彩,但其基点在于同美国合作而不是对抗。当前,这一政策不可能主导俄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却有望取得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蕴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波动,俄罗斯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异军突起,全力拓展能源外交,逐渐确立了“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体思路。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局势等众多因素促使俄不得不更多地将目光转向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6.
张海 《今日南国》2014,(11):8-8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10月15日怒批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俄心怀“敌意”,并警告他俄罗斯“不会接受讹诈”.普京的讲话被视为迄今对俄美关系最严厉的言论之一,而2014年以来乌克兰危机发酵使得俄与西方的关系已经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一体化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始终密不可分。在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确立的道路上,俄罗斯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由于俄罗斯对该政策的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欧盟更倾向于同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在国家利益的支配下,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采取了理解和基本支持的立场,其利益动机是多方面的。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将促进欧俄关系发展,但由于它可能给俄罗斯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某些问题,俄在支持它的同时,不免会有一定的隐忧。总体上看,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为欧俄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看点一:俄与西方博弈,“冷战”卷土重来? “冷战”时期是二次大战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原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国家利益相互冲突,全方位对峙.2015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就在2014年岁末,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政策总依据的新版军事学说,北约仍被视为俄罗斯的头号威胁.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苏联解体,俄罗斯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国际社会至1993年底,其主要特征是亲西方的“一边倒”;第二阶段,1994年初至今,其主要特征是东西兼顾的“全方位”外交、俄罗斯“大国外交”的实质是在维护与西方合作的大局、不与西方对抗的前提下,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与西方积极抗争.努力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为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一体化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始终密不可分。在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确立的道路上,俄罗斯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由于俄罗斯对该政策的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欧盟更倾向于同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在国家利益的支配下,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采取了理解和基本支持的立场,其利益动机是多方面的。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将促进欧俄关系发展,但由于它可能给俄罗斯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某些问题,俄在支持它的同时,不免会有一定的隐忧。总体上看,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为欧俄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