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古典主义时代广为赞扬的镜子理论所催生出来的普遍人性既是那个时代的要求,也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充满矛盾,体现出一种两面性.这样的人物成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一道风景和一大特色.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夏洛克、亨利王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法原理出发,可以发现这些人物的两面性或多面性.从弗洛伊德的意识分区来看,每个人的身上都含有天使代表的超我原则的善,魔鬼代表的快乐原则的恶,以及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波动.这样可以显示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以及二者之间体现出来的生动的辩证法,表明莎士比亚的艺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运行原理.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它的基本立场是为德国文学服务。随后,"莎士比亚化"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参照物、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生动性"等概念是恩格斯提出的,这些特征可以定义为"莎士比亚式"。"莎士比亚化"不同于"莎士比亚式",前者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创作技巧。"莎士比亚化"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的成果是"莎士比亚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曾指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以下简称《济金根》)的缺点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同时提出了要“更加莎士比亚化”的重要创作原则。在这里马克思把“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作为文艺上两种对立的创作倾向来加以对比的。“莎士比亚化”意味着从现实生活出发,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席勒式”意味着从主观观念出发,在文艺创作中搞唯心主义。在这封信中,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明确地表达了他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潮,这样一种思想、文化潮流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而且也有文艺学、美学理论。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理论在当代西方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一样,其文艺学、美学理论也在当代西方文艺界、美学界标新立异、卓然一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既是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与中国社会实践、文艺实践的紧密结合中逐步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除了"领袖话语形态"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框架内的"学者话语形态"也是应为人们珍视的。  相似文献   

6.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中去,把整个中国的面貌改造为一新;同时也改造了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前进的精神。美国学者施拉姆在他的《毛泽东的思想》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片面的、武断的曲解,制造了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应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中去,把整个中国的面貌改造为一新;同时也改造了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前进的精神。美国学者施拉姆在他的《毛泽东的思想》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片面的、武断的曲解,制造了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应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围绕着历史剧《济金根》而展开的论战,实质上是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在文艺理论上的一次重大斗争。拉萨尔在剧本序言里故意贬低莎士比亚而抬高席勒,实际上是否定唯物主义的文艺观而鼓吹唯心主义的创作原则。针对这种“美学信念”和创作倾向,马克思首先批评说:“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①。恩格斯继而指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鲁迅在文艺理论领域里的建树,对于今天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鲁迅总结了血的经验教训,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从一位革命良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与此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形式下的生命力是需要予以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从感性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 ,研究文艺复现人的感性实践情感的内在机制 ,并探讨这种复现与感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对马克思的重新发现、文艺实践性研究的深化、主体的建构与解构三个问题进行解构性分析有利于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简单性原则就是逻辑统一原则。它是衡量一门新的学说是否成立的起码标准。因为任何新的学说均是从覆盖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的少数假设或公理出发,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而这个新的体系不过是这个简单性原则(即少数假设或公理)的演绎。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简单性原则就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任何正确的科学体系必须符合简单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例外。重点就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性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尽管出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理论家的思想和观点亦千差万别,但依然有其共同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创建自己的文艺理论;在否定的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突出强调文艺破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功能;随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提出了新的比较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求文学作品所表现内容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主张,把它作为一个原则,提高到“历史观点”、“美学观点”、“进步观点”的高度加以明确和强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科学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抽象思维;艺术则用艺术思维的方式,即形象思维。马克思在这一《导言》中要求我们艺术地掌握世界,那末艺术如何地掌握世界呢?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提出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问题。恩格斯也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莎士比亚化”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而“席勒式”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包容吸纳张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早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的传播者和宣传家,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见解及其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不仅对五四后期的左翼新文艺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也在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学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可资借鉴的轨范。从其早期的俄乡心程中,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作用有着清醒的现实主义认识;他关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畅想,既有对新大众语言的原型想象,也有对普洛大众文学之现实与未来的宏观剖析,更有对中国文学出路的积极探讨;他对马列主义文艺原典的阐释与发扬,既有直取心肝的准确,也有因激进而带来的误读;他以革命现实主义为立场的文艺批评实践因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战斗性和高度的针对性而显现了鲜明的政论文特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本文作者对其过程曾做过一些思考,本文就是与此有关的几个思想断片的组合,涉及到的问题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遍问题及其在中国的特殊问题是什么?两者的结合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结果?为什么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标志和典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它又走过了怎样的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体系"问题之争,与"体系"作为概念的混乱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具有体系,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则没有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作者根据自己一次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鉴于当前文艺理论界和青年学生中的一些思想状况,作者在这里对于文学艺术是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问题进行了再探讨。文章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这是用唯物史观考察文学艺术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指出,文学艺术是与政治、法律、道德等有区别的另一类上层建筑,它和哲学、宗教一样,是更高的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它们是通过反映法律、道德,尤其是通过反映政治,间接地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理沦界的一个著名的命题,长期来它被视为我们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党的民族工作重心也相应地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给民族问题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怎样认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这就必然要联系到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这一命题的“再认识”。本文想着重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