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信息中心,英国作为对华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客邮体制,对清代中期中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是侵略中国邮权的见证,也为深入中外邮政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近代化与“客邮”有密切关系。1834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在广州开办的“英国邮局”是中国最早的外国邮局,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海外邮政的需求,更是为了突破清朝与英国的交涉体制及十三行通商制度。鸦片战争前后,“客邮”在中国不断发展,一方面侵犯了中国的邮权,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邮政的进步有一定积极影响。在与“客邮”的长期竞争中,中国近代邮政得以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3.
进入民国后,通过裁撤“客邮”、取缔民信局,广州邮政权利得到了统一。这一时期广州邮政业在战争中曲折发展,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业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这一时期整个广东邮区与上海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探讨其原因对于今天广州邮政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客邮是近代列强在中国所办的邮政,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邮政的发展,侵犯了中国国家主权,但是客邮在客观上对国邮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国邮一方面与之妥协,另一方面又不断与之竞争、斗争,最终迫使客邮撤离。福建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国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邮政兴起于西方列强入侵的风雨之中.近代中国的邮政储金、汇兑业务也是在邮驿制、民信局等中国传统邮政、金融组织和西方"客邮"等西方邮政金融组织的共同作用下催生的.经历了"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后,近代中国邮政储金、汇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邮政储金汇业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基于对西方办邮经验的汲取和对当时国内邮政金融形势的考量,国民政府着手建立起了邮政储金汇业局,使得邮政储金、汇兑在邮政总局的事务中凸显出来,也向专业化和规模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邮政”驿站,起源于周代。元代,驿站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两代沿用元代驿站制度,到鸦片战争时期,驿站制度已是弊端层出、千疮百孔了。中国最早出现的新式邮政是西方列强在贸易口岸擅自建立的邮局,史称“客邮”。自乾嘉以降,西方人在华贸易日见繁盛,书信...  相似文献   

7.
广州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广州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十三行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广州成为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基地和中心.西方医学最初以十三行为依托之地,以传入牛痘术为突破,以引进现代医疗体制为发展,在广州扎根并逐步向中国各地发展.西方医学进入广州后,在医疗机构及队伍建设、医疗管理、医疗救济等方面为广州市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医疗保障,使清代中后期广州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得以初建并不断发展,为近代广州城市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式寄信递物方法的清代邮政制度,在开办之初即于完善机制与抵御客邮的两难中顽强发展。在充分考虑现实因素掣肘的情况下,赫德采取了缓进的方式推动清代邮政的发展,希图通过自身的逐步强大来抵御客邮对中国邮权的侵犯,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制度转型的艰难与外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邮政脱胎于海关,由于历史的原因,邮政主权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特别是“客邮”的开办,不但破坏中国邮政主权,而且侵害中国海关经济。中国历届政府和人民为收回邮政主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开办国家邮政,统一邮政管理,加入万国邮联,签订外交约章等多种努力,最终撤销了“客邮”,统一了邮权,推动了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的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拼文化"的时期,广州周边省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基本已形成"绿、红、蓝、金"四大特色板块格局,而广州旅游文化相形之下则缺乏"艳丽鲜明"的特色.其原因既有客观的"晕轮效应"和"调色板效应",也有主观的精品意识缺乏等影响因素.广州旅游文化要想在泛珠三角旅游竞争中赢得市场,首先要确立都市旅游商业文化的地位和形象,其次要打造n张特色文化金名片.在攻略方针上,则要从文化软资源、软环境方面下工夫;要利用好泛珠三角的联动效应,还要做好欧洲市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探讨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演绎及对中国的影响,从西方现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到对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建筑的影响,不难看出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逐渐相容相生,进而不断探索,走中国建筑"本土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从1921年到1927年,孙科三度出任广州市市长。在其任内,他对广州市的市制建设、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都投入了很大精力。作为热心城市发展的市政专家,他在广州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市政改革,使广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广州城市的近代化进程。20年代初由孙科拟定的《广州市暂行条例》及在广州主持的市政建设,成为国民政府城市组织管理的典范,深刻地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广州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也为民国时期的城市组织管理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模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广州也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楷模,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客邮”是带有鲜明殖民性与一定进步性的邮政机构,其在信息传递、物品传送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客邮”文化。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将“客邮”文化与文化自觉放在同一时代背景、同一研究视角下,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朝中前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成为中国最早接纳穆斯林的城市之一。唐、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广州飞速发展,可惜战争割断了其在广州的发展。始建于唐朝中前期的广州怀圣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该寺见证了伊斯兰教在广州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15.
外国洋行在华经济活动,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选取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这段时间,对英商洋行在广州的发生及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并对这一时期英国港脚商的经济活动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这个时期英商洋行在广州的立足和初步发展,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对华经济侵略势力的加强,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英商洋行在这段时间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具体的说明中外经济关系发生变局和中西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中西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中西方翻译领域近代以来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及观点,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趋同性,即西方译者重"对等"或"等效",中国译者重"信",究其本质都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最后指出了中西翻译标准从经验到科学,从规范到描写,从一般到特别、从笼统到具体的发展特点和中西翻译标准伴随翻译理论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并逐步借鉴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广州是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地,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诞生地。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开启了中国统一战线的先河。为了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在我国形成发展的历史,回望统战初心,服务统战工作,推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广州与中国统一战线"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共"三大"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历史视野与新时代统一战线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8.
略论西关在广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关是现广州市老城区荔湾区的俗称,地处广州市城区的西面,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珠江主航道,自古商贸十分发达,商家云集,盛极一时,一度成为旧广州商贸中心和中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成为"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桥梁,在广州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所孕育出来的个性鲜明的"西关文化"对中国近代文明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客邮”是鸦片战争后,英、法、美、日、德、俄六国在我国领土上设立的邮局的总称,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犯中国主权,擅自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邮政机构。它的出现是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的脖子上套上的又一付经济伽锁,是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一条新途径。它不论在帝国主义侵华史,或是在我国近代经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纵观学术界,对于“客邮”的研究极其薄弱,关于  相似文献   

20.
试论鸦片战争前广州对输入西方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 3个世纪里 ,广州对输入西方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不仅表现在广州是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首选之地、西方科学技术输入的窗口和西洋艺术入华的桥梁 ,而且还表现在它是西方近代文化设施最早的移植之地与最早出现西方文化、教育、医学组织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