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82年9月开始,中英就香港问题正式进行谈判.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是及其艰苦曲折的,因为影响谈判的因素很多,例如谈判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本文主要分析的不是谈判本身,而是谈判背后所涉及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例如国家利益的差异、文化上的冲突以及综合国力的变化,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40年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97年将要回归祖国怀抱,目前,香港处在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我国对港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按“一国两制”原则,在中英联合公报和基本法的框架内,平稳地实现香港的回归祖国,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及世界自由港的优越地位,遗憾的是英国政府和港督彭定康近期又挑起了香港政治体制改革的争议,造成了香港的不稳定局面,现将香港的经济社会特点及中英对港政策等问题作一介绍和分析,供代表团成员进港进行商贸谈判时参考, 一、历史与环境 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部,珠江口以东,现有面积1071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面积75.6平方公里,九龙半岛11.1平方公里,新界面积975.1平方公里。在香港市区  相似文献   

3.
英国管治香港的150多年时间里,其"民主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超速的历史演变,即:以1982年中英谈判为界,之前从1841至1981年的140年禁止香港的"民主发展";之后从1982至1997年的15年超速"民主发展"。禁止与超速的实质,都是为了强化英国对香港的有效统治,以及延续1997年英国撤退后对香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应付日益严重的走私与金融紊乱,国民政府与英国政府和港英当局就关于香港的关务协定和金融协定进行交涉。根据英国外交档案,两协定进入谈判的时间并非1947年6月,而是在1946年就已开始。英国殖民地部等部在中英前期交涉过程中,逐步明确策略,要以战前转口条例的复原为条件。对此,中国政府则认为它属于沿海贸易权问题。在国民政府的坚持下,英不得不再次做出退让。1948年,香港关务协定与金融协定形成,它们是战后四年间中英外交所达成的主要条约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两年多谈判后,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香港将结束自鸦片战争一个半世纪来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此外,联合声明还宣布了中国1997年后将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规定了中英双方在过渡时期中应密切合作以实现平稳过渡。这一引起世界舆论高度重视的重大信息经过传媒为香港居民迅速获悉后,绝大多数居民无不欢欣鼓舞,额手相庆。敏感的、具有文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日,这是一个令中国人振奋,令全世界瞩目的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九七”香港回归是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提出并制订“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的伟大战略决策,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这是中英两国国力和政治智慧的较量。经过前后三个年头的艰苦努力,两国政府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时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  相似文献   

7.
政治谈判是为解决国家间或政府间、政党间的政治纠纷,协调各方面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满足不同阶级、集团及诸方面的政治需要而进行对话、会谈的一种积极行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非常关注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也很重视关于改善中美、中苏、中日、中印等双边关系的谈判,并主张用和平谈判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在他与有关国家的首脑、来宾的会见、会谈中,阐发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政治谈判思想。探讨邓小平同志的政治谈判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谈判事业,发展我国的对外关系是很有神益的。任何现…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中外首次商标问题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2年以前,中英两国在对商标的认知和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上,差距十分明显。20世纪之初,随着中西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中英商民之间的商标纠纷问题凸显。为使英国在华商民的商标权利通过条约的形式得以固定,在1902年的商约谈判中,中英之间就商标问题进行了谈判,本次谈判留下了两次重要的会议记录。此为近代中外首次关于商标问题的谈判,而这次谈判中双方就商标问题所达成的部分条款,对中英两国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英国方面而言,通过条约使中国按英国的要求建立商标法律制度,以将中国纳入业已形成的国际商标法律体系,有利于英国长期占领中国市场及维持竞争优势;就中国而言,中外关于商标问题的首次谈判,对中国近代的商标立法,商标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商标观念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商标法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 1985年5月27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换文生效,香港开始向“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过渡。从此,香港社会就环绕着“国两制”的轴心慢慢转动。过去一年,中英双方执行《联合声明》的情况,总的说来是好的;香港形势的发展也比较好,社会安定,经济稳步上升,人们增长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制改革”之争——这是香港迈向“一国两制”的特区第一步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02年中英议修商约谈判是清末清政府积极修约实践的重要事件.这次修约涉及中英关系的诸多方面,并对晚清中外关系的整体格局有所影响.在这次谈判中,有关外人参与中国口岸米谷转运出口的问题,成为修约谈判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中英双方几经会谈,签订了《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该条约使清朝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利,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人权益进行限制的目的.在这次议修商约谈判实践中,充分显示出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其在外交上维护自身利权的意识逐渐加强.在清政府积极修约态度的变化之中,还可以看出其中对外交涉与内政变化的密切关联,外交观念的转变中有对外国势力逼迫下政治经济主权利益的切实诉求.这种努力虽然不能改变屈从列强的大格局,但却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清末政府外交中值得注意的动向.光绪末年显露的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成为国人外交观念转变之趋向.  相似文献   

