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学萃 《职业》2009,(8):12-13
近来,一本名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的书火爆异常,而现阶段应届毕业生的另一个符号就是“80后”,职场新兴力量的主体也是80后于是非80后和80后的新一轮口水战又拉开了序幕。隔岸观火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本期《职业》深入职场,收集到了五位80后与80前主管、老板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2.
刘晗 《职业》2009,(22)
人们很难用一个词概括职场上的80后,他们在职场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要跳出独一无二的舞步.不可否认,80后让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更加多元化,让职场更加多姿多彩.<职业>杂志随机采访了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80后,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职场生存准则.  相似文献   

3.
刘晗  木子 《职业》2010,(10)
每年的"求职季"都是应届毕业生打破头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在这场职场抢滩战中,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显然,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外,具有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的毕业生,无疑会获得HR的更多关注,增加在竞争中的胜出机会.但是如何选择兼职大有学问和技巧,<职业>杂志记者带大家走近校园兼职达人,并听听业内专家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李黄珍 《职业》2014,(25):32-33
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都找好了吗?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很想知道自己专业的学长们都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的薪水情况又如何?为了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择业,智联招聘根据自身庞大的简历数据库,分析了不同专业的职场人士所从事的岗位情况,从而了解到各专业职场人士最热门的5大就业岗位;智联招聘描绘了热门岗位薪酬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择业,  相似文献   

5.
小肖 《职业》2009,(25)
我是江西某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于2009年4月9日找到了好工作.欣喜之余,决定公布自己当时的求职日记,或许会对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海涛 《职业》2007,(7):34-35
当前,已经进入应届毕业生求职、签订劳动合同的高峰时段,而年终跳槽高峰后,不少职场人士的试用期也眼看就要结束.除了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外,面对用人单位屡屡设下的试用期"陷阱",劳动者更要小心应对.  相似文献   

7.
关注"80一代"这个拥有2.4亿成员的部落 无需杀伐争战,毋膺沙场点兵,沿袭新陈代谢的职场规律,"80一代"理所应当地擎起职场大军的猎猎战旗,迈向职场发展的另一个无极.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形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理由使年长的管理者用略带戏谑的语气以"80一代"的称谓来定义整整一代职场新人.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9,(1):40-41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国内第一部职场励志大戏<丑女无敌>热播,收视率在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外貌"看哪儿毁哪儿"的林无敌走进观众的视线,而她面对职场的阳光心态也赢得了众人的赞赏.中华英才网职业指导专家指出,林无敌身上大智若愚的情商,已成为职场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这也正是80后新生代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9.
小肖 《职业》2009,(9):64-65
我是江西某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于2009年4月9日找到了好工作。欣喜之余,决定公布自己当时的求职日记,或许会对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骆潇 《职业》2009,(22)
身处人力资源管理前线,阅人无数的HR经理,有着最"独"的识人眼光.80后员工有哪些可爱之处?又有哪些欠缺?需要如何弥补?本期<职业>特邀来自五个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HR,对80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11.
80后是第一代引来如此多争论和关注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80后里的第一批人,即1980年出生者在2010年到来的时候正式步入"而立之年".1980年出生的人现在生存状态如何?智联招聘开展的特别调查共有8000余名职场人参与,其中80年出生的职场人比例将近七成,这个数据表明80后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试用犹如试婚,在此期间风险是存在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老板是傲慢的,员工是随时被炒的."记者在网上看到一段这样描述职场新人初入职场时的抱怨.虽然带有情绪发泄和夸张的色彩,但新人们初入职场时留下的歪歪斜斜的脚印和如履薄冰的心情,可见一斑.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杀出重围终于赢得入职许可证的毕业生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职场发展的前三年,意味着什么?<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资深职场顾问安静女士.  相似文献   

13.
当前,已经进入应届毕业生求职、签订劳动合同的高峰时段,而年终跳槽高峰后,不少职场人士的试用期也眼看就要结束。除了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外,面对用人单位屡屡设下的试用期“陷阱”,劳动者更要小心应对。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份"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出炉,80后、90后的佼佼者登上榜单,在社会中吸引了众多眼球.80后的成功为何来得更早?这会是一个普遍规律吗?在追逐成功背后,80后还遗忘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职业>杂志记者专访了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  相似文献   

15.
朱海滔 《职业》2007,(22):38-40
7 月份是招聘的旺季,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正式走上社会求职.随着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找工作的急切心理,设下花样百出的陷阱,谋求利益,让求职者防不胜防,工作无望又落得满身伤痕.因此对刚刚出道、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来说,需擦亮眼睛, 谨防求职陷阱,避免精力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姚晓泽  高瑞 《职业》2007,(31):37-38
面对就业难,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怎样?是不是所有行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薪酬都采取了"打压政策"?哪些城市最能吸引应届毕业生?学历对薪酬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应届毕业生都流向了企业的哪些部门?中华英才网最新薪酬调查数据分析为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某报近日刊登了一则题为<简历造假面试失败>的消息:某学院一位应届毕业生应聘时,提交别人设计的作品,结果被识破导致面试失败,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广泛讨论.这件事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刘晗  木木 《职业》2009,(10)
杜拉拉,一个小说中的虚拟职场人物;李可,一位职业经理人兼走红励志书的作者,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名字横空出世,并创造了无数个"职场神话"--李可一夜成名,专著在全国热销已经超过80 万册;而杜拉拉在李可为她搭建的"虚拟职场"中,用智慧、信念和奋斗,在充满勾心斗角的险恶人事关系中杀出重围,为现实职场中的白领们树立了典范,也成就了杜拉拉这个职场偶像.<职业>杂志专访李可,为您揭示杜拉拉背后职业女强人的职场旅程.  相似文献   

19.
李启太 《职业》2009,(2):24-26
关注“80一代”这个拥有2.4亿成员的部落 无需杀伐争战,毋庸沙场点兵,沿袭新陈代谢的职场规律,“80一代”理所应当地擎起职场大军的猎猪战旗,迈向职场发展的另一个无极。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形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理由使年长的管理者用略带戏谑的语气以“80一代”的称谓来定义整整一代职场新人。  相似文献   

20.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美国3D电影<阿凡达>所展现出的职场生存法则,除了给中国职场白领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观念冲击外,几乎所有的职场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如卧底、越权、记日记、专业精神等等.中国职场白领的确能从<阿凡达>中学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