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司显柱的《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构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对该书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论后,发现该模式既有优点又有有待商榷之处。优点是在言语交际行为框架里包含了言语交际所涉及的因素,使得言语交际所涉因素与言语行为框架系统产生互动作用,将翻译批评研究与功能语言学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础。但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对“翻译”及“翻译质量”的定义不明确、翻译中言语行为所涉因素及“语境”的涵盖范围模糊、语篇功能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语篇功能与语言功能的关系不确定以及翻译中的“对等”与评估参数设置不全面。另外,其客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强调目的文本在其文化中的功能。本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研究商务广告的翻译,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相关原则在商务广告修辞翻译中的适用性,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商务广告修辞翻译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德国翻译功能派代表人物之一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广泛应用于实用文体翻译。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创新,目的论为实用文体,如旅游宣传资料等的翻译策略研究打开了新视角。该理论注重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三大法则为指导,以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互译为中心,分析其功能及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实现方式,探讨旅游宣传资料的具体翻译策略,以期指导相应的翻译实践,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功能理论为依据,对SVO结构实施语义分析,从"形式--意义对"和"形式--功能对"的视角探讨SVO的语义角色和语义功能,阐明该结构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以期对语言理解和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同时,认知理论成为语言研究中所广泛研究和普遍接受的理论,强调人们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直接体验、认识和感知认知对象,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语言或信息结构的一部分,最终达到交流、交际或其他的功能目的。在此主要结合语言学中的认知理论,从目的论探讨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中如何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尤其对文学翻译,不同语言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的转换是其研究必不可少的对象.目前,已有学者把文学翻译与接受美学、比较美学、文艺美学和文化迁移美学这四类美学理论结合做了研究.本文就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对我国文学翻译美学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明其流变,并因翻译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提出了从交际美学和实践美学这两个新的美学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这一交际行为是在两种语码和两种认知语境中进行的.翻译的交际属性决定了它同样受关联理论的制约.在语言交际中,推理是在文本和语境交互作用下进行的.翻译从本质上讲是受关联原则制约的推理行为,其目的是要在原语和译语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主张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总原则,从翻译的指导原则和评价原则两个方面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给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它使我们不再片面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译文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确定翻译原则和对译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交际属性决定了它同样受关联理论的制约。新闻具有时效性、客观性、准确性、多样性和大众化的特点。新闻翻译从本质上讲是受关联原则制约的明示—推理行为,其目的是要在原语和译语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关联翻译理论是认知语用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典范。将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文本解释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 但对该理论本身的研究论著却相当有限。本文尝试从实践哲学视角对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解读, 将关联翻译理论中的三元对话交际、认知语境、意图观、最佳关联性及信度与效度分别与语言对话交往实践、生活世界、语言构成性规则与协调性规则、实践的动态性及交往语用等效进行比较分析, 印证该理论蕴含的实践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浅议翻译中的语用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语用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浅析语用理论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的应用,并借助于语用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别词、语用含义、奥斯汀-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等,对翻译中所涉及的语言问题进行语用交际意义上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交际行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自然界的活动相互关联的。公示语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领域,而且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过程也是结果。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是"语境重构"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过程,从翻译结果来看,翻译是产生同原文等效的译文。翻译过程研究催生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动态研究,从狭义角度看,是翻译语境研究,即从译者视角考察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重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方法的研究;从广义角度看,是从研究者视角进行包括翻译语境在内的源语语境、原文语境和译语语境、译文语境的翻译语境化研究。翻译结果研究产生以译文为中心,重视译文批评的翻译质量评估的静态研究,涉及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立和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设定等。两种翻译途径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研究翻译本质。  相似文献   

15.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依据"三维转换"的观点,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公示语翻译补偿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可以弥补和减少公示语译文的语义、文化信息、交际意图及功能的损失。公示语的三维翻译补偿共同作用并服务于译文质量的提升以求实现最佳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段和策略,从而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该理论为语言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英汉习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成语、谚语等习语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顺应论指导下习语翻译及其策略选择,从而阐释顺应论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形式,从一开始便嵌入了政治的符号,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当前,翻译界已经逐渐意识到翻译活动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涉及源语及目的语两种文化,有着复杂交往行为的过程。翻译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行为,渗透着社会文化的政治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入手,结合翻译学的基本方法,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交际翻译特性及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大量的著作、论文、译文、科研等对翻译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的理论及方法.这些理论及方法大多只是从强调原文语言或译文语言的社会层面及语言层面出发.而翻译活动并非是单一的一种语言上的对应与语言信息的转换,它还是译者将文本内涵译成目的语过程中的再创造,因而具有创造性.语言的共性及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共通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规律也具有共性.对翻译共性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翻译过程本身,还应当从具体的语言结构对等、翻译目的、译者因素、文体类型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行为科学层面构建翻译行为体系,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基于译前、译中和译后对翻译行为进行了分析,再通过调查研究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了译者对于各种翻译行为的认知程度,最终构建了由4类翻译行为及11种子行为构成的翻译行为体系,其中,译前行为包括问题识别、理念认知和资源准备,决策行为包括词汇选择、策略选择、工具选择,转换行为包括语言转换、文化转换、交际转换,译后行为则包括后续加工和适应追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