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文章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亲和性,建立一支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头部队,优化更新传播路径等五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58-6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内容来看,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原则、路径等问题。研究已经全而展开,并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研究范围和视野有待扩展、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从制度学视野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制度建设防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简单化、庸俗化和非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5-5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普及、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学界最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实现语言的通俗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评价机制建设;对大众进行细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欧永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9-93,1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学者们分别从要素、过程、本质等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理论界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述评,以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根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2)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为此丛须要从学理的角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主体、客体以及内容等层面,可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解读和探讨.以增强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术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比较深入,但仅就其内涵解读的综述尚未多见。本文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主要从其前提问题、概念内涵、本质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述评,并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惠晓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33-3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理论队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从理论术语、政治范畴到大众语系的转换;必须要以舆论宣传为阵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耳熟能详;必须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大众普遍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霍广田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命题之后,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深刻分析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深入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模式,掌握模式产生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以便运用这些推动理论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理论重视共在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注重共在主体之间的互惠共赢。如以主体间性为视角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付诸实践就能够更好地发挥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大众化实效。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具体表征为思想路径、目标路径、内容路径、群众路径、实践路径等,这五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伊始,既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历程。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潮跌起,积累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认真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完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在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探索和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张飞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现阶段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试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入手,从“为大众——化大众——大众化”三个层面探讨其实践方略,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情况、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等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时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宏法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大众文化是各种观念角逐的重要场所,具有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双面功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大众传播活动,使理论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制度构建的核心和灵魂,同时通过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其深入人民大众的观念形态,并转化为内在的信仰。大众文化传播的特点,能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又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彰现这一理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国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1)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以唯真的态度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以创新的精神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以辩证的思维牢牢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以坚定的行动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大众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从政治社会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大众性3个方面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