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寡头竞争模型下的非对称R&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虑的是Stackelberg寡头竞争模型下的产品市场合作对研发投入,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福利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非时称R&D情况下,产品市场合作的产业利润总是高于产品市场竞争的情形.产品市场合作对R&D投入、消费者剩余以及福利的影响取决于知识溢出程度和R&D效率参数的大小.假如知识溢出程度足够大,R&D的效率参数足够小,产品市场的合作对生产商,消费者和社会来说比在非合作状态下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当前,更多的因素作者影响企业的成长,而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和市场价值增长,是企业成长的重要维度。广告支出和R&D(研发)投入是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资源。笔者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告支出和R&D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差异产品的政府最优R&D补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考虑产品差异的三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选择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确定自己的R8LD水平,第三阶段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伯川德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R&D竞争、R&D卡特尔、共同实验、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五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且产品水平差异不大时,政府给予采用R&D竞争策略企业的补贴率不高于采用R&D卡特尔策略的企业;当技术溢出程度较高且产品水平差异较大时,结果则相反.在政府进行最优补贴后,从促进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五种R&D策略中,共同实验最差,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则最优.  相似文献   

5.
R&D投入与产学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丁丁  朱桂龙  戴勇 《管理学报》2011,8(5):706-712
利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同属性的R&D投入之间关系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产学研R&D资金构成来看,政府资金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方面起到了杠杆作用;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杠杆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社会资金参与研发活动的总量较低;企业自有研发投入在获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更高,但与大企业相比合作成效不显著;出口导向对合作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考虑产品差异的三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选择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确定自己的R&D水平,第三阶段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伯川德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R&D竞争、R&D卡特尔、共同实验、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五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且产品水平差异不大时,政府给予采用R&D竞争策略企业的补贴率不高于采用R&D卡特尔策略的企业;当技术溢出程度较高且产品水平差异较大时,结果则相反。在政府进行最优补贴后,从促进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五种R&D策略中,共同实验最差,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则最优。  相似文献   

8.
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本文考虑一个双寡头模型,其中两个企业都从事存在溢出的R&D活动。每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之前,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资。根据在R&D阶段和产量阶段是否合作,讨论三种情况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溢出水平。在每种情况下,都讨论了溢出的变动对R&D支出、产量、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的R&D投资策略通常对企业价值和消费者剩余起到作用相反的不同影响,从而对基于社会福利的可再生能源电力R&D激励政策的科学制定带来挑战。针对旨在通过研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从而垄断清洁能源新兴市场的两非对称企业,结合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和社会福利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以分析社会福利与影响其变化的补贴政策及其它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可再生能源电力R&D激励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在发电新技术R&D补贴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各组合应用中,企业间的R&D能力差距越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的初始价值越大以及R&D成本越高,政府越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反之则应鼓励竞争;随着电价补贴的提高,企业间的R&D竞争应受到鼓励;一定范围内,R&D补贴和电价补贴均能提高社会福利。论文创新性地揭示出可再生能源电力R&D投资的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电价补贴政策组合与社会福利三者间应有的内在联动关系,为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有效激励和管理提供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中具有不对称网络规模的寡头市场条件下,潜在技术主导厂商的R&D决策以及创新动机.重点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兼容性、溢出对具有不同网络规模厂商的R&D决策及创新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网络外部性的增大(或兼容性的减小)将增进"大"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而减少"小"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二)"小"厂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来克服网络外部性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市场的主导厂商.(三)溢出削弱了厂商的创新动机,但是跟随"小"厂商可以比跟随"大"厂商从溢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