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56-59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要提高广大农民抗贫穷的能力,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从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四个层面提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促进农村贫困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考:一是增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二是完善农民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三是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建立适宜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劳动力输出服务保障,降低农民迁移成本。 相似文献
2.
优化投资环境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投资环境的变化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和对策:(1)积极利用区位优势,提升福建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2)确立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功能;(3)增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4)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科研能力;(5)转换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及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村青年培训工作、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青年农民有序流动等多种措施,全面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从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形成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彻底解决返贫问题,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区的具体设想,即具备区域农产品生产总体发展格局是科学的,区域农产品生产有区域范围内的优势,区域农产品生产技术具国内领先水平,区域农产品生产是可持续的,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硬软环境是健康的等五项基本特征,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农作物资源优势,水产资源优势,林竹资源优势等四大优势,先做好设计构建某类农产品生产的理想体系,打好构建"理想体系"的前期基础,建好农业科技教育的基本架构等三项工作,坚持有效益原则和可持续原则等二项原则,明确一条信念,即坚持做几年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其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1):7-11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经济区的连接(主要是福建与台湾的连接),构成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海峡东岸经济区需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具备与海峡东岸经济区连接的充分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较高竞争优势,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正逐渐形成竞争优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仍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耀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11-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也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同时,还必须重点把握4个问题,即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经济区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海峡西岸和东岸将成为统一的经济区为重要前提。海峡经济区构建的可能,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成为中国独特的经济区的价值;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则是构建海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海峡经济区形成的重要阶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着眼于祖国和平统一大局,以空间拓展实现时间的超越,以时间累积促进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李石新;李玲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7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农村贫困人口脱困问题,而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医疗保健和转移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则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务工就业收入等途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贫困。统计检验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缓解我国农村贫困有显著效果,培训投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愈被重视,迁移投资对我国农村贫困并未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但不容忽视。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以有效减少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1.
徐国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6-9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2.
王瑞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50-54
近些年来,我国台湾海峡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公共政策的运行正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能够有效促进海西发展的区域政策,一些符合区情的宏观决策没能有效落实,尚未确立起有利于海西建设的评估体系,没能有效纠正政策运行出现的失误偏差,现行政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以及创新性,等等。这些障碍的成因可以从主观、客观和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要有效克服各种障碍因素,必须选择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现状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建议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形成教育产业多种投资模式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等途径来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唐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82-88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其创业的活跃程度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而创业活跃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创业环境.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相差较大,总体创业环境偏差;浙江省和福建省城市总体创业环境优于广东省和江西省;各城市之间创业环境差距较大,但省际之间城市创业环境相差不大;沿海城市的创业环境总体上要优于内陆城市;各个城市创业环境各有其优劣势.为此,提出了优化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西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碧珍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52-57
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剖析了海西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潜在生产性服务需求大等优势,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海西区今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将是海西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部门;也分析了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总体竞争力较弱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瑞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91-394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实施地方政府再造工程正面临着诸如时代感不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不足、行政能力不足、政府间协作不足和技术创新性不足等方面的难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解决难题的基本对策就是搞好行政观念再造,有效建构服务型政府;立足地方基本实际,科学建构生态型政府;强化行政能力建设,及时建构效率型政府;搞好区域横向协作,切实建构合作型政府;优化区域行政体制,建构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82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台湾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是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而成的.该模型可揭示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1978-2003年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 服务海西——认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 服务海西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祖宪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1-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立足时代性、全局性、系统性,把怎样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根本结合点,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中心,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从高等教育领域、医疗卫生行业、海西建设主战场三维出发,重在推进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医学高校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统筹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救死扶伤等多重使命,以学科体系为生长点和培养基,向一流看齐,向行业最高水平看齐,构造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四位一体”的学科生态,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海西“三位一体”的学科高原,努力为海西建设提供“五个支撑”,在服务海西中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44-48
由于资源不足、政治权利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严重贫困,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所以,加大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入,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但由于投资主体的成本收益不同,使得投资个人和地方政府投资乏力。所以,在前两种投资主体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效率,中央政府应成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20.
王瑞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65-69
海西建设进程中,实现政府的内核再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有效的政府内核再造战略的制定,应在SWOT分析、PEST分析和VPC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搞好政府内核再造的策略可以选择绩效管理、全面质量控制、企业型政府、标杆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无缝隙政府、合同外包、社区分权和电子政务等策略,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政府体制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