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西部占据着文化传承多样性中心的地位,拥有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这是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加以利用的优势条件.文化资源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绿色”产业应当成为西部发展的新增长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产业提出了异常严峻的挑战.应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产品自主开发.西部乡村发展可考虑以特色旅游业和民间文化产业为起步平台,通过开发高文化含量的产品和产业积累实力,并促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发展,摸索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新路,开创一条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和信息化利用带动新型工业化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产业化视角下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正视文化资源的特殊性,正确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文化资源的权属,使产业开发和资源保护达到双赢,从而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开发的基点;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需要有基础,而这一基础就是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丰富的人文资源.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最为多样化,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保存最为丰富的地方.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费孝通晚年指导的最后一个国家重点课题.课题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与深化了费先生的"人文资源"思想,而且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对西北地区人文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总结出系统的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在当今的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领域里,在中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的自主创新、道德重建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中,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甚至在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都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是产业开发的源头和基础,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就是如何将文化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过程。从文化产业资源到文化产业开发需要经历两个过程的转化:一是从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向文化商品生产优势的转化;二是文化商品生产优势向文化产业开发优势的转化。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向文化商品生产优势转化,是通过直接参与文化生产及文化产业资源资本化两种形式实现的;文化商品生产优势向文化产业开发优势的转化则必须经过规模生产、链条化生产和集聚生产。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尚不发达,应从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等方面进行民族文化资源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即提高认识,加强调控,统筹规划,注重培育建构广西文化产业链;科学评估,合理开发,加强保护,走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保护产权,重视原创,加强创意,打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等等.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文化产业发展实质上就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过程。从具体路径看,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独占性等特征,又是决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和要求,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重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突出打造城市文化体系、项目开发体系等六大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四个发展拐点,即国有文化资产的市场转制与存量盘活、文化资源向产业项目转化、内容产业的创意与整合,以及都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与共赢.并且,未来的文化产业还将凸显两大趋势:一是文化企业的集团化趋势,二是文化产品的品牌化趋势.于是,文化资源价值化→文化价值资本化→文化资本产品化→文化产品品牌化→文化品牌国际化,将会把我国的文化产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而成为产业升级转型、打造"绿色GDP"的核心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许多主办国家开发世博会文化资源,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国的"后世博"时期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的2010-2020年间,是中国文化产业提高能级、规模和效益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文化产业要大力开发"后世博"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力、科技研发力、国际包容力和时尚影响力,在综合实力方面跨上新的历史台阶.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潜在开发价值大,但社会资源相对较弱,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上应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着重抓好"三个结合",即把区域文化特色与引领时尚潮流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