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媒体教学的不同认识,可编制出风格和内容完全不同的课件。本文着重介绍河海大学理论力学“课堂讲授系统”的结构、功能、素材的设计与制作。用户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差异和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利用本课件编写出有浓厚个性的、自己的教案。课件的研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与创造;符合大多数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与节奏,以减少因教学手段的改变而引起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龚晖教授,1991年10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访问进修。龚晖教授自1987年7月留校工作至今,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7年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龚晖教授主要讲授“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等课程,是我校“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学技能大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目前,各高校普遍注重教风、学风的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各地开展并受到关注。高校教学过程中,正逐渐形成“以赛促教、以赛评教”的教学激励方式。分析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以“学术特长型”为主,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时,重点在于科学选择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高效使用教学手段。通过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有利于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的实施中,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和正在编著一系列的教材,为力学系列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而面向广大的普通院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重点院校有一定的不同。针对普通院校力学教学的要求,我们认为应该出版一套《工程力学精编教程》,学时数在150个左右,内容涵盖原来哈工大的《理论力学》和刘鸿文教授主编的《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并适当增设与后继课程和新学科相衔接的窗口。其主要特点是:教材体系重新组织、两课内容贯通一体,注重理论引出,启发诱导;文字叙述尽量精炼;习题增加,难度提高,工程味浓。便于教师精讲、少讲,学生多想、多练。  相似文献   

5.
材料力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透彻与否,直接影响普通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长期以来,由于材料力学课程自身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力学教师从教学大纲修订、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改革和考试方法调整等方面对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仍然存在互动性不足、知识面狭窄和缺乏新颖性[2]等问题。此外,力学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出版了西安交大俞茂宏教授的2本英文学术著作,分别是2004年1月出版的《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和2006年1月出版的《广义塑性力学》。统一强度理论是俞茂宏教授从1961年到1991年经过30年研究而建立的国际创新的基础技术理论。从1991年以来,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材料强度理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沈珠江在2004年第4期《力学进展》评介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时指出:“材料力学领域内为数不多的由中国学者原创的理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俞教授的成就表明,中国学者在…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6月2日晚,由天津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与学院研究团队共同举办的“名刊·名师·名家与一线教师面对面”(第七期)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会议,魏进平研究员主持会议,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及魏进平研究员领衔的“社会责任教育与社会思想动态调查研究团队”的校外部分成员等近300人参与会议。王义桅教授的讲课内容共两部分,以下是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6月2日晚,由天津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与学院研究团队共同举办的“名刊·名师·名家与一线教师面对面”(第七期)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会议,魏进平研究员主持会议,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及魏进平研究员领衔的“社会责任教育与社会思想动态调查研究团队”的校外部分成员等近300人参与会议。王义桅教授的讲课内容共两部分,以下是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3年9月10-13日,第九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艺术·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陶亚兵教授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教授、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傅道彬山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教授、曹意强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凌继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应邀出席,并就“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大会主旨演讲。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臧淑英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建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69所高校、11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刊主编、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徐子方教授以及张燕教授、李倍雷教授、汪小洋教授、尹文教授、倪进教授等十多位艺术学院师生参加了大会,并就相关议题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本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小班课堂教学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方向。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学生普遍认为《理论力学》课程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重要,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高达69.4%的学生认为课程很难,而学生自己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中“理论基础差”和“精力投入有限”占比最高。基于本文的分析,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分解知识点,以及重难点教授进行线上转移等方式,以改进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土木“工程类主干课程体系整合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目前"大土木"工程类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建筑材料、基础工程、土木工程CAD、建筑设备工程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体系整合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重新构建"大土木"工程类力学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深大学人     
李臣教授1965年9月生,笔名李臣之,四川巴中人,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分配到深圳大学,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课程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主持教育部、省、市教育(社科)规划(重点)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  相似文献   

13.
何克抗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多年,形成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简称“跨越式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创新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技术、方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尤其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关键在于用“4+2”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武装乡村教师。所谓“4+2”理论,其中的“4”是指“创造性思维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新型教学设计理论”;其中的“2”是指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即儿童语言发展新论)”。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恰逢“跨越式试验研究”项目推行20周年。何克抗教授提出用“4+2”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和实践模式指导和培训乡村教师,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教师发展之路;推行“跨越式试验研究”项目,倡导构建新型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乡村学校课堂教学结构,提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关注“跨越式教学”的实际成效;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动“4+2”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赋能乡村教师队伍,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5月23-24日,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个分赛区的42所医学院校代表队参加了总决赛。我校由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吴椿萍、张琳琳、高磊、张华昆4名同学组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荣获本次总决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聚焦某全国性大学外语教学比赛32支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与分析,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参赛团队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了完善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但不足之处是思政目标的设置不全面,思政内容的设计较单一,思政元素的选择标准不清晰以及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等。本研究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促进教学赛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弯曲内力”是材料力学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常常感到难以掌握,为此,从已有的内力截面法求解入手,采用图解法深入阐释弯曲内力中弯矩和剪力两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弯矩和剪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采用文中的图解法教学,能够将枯燥的理论内容转化为直观的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系我国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之一,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涵之一,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团队的教学覆盖了机械类工程教育主要的核心骨干专业基础课程,即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工程制图及制造技术等。团体核心成员来自上述各门课程中有代表性的教师及实验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和诲人不倦的教师职业情操传承下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教师的基本素质训练和积累教学经验,快速提高教学能力;另外,带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促进其持续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使青年教师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介绍了基于力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结构动力学”教材编写和试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内容包括: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改革考核方法等。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学时,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它课程的理论基础,对其它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门课程在高校的设置经历了“分”与“合”的不同形式,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其历史沿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只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整体性教学,才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