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当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的时候,有必要梳理中西两种自然观。以重新审视“天人关系”,重新定位现代“天人关系”,并求得“天人之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独立的人与自然关系论,中国历代思想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中。人、自然都是天人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从天人关系中来梳理。汉儒董仲舒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工具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可以为今天的生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是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关系.当代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在于,人们过分强调人的创造性主体地位,夸大人的能动性作用.为了人与自然的共同生存和进化,人类应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理性地调适人与自然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当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的时候,有必要梳理中西两种自然观,以重新审视“天人关系”,重新定位现代“天人关系”,并求得“天人之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思想,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由于二者的互补性,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即把改造自然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片面强化人对自然的索取,又不能停止生产,以此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 ,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信息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并从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出发 ,指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 ,学会尊重自然 ,与自然协同进化 ,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伦理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现实的人与自然关系入手,在解读、分析现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及其何以构成现代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构建相对和谐、协调进化的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天人关系论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多种形态和基本命题,展现了特殊的哲学问题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对立调和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哲学思维具有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是对象性的关系。但是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也使其关系发生了异化,"自然"对于人来说成了异己的对象。这种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发展与人的交往关系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异化也会被共产主义积极扬弃。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想,给我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环境利益协调机制;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认清当代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表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环境保护双重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关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存在,规定着人类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正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才展开了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的画卷。人与人的关系关乎社会秩序,它探究如何以合理的组织形式实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维系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虽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它们也有各自的话语权和各自适用范围。然而近现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话语权被人与人关系所剥夺,认为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发生了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殖民化。这种殖民化的后果是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被遮蔽,生态危机则是这种殖民化的逻辑后果。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人—自然"关系呈现人类中心主义化的趋势。"人—自然"关系剧烈转型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以云南少数民族林区为例,阐释人—自然关系演变与生态危机的关联。借鉴日本环境社会学"生活环境主义"视角理解传统时期自然与生活者的关系。作为生活者的生活世界,森林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提供物质资料来源;(2)建构社会组织与规范;(3)魅化观念与信仰体系。现代社会的科学、国家、市场将自然祛魅化、资源化、资本化。1949年后,M县森林"异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国家主导的森林资源化阶段与市场主导的森林资本化阶段。人—自然关系不可逆转的演变某种程度上表明,生态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系不但产生了人化自然,同时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的异化.自然对人异化的最集中表现就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消除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奥康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范畴,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把自然生态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现实解决途径,确立了自身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奥康纳在肯定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协作关系的同时,强调生产劳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作用。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自然等作为生产条件,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第二重矛盾,即资本生产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根源、新社会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制约作用、国家对资本生产与自然矛盾的协调,以及资本主义向生态社会主义转型。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其理论视域,还是其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以及他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都与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关联。我们应该重视观念转变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类理性主义导致的科技至上与自由主义导致的个人利益至上使人类在伦理上形成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又影响着法哲学及具体法律制度构建。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缘起于生态科学的生态主义在人类伦理、哲学等领域迅速发展,并被人类引入到环境法。环境法中的生态主义是指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指导环境立法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一种整体主义理念。其在整体主义倾向、对自然的价值定位、终极目标上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生态主义环境法要求人类的实现路径是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的规则体系,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附属品”——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甚至有学者主张用“生态环境危机”替代“经济危机”。现实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理论支撑,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研究焦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结成一种对象性关系的详尽阐述,对于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问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追溯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渊源,探讨其对象化思想的基本内涵,并着重阐述其对象化思想的生态意蕴,以期指导当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经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四个阶段。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为引导人类文明继续前行,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从而使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作为人类生态文明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其发展状况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政府应当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论揭示了人的本质,展示了人所特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过分地改造自然,引起了大自然的报复,生态危机由此产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和完善了生态自然观。通过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论的浅要分析来一步步地推出其对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