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谷玉良认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已经是既定的事实。随着熟人社会的解体,亲密关系退缩到传统家庭的狭窄场域中。然而,与传统决裂的个体必须建立自己与社会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变迁使陕北传统农村文化发生了断裂,伴随陕北传统农村文化断裂,陕北农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如人际关系开始转向物质化、单向化、冷漠化和僵持化。陕北农民人际关系变化是因为陕北农民的处世哲学发生了变化,所以要为陕北农民建立新的健康的处世哲学,使陕北农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处于良好状态,最终为陕北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陕北农村社会创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3.
老饿 《北京纪事》2015,(5):98-99
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是冷漠的,最为深切的体会莫过于旧有的熟人社会已渐行渐远,旧时的胡同、大院间邻里打成一片的热闹景象难以再现.城市的小区里,对门离自家两米开外,却全然不知道对门姓甚名谁.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他坦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里关系疏远、陌生已经是普遍现象,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目前城市中邻里关系的现状也是城市扩张中的必然现象.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4509人中, 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 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 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分析网络社会以及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网络社会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影响.网络社会基于数字信息形成相互间人际关系,是一种兼具技术、 个人、 社会三重属性的社会样态.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关系结构呈现差序格局特征.网络社会改变了现实中个体的自我及社会人际关系构建机制,形成了主客相对分离之后的多重人际格局.对传统熟人社会关系结构形成双向作用机制,在个体层面表现为独立性与黏着性的统一,在群体层面表现为总体分散和局部凝结的共存.  相似文献   

5.
当前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已经脱离了村庄熟人社会的约束,反过来对村庄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村内混混逐渐取代传统型"头面人物",成为村庄中"最有面子的人";混混在村庄内部与熟人相处时,不再遵循传统的人情和面子原则,为了利益而不断走极端,动用暴力和暴力威胁;乡村混混的暴力和暴力威胁,也日渐嵌入村民与人相处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乃至改变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表明,熟人社会中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
由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社会单一的血缘宗法人情关系,打破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较为单一且利益冲突不甚明显的关系,人际关系在交往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出现了多元的特征。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嬗变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等级原则的弱化、契约化的人际关系冲击人伦为本的人际关系、功利性的人际关系逐渐淡化人情关系和潜在的个人主义因子在现代社会的膨胀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个体化社会把个体转变为自我社会生活的书写者。脱嵌于传统迫使个体的选择与判断依赖于自我决定,人的个体特性从"给定"转变为"即时性",不确定性急剧增加。搬迁导致了传统的销蚀或断裂,个体化社会致使移民的无根感与社会适应自我中心化,而客观参照体系的缺失使其重新嵌入面临着恐惧与迷失的风险。风险的应对首先依赖于移民个体对自我与他者关系范畴的理性认知,但由于个体化转向消解了传统与权威体系,自下而上的路径成为移民重新嵌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传统中国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面子"、"关系"、"人情"是重地缘、讲亲情的"熟人社会"的三个重要维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化,业、友、学缘相继出现,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也日益扩大,熟人间的交往迅速向陌生人拓展。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惯性,人们仍惯于运用传统的行为方式做人行事。拟亲情的交往方式便应运而生。但是,它自身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困境。传统伦理价值与现代伦理价值之间的矛盾在拟亲情交往机制下并不能得到调和。  相似文献   

9.
失信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他人所实施的背离对方信任期待、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失信行为折射出社会人际关系的病态化特征,社会关系弱化是失信行为盛行的根源,失信行为广泛存在于亲人、熟人与陌生人中,但是三者遭遇的失信风险具有强烈的差序化特征。亲人失信中,社会关系从单向依赖到独立平等;在熟人失信中,社会关系从实体型到虚拟化;生人失信中,概化道德让位于纯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冷漠"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分离,表现为对他者持怀疑、抗拒、冷漠的态度。在关心伦理视阈下,"道德冷漠"缘于自我责任感的丧失、伦理理想的衰退,以及对原则的过分崇拜。缓解并救治"道德冷漠",应维持并提升关心,建立关心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是社会有机体所含具的重要机制,它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是当代中国哲学伦理化、实用化的理论内容之一.人际关系一词是从西方行为科学引进来构,早在本世纪卅年代,美国在管理学领域中形成了以啥佛大学教授梅奥为首的“人际关系”学派,对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面子是发生在熟人之间,建立在熟悉感、亲密感和预期基础上的,通过面子不仅能够建立高度信任和责任的自己人关系,面子本身也构成了行动的目的,包含工具与价值二重属性。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性,构成了农民面子观差异的基础,也构成了区域类型建构的方法论基础。熟人社会的面子沟通了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建立了个体农民与村庄熟人社会之间的联系,在社会局部性变化与整体社会结构变迁之间建立了关联。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性是招呼语的本质属性,招呼语和招呼行为对人际关系具有显示、保持、增进或减损等功能。根据对人际关系适用情况的不同,招呼语可分为缘亲型和陌疏型两类。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属于家庭化的熟人关系,缘亲型招呼语的选用倾向极为突出。然而在当下的现代中国,生人社会已经形成,人际关系多样化、复杂化,招呼语的选用呈现出由缘亲型向陌疏型发展的变异趋向。  相似文献   

14.
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社会学亟待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此作一简要的论述和介绍。一、人际关系的构成“人际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所有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学讲的人际关系则主要是指人和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包括个体与  相似文献   

15.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为贵"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开放的胸怀,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人际关系具有传统的本土性,是建立在人伦之上,体现的是血缘与地缘的人际关系.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经济意识在农村社会的不断深入,带有功利色彩的一些因素渗入到传统的农村人际关系中,致使农村人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个体、家族和社会网络是以往相关研究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关注的三个视角,情感与理性是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但如何解决与理顺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性等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我国和谐农村人际关系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伦理: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 伦理通常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1]2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与"人伦"一词相通,也即"人伦之理",主要用在人事而非物理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关系,以及处理一般人伦关系所要遵循的规范与准则,或者所要达到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8.
道德冷漠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传统伦理对“分离”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自主性和权利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为基础的。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进行自我建构,重新定位关怀与爱等情感因素,重视在情境中强化关怀行为,以对话和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满足人们“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虽然关怀伦理在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适用度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它为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发展而提出的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仍然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探索,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19.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熟人社会”中的农村阶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熟人社会作为农村阶层研究的微观场域,具体地分析阶层之间的互动和作用机制,把握阶层之间的关系状态和性质。在信息对称的熟人社会中,村民在不断地交往中形成阶层认知和阶层定位,而熟人社会中的公共性以及内向价值所产生的强制性使得阶层之间形成长期而稳定的互动,因此,阶层关系的机制性研究在熟人社会中得以实现,农村阶层研究的关系论范式在这一熟人社会中同样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