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平凹的散文,以情感的纯净、意境的空灵、语言的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散文的审美因素主要源于作者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的纯真、诚挚的热爱,源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三毛散文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对此进行一些探索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评价三毛及.其散文.三毛通俗浅显、生动形象的散文语言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三毛将成语、古典诗词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内容信笔化入自己的语言,使得其散文语言的格调俗中透雅;而聪明活泼的个性表现于散文语言便是俏语喜人;将强烈的情感融合于意境之中,是三毛散文语言抒情性的别具一格之处;富含哲理的散文语言是三毛对人生体验和思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简媜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其"计划性写作"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个人断代史、女性命运、家族赴台数百年垦拓史。简媜散文带有某种悲观色彩,但作者顽强的抗争精神、鲜明的文体探索意识和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使其作品成为台湾女性散文和整个女性汉语散文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正>王泽龙教授编著的《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于2017年12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从语言知识与语言修辞的视角考察诗歌形式问题,从语言物质基础探究现代诗歌的发生问题。对新诗创作来说,该书对其未来走向具有镜鉴意义;对诗歌研究而言,该书是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一、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诗歌语言本体研究该书并非对某个新诗本体概念进行单一的语言学研究,而是将新诗语言本体概念放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与学术背景下去考察。一方面,作者"重返历史现场",将新诗散文化、人称代词入诗、现代汉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8,(1):53-58
《石遗室论文》是陈衍批评散文的集大成之作。该著主张,文应"通经",作文立足于"学",注重学问对散文的影响,重视散文结构、技巧、语言的分析,与传统文话有多重勾连。与此同时,该著将史的精神贯穿其中,注重对散文嬗变的历时性讨论,运用比较及推本溯源等研究方法,注意思辨性与专题性,重视文本及散文家评论的客观、公正,已逐步向现代散文史过渡与演变,对近代散文学及散文史的构建有重要导向意义。陈衍试图初步构建一个历时性的由文本、散文家等构成的古典散文批评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典散文的艺术表达技巧,拓展了散文的内在精神。通过工笔重彩、白描、留白等写作手法,现代散文语言呈现绘画美,对语言节奏和音调平仄押韵的追求使得现代散文语言呈现音乐美。受到现代媒介的影响,现代散文语言又呈现语言的杂糅与分化。中国现代散文语言的美学参与并促进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小河青年学者王尧的新著《中国当代散文史》(以下简称《散文史》),以其文化与审美心理的双重视角,以及透辟的分析、隽美的语言,成为一部引人瞩目的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确立以社会文化心理为“外视角”,审美心理为“...  相似文献   

8.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早期小说刻画了追求唯美爱情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唯美、温馨的感觉。中期小说塑造的以戴凤莲为代表的野性十足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新时期女性追求全面解放的赞赏。后期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女性生理细节描写以及对本能欲望的过分渲染和夸张,使得女性形象变成了男性欲望化对象,构成了对女性的亵渎。这种媚俗化女性形象塑造模式主要是作者迎合市场所致。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一部以当时北京话口语为对象的描写语言学巨著,《语言自迩集》对北京话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所作的记录与分析,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语言自迩集》在词汇研究方面的价值与贡献在于:一方面该书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的口语材料,生动、真实地记录了19世纪中期大量鲜活的北京话词语,为清末北京话词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词汇材料,是研究近代汉语晚期词汇的重要文献资料;另一方面该书作者运用当时已相当发达的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词汇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具有极高的词汇学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夏海涛的散文蕴含自然、风物、器物、亲情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全方位地探寻了个体生命与乡土相依为命的关系。通过对其散文的语言、结构以及相关散文创作评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夏海涛的散文通过对传统叙事和抒情方式的拆解,放弃对整体的追求,并将个体细节还原到生活,具有一种强烈的“后乡土”写作意味,同时兼具“新古典主义”倾向,实现了对单一“现代性”的超越。从作者诗人兼散文家的双重身份出发,这两种身份写作应是对“全文体”写作的一种探索与补充。  相似文献   

11.
《武侯春秋》的作者说 :要“写出一部真实可靠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新的诸葛亮传记。”(见该书“引言”)笔者认为 ,作者的这一目的已经出色地实现了。该书 65万字 ,共分 12章 ,用史学研究和历史叙述的方法 ,把诸葛亮及其周围的众生像和三国时期的历史环境描绘得十分生动 ,妙趣横生。该书的两位作者 ,一位年长硕学 ,一位年富力强 ,都是魏晋南北朝史的专家。朱大谓先生曾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是当代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梁满仓先生也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相似文献   

12.
简论哈尼族作家李少军的《事与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创作主体作者情感的真、作品透露出来的哈尼民族情景及语言特色等方面,对哈尼族青年作者李少军散文小品集《事与物》进行了简要评析,认为作者情感的真,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灵魂,散文小品则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3.
王兆胜的散文研究具有起衰振弊的作用,其散文批评有敏锐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平淡宽容的个性化批评风格,飞扬灵动准确精彩的语言;其散文理论研究有深刻鲜明的问题意识,开阔的研究视野,努力进行“史”的建构,致力于走科学、规范、严谨、创新的散文研究之路。王兆胜秉承以自然为本位的文学观及“尽善尽美”的批评观。  相似文献   

14.
《明清东北史研究论集》于1995年1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收论文52篇,计42万字。该书多方位、多视角论述了东北区域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作者研究明清东北史的体系,弥补了许多研究问题的空白。该书的特点是:研究区域广博、研究主题集中,分析深刻,富有创见.以史为鉴,启迪今人。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散文,语言自然清新,音韵优美,给人以夏日沐春风、心旷神怡的清爽感觉。这除了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外,其散文有取自其诗歌的类似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善用修辞、讲究音韵等。不难看出,其散文语言及其风格是对其早期诗歌含蓄、凝炼的语言风格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6.
范培松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散文史家.进入21世纪先后出版了<中国散文批评史>和<中国散文史>,合计150万字.本文结合著者的治史实践和学界散文研究的实际,对散文治史的态度、学养积累、散文史观的确立和散文史书写中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等.做了对话式的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散文中的情 ,是作者主体精神世界的外化 ,也是作者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教学散文 ,需教会学生体会意境 ,品味语言 ,了解构思手法 ;多角度解读散文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8.
文艺理论界和语言界关于文学言语的讨论,其对象和范围差异的原因是立足点和认识的不一致,且都未能就文学言语的特性作一讨论说明。我们认为文学言语应该是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具体运用,它指的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中塑造形象的语言,包括作者行文语言和人物形象语言,而非指经过加工的书面标准语言。对文学言语进行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理解的文学言语及其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文学言语较突出的特性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同行大家。社会性: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散文美"与"诗的散文美"的关系。文章最后总结出艾青的"诗的散文美"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认为,形象与语言的关系问题,语言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以往美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本文从语言作为美感对象的内部机制入手,结合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的实际,着重探讨了语言意义的功能指向、言语逻辑和美感逻辑、美感反应的语言反馈等问题,从中描述了美感反应中语言与形象相互转换的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