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建国之初选择了以省会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制度的规定确实一度使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走在各省的前面 ,作为此区域的经济中心 ,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也是显著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些新兴城市异军突起 ,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中心。虽然这些城市的发展道路各有不同 ,但终归这些城市的成长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 30个新兴城市选取若干对经济有影响的经济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找出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最高指标列回归方程 ,希望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得到新时代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强调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龙头和枢纽地位,并通过中心城市带动所在区域联合开发、共同发展,是邓小平发展理论和开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这些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又为进一步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又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节点和载体,对区域管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城市经济及城市化战略的研究.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中心作用也日益增强.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城市经济增长.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圈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圈又称经济区或经济带,它是地域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世界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而经济圈是由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和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相邻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在各种经济要素之间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以城市网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机体.其中中心城市是一个增长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龙头或极核.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形成辐射联系次级中心城市和区域腹地,利用资源和产业集中配置于区位优势显著的中心城市,从而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经济圈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辐射功能和扩散半径,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成长,这是经济圈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市吃县”还是“市带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成 《决策》2004,(7):8-9
以城市为中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把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人为割裂开来,不仅会强化城乡二元结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化都市圈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是破解南京都市圈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南京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并从地缘经济关系视角,分别以圈中7个城市为中心,采用欧氏距离法分析各城市的竞合关系,探讨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相互作用类型。综合分析表明: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经济联系强度向外逐渐递减;南京的中心性作用明显;两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圈内各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足、竞争有余,影响着都市圈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最后从创新区域发展管理模式、要素整合和产业联动等方面给出促进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城市管理得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发和投资环境。当前随着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宁德作为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必须加强中心城市管理工作,要不断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服务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淮成 《决策》2001,(5):9-10
一般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多是从行政区域出发,或者是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出发,很少涉及以城市为中心经济区域发展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主要是以经济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域来进行的,市场经济越是发展便越是如此.江苏省都市圈建设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发挥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搞好城市都市圈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决策导刊》2006,(10):19-20
“十一五”时期,是永川现代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扩张期,是工业经济、商贸物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将永川等6个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永川近期将启动6.27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新区和重庆永川工业园区大安工业组团5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工业新城建设,这些都为永川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此,永川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全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0.
总部经济为解决发展制造业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战略思路。这就是将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外围地带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空间耦合,进而提高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条思路为激活区域制造业存量、调整区域制造业结构、壮大区域制造业实力、提高区域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区域制造业扬长避短,扩大区域产业的选择范围,促进区域产业水平的提高。应当利用总部经济的集聚优势,积极提升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设具有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已经成为促进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在分析通化建设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作为区域的"中心地",城市通过物流的辐射作用将其集聚经济效应影响到整个"辐射区域",集聚效应与物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借助于产业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城市功能则可通过物流的发展而得以体现。本文试图运用一些定量化的指标与数据来研究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物流发展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省会城市必须从过去行政中心的优越感中走出来,从整体上再造自己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区域经济真正的中心和脊梁。近些年,相当一部分省会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不断衰退,省会城市正在失去昔日的光辉。具体表现在一是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二是省会  相似文献   

14.
会展经济是属于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带动以及城市形象的树立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为研究课题,深入剖析其发展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大家直观认识会展经济的作用,接受和了解所包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咨询》2004,(11):38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集聚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和判断一座城市集聚效益的存在与否及大小,不仅是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主题,更对城市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方法上的难题,所以其理论分析较多.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对我国城市聚集经济进行实证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就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利用2004~2010年间中国沿边省份的200个城市数据,研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沿边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中国沿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沿边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17.
引导城市消费辐射乡村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政策导向使乡村消费环境极大地落后于城市,这导致区域消费单边向城市集中而逐渐掏空乡村经济的消费动力,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和谐、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乡村衰落、凋蔽和城市因过度拥挤而致病态的问题,首先需要遏制区域消费过度单向集中于城市、合理引导城市消费辐射乡村。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地区城市历史最长,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本地区中心城市,非公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本地区第一集团,海拉尔非公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呼伦贝尔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景象:城市区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和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一个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经济起着指挥和调节作用。也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即其节点区,而城市辐射吸引的范围即区域的均质区,城市是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内部结构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均质区和节点区。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集聚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和判断一座城市集聚效益的存在与否及大小,不仅是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主题,更对城市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方法上的难题,所以其理论分析较多。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对我国城市聚集经济进行实证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就更值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最近通过对中国城市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