11.
值此香港回归在即之日,对香港归国机遇予以回顾,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香港回归机遇的历史回顾》一文即论述了在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百余年间,中国有三次收回其主权的机会。第一次是在1943年“中英新约”签订之时,第二次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第三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两次由于国民党政府屈从美英压力,斗争不够坚决而未能抓住机遇。最后一次中国共产党既没有在1949年贸然以武力收复,又没有错过1997年的契机,而是在坚持对整个香港地区拥有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发挥其对中国大陆的积极作用,最终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通过谈判,解决了中英之间这桩历史悬案。这一历史功勋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2.
1942—43年,国民党政府曾试图利用签订中英新约废除不平等条约之机.收回新界租借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围绕香港受降问题,中英之间又开展一次斗争。但由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顽固与蛮横以及美国在关键时刻的背约,也由于国民党集团的软弱妥协及其特殊的政治需要,四十年代的两次交涉未能使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始被认识并日见显著。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赢得了盟国的真诚赞佩。为了鼓励中国军民继续抗战,英国响应美国的倡议,一起主动提出废除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中英废约谈判中,其它问题比较顺遂,唯当中方提出讨论未被英方列入议题的九龙租借地问题时,英方坚决拒斥。结果,在1943年1月11日订立的新约中,九龙租借地本是"英国所应该放弃的一种特权"①,仍被英国紧抓不放。本文试就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英国政府在香港九龙问题上的立场以及香港九龙当时的结局作粗浅的探讨。一要…  相似文献   

14.
香港“九七”回归后的社会若干变化探析张广芳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鸦片战争以来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也是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  相似文献   

15.
<正> 处于南中国一隅的香港,当今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地区.她从一个边陲的滨海乡村发展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大都会,成为一颗耀眼的东方明珠.她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经济成就以及她所走过的独特的发展历程,从六七十年代起就引起一些海外及香港本地学者的关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研究现代化问题的学者,从多方面来剖析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香港的发展经验也值得正在改革之中的内地借鉴.在政治上,中英通过谈判,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的设想将成为现实,这必将对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因为香港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这种特殊地位,内地学术界对香港的研究近几年来亦发展较快,尤其在北京、广州等地,“香港学”  相似文献   

16.
自从美国以武力占领香港后,美国政府就按照英属殖民地的形式在香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香港的法律制度,使得香港地区的法律渊源无论在它的创制方式上,还是在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上,都打上了英属殖民地的烙印,从而与大陆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众所周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在香港地区居住与活动。然而,英帝国主义于1804年挑起了鸦片战争,迫使清朝政府与之先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占领香港。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17.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后中英关于“赔款问题”的交涉,是双方重订“拉萨条约”和谈判《中英藏印通商章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英方将缴清赔款作为“撤军”条件,企图把赔款期限拖至25年,从而攫取25年的驻军权利。中方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最终争取到了由清政府承担赔款,分三年三期缴清赔款后,英国撤走驻亚东英军的结果。清政府与英国交涉“赔款问题”的过程虽然曲折,但所取得的结果,对抵制侵略,维护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两方面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总体情况:研究专著类和学术论文类.其中重点介绍了学术论文类的研究:第一类,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交涉史研究(1979年以前);第二类.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学术研究(1979-1997);第三类,关于"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研究.同时,也提出了香港回归十年来中国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亦称中英协议)于1984年12月正式签订、1985年5月换文生效、香港进入过渡时期以来,“一国两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构想(注),而是开始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了。尽管按照联合声明的规定,“一国两制”要在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才正式实施,但在过渡时期必须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1997年的顺利交接和特别行政区的建立。这就是说,“一国两制”的奠基工程已在进行;或者说,“一国两制”这部雄伟瑰丽的历史剧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相似文献   

20.
<正>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了.中英之间一百多年来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此获得圆满解决,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随着人们要求增强对香港问题的认识,香港史的研究必将有较大的开展.在这个时候,我们对香港地区史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是适时的.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约从公元前四千年开始,它就是我国先民劳动、生息的地方.到我国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