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中的相亲类节目"娱乐化"特征被不断地凸显和强化。一方面,谈婚论嫁本应该是男女双方之间很私密的一件事,但是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热已经将这件极为私密的事导演成一件可以公开的、全民参与的文化套餐,这为许多"文化精英论者"所诟病;另一方面,面对当下的文化市场,很多电视相亲节目,如《非诚勿扰》就是用娱乐的精神去关照现实,即使背后有商业利益,但是不可否认它也起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所以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2.
细数目前国内各类型的电视相亲栏目,大大小小不下20个,各电视台为了保证收视率,都挖空心思大做文章,力争在同质化的现状中突出其特色。以目前最具人气的相亲栏目《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为研究对象,从栏目包装、模式、主持人和嘉宾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同与异,进而肯定电视相亲节目同质化中的差异性竞争策略,认为这是电视相亲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蒙太奇 《社区》2011,(20):42-42
上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受学校老师苏珊妮邀请.我和日本女同学亚希子一起去参加她的45岁生日派对。  相似文献   

4.
从2009年开始,相亲节目就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的热点。电视节目相亲热潮与社会的进步、媒介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纵观现今国内各级电视媒体,电视相亲节目至少有40多档,而这些节目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相似的节目服务功能、共同的国外类型节目引进、相通的真人秀节目形式等。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内容相近、形式类似的相亲节目究竟该如何寻找到突围之路,通过对几个热播相亲节目的横向比较,总结剖析了相亲节目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明晰节目定位与提升制作水准。  相似文献   

5.
江苏卫视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其前期策划中精准的受众定位和情感特色定位,严肃性与亲近感相融的主持气质,中西化合的结构形式,个性赤诚的嘉宾选择,电视、平媒、网络的多元融合;运行阶段中强调机智内敛的主持人素质,犀利睿智的分析员设置,以热点话题作为节目卖点,点缀歌舞魔术相声真人秀的多元融合,利用网络做好节目后期跟进。这些经验对国内卫视节目制作与发展具有借答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展示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物化倾向。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尽管如此,爱情依然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基础。科学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10,(6):32-36
没结婚的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结过婚的想知道未婚的喜欢什么样的,现在的人是什么样的审美;老年人也追着看,因为想给儿女物色物色对象……  相似文献   

8.
《非诚勿扰》以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却借用了娱乐节目的外壳,各种婚恋观的交锋碰撞出观赏点的火花,主持人、点评嘉宾配合默契相得益彰,通过游戏规则的巧妙设计,成功地进行了品牌的营销。另外,节目应当在服务性上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9.
江苏卫视大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首先在于拥有一套由新媒介介入的独特的逆向传播新机制,其次在于运用舆论学原理构建舆论网络,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尤其在于内容上点到“笑点”的同时也戳到了社会和人性的“痛点”,增加了“乐中思痛”的反思价值,凸显节目的内在张力,引爆了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折射了其中所蕴含的21世纪女性对婚姻恋爱的态度及其与儒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包括:爱情表达上从“要爱我”到“我要爱”的自由表达权;择偶条件上从财富的一枝独秀到多元因素的综合考虑;婚姻选择上传统家族力量的影响依然存在。21世纪女性婚恋观一方面承继着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又随着新的历史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是对儒家思想的“文化扬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中国贺岁电影备受关注,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贺岁电影除了原有的娱乐功能之外,作为植入广告最佳媒介载体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与利用。以《非诚勿扰Ⅱ》为研究对象,结合电影植入式广告自身的特点,分析中国贺岁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传播特点。指出电影与广告隐性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审美角度分析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婚恋问题一直是学校和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在网络信息快速崛起的今天,电视传媒顺势所打造出的《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以最为热门的《非诚勿扰》节目为例,从节目的特点入手,分析电视相亲类节目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成长的影响,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以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和谐环境及社会媒体环境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在中国首届十大名牌栏目评选中成功胜出,该栏目立足本地、为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节目形式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重视栏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的培养、重视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等是它的成功之道,值得新闻与传媒人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4.
谈话类节目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及现代传播手段,将人们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话题,以亲切、自然、真实的谈话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其独特的传播魅力。其中,最受观众关注和追捧的当数情感类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5.
以宿州学院学报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特色栏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以地域历史文化、学校学术优势、行业特色、服务对象及地方经济、依托时代脉搏几方面为出发点,发掘本地、本行业、本校特色,建设知名栏目,是进一步打造品牌期刊、提升学报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重视专题效应,积极开展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外电视新闻的大家族中,调查性报道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同时又是最有难度的。对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两个典型栏目CBS《60分钟》和CCTV《新闻调查》,运用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两种研究方法,通过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周末,由2012年中国人气最高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原班团队打造的《中国好歌曲》在央视周末黄金档上映,由2013年中国最受关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原班团队打造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拉开帷幕。除了歌唱类节目外,《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也充斥荧屏,让观众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体现了出版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战略眼光。要想使特色栏目真正成为学报的知名品牌,成为学报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点睛之作,选好优势学科是建设特色栏目的关键,选好学科带头人是办好特色栏目的保证,培养优质稳定作者队伍是建设特色栏目的基础,实行政策倾斜是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栏目和特刊的有机结合是做好特色栏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流行音乐在近些年受到,得益于电视传媒的广泛影响和导向,尤其是近两年的一档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制作颇为成功,引发收视狂潮,它区别于其他选秀节目的最大价值是其对于流行音乐的解读与判断融入到了节目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舞台上,观众从对以往选秀节目中"看热闹式"的单纯听歌方式升级为对流行音乐的欣赏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沧桑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