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条道路,又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制度。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分别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认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与苏联模式的变革和扬弃,是对资本主义及其它社会形态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与超越。它既具有质的稳定性,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越来越鲜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贫困制度和道路可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基本道路和具体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反贫困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思想,邓小平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下,全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反贫困具体制度和具体道路的研究成果后发现:正是反贫困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与具体制度和具体道路构成内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完整性,才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反贫困制度和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制度和道路。这一制度和道路的理论集大成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反贫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在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由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角度进一步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制度和道路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在理论层面上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旗帜、道路、理论体系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路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展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内涵作了简洁明快的概括,这一理论综合所蕴含的历史容量彰显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的理论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的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内涵的形成起到了开创和奠定的作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内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核心内涵上的一致性和具体内容上的相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工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性质的核心,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跨越"理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中国特色".实践反复证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体现了道路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三个自觉”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场伟大革命.这条道路的开辟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和历史经验成为其思想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这条道路形成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归纳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显著的区别,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超越、继承、突破与创新。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对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根据十七大精神,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五个方面的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社会化生产力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的逻辑延续,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惟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探索、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否定改革、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思考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开辟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历史的合法性和现实实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完善三个阶段,具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实践发展和渐进发展五个鲜明特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四条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翟明煜 《南都学坛》2022,42(1):70-75
中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确保中国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法制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为八二宪法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法制基础,而八二宪法也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宪法,在宪法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构等宪法规范中,都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八二宪法历经五次修改,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写入宪法.在宪法的保障下,坚定四个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构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成果,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共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其科学内涵、历史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