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进行比较研究作为其反实在论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策略,达米特通过语义上溯,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转化为语义学问题,从而找到了解决争论的关键。在正确理解意义理论与形而上学关系的前提下,达米特运用自下而上策略,试图寻找一个适当的意义理论作为解决争论的基础。为了彻底坚持其反实在论的哲学立场,达米特拒斥二值原则,把直觉主义逻辑作为其形而上学的基础。达米特的反实在论诸策略不仅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语言描述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视角、新方法,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就开始活跃于科学哲学舞台的反实在论(准确地说是反科学实在论)是作为科学实在论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尽管在它与科学实在论的激烈论争中从未占过上风,但是它对科学实在论的冲击以及对科学哲学发展趋向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准实在论的问世就可以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激烈争论的产物,而且表明了科学哲学中形形色色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有一种折衷、综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代语言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围绕着语言的意义问题而展开的,其争论的焦点是语句的真值条件是否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以戴维森为代表的实在论坚持以真理概念为基础的真值条件语义学,而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则坚持以证实概念为基础的辩明条件语义学,两种理论的分野在于是否接受二值原则。其中反实在论以抛弃二值原则,诉诸直觉主义而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色,体现了某种革命性变革,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哲学界针对亨普尔科学说明模型中的问题,提出了因果实在论的说明理论、建构经验论的说明理论、自然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说明理论.这些当代科学说明理论及其模型中所存在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本体论承诺问题,通过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现代西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的解决,是有着特殊的方式的,通常的观点即认为是融合的观点,未必是恰当的解决方式。本文从争论的实质与两派发展的趋势论证了这场争论的解决方法,认为,对科学理论的认识,需要反实在论的观点;而对科学实践的理解则需要科学实在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反实在论是从两个途径对实在论发难的:一是否定某些论说(例如伦理)的语句不具有真值;二是否认语句有客观的潜在超越证实的真值,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提出了三个基于语言理解的反驳,这一反驳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实质上是意义理论和真之理论之争.从对以戴维森和达米特的意义理论之争为蓝本的这场争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戴维森既不是达米特所说那种典型的实在论者,也不是罗蒂所说的那种典型的实用论者,而是一个"人性化"的实在论者和反实用论者.戴维森拒绝达米特意义上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认为前者是不可理解的,后者不仅可能失去"真",而且要牺牲真与意义的联系、真与信念的联系这两种强烈的直觉.其绝对的真之理论和三元组式的解释理论,使真既具有客观性,又体现了它与理性动物的态度、信念及其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密切联系.这种思想既拒斥了怀疑论的诘难,又克服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困境,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持续发生和发展着的课题。从古希腊的实体论与非实体论的分野到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从近代英法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对垒到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在之物”和“绝对理念”的对立;从新老实证主义的实在概念到人本主义哲学的反实在思潮;从形形色色的实在论、非实在论到内格尔的新自然主义和胡克的自然主义实在论纲要,从W·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到普特南的趋同实在论和本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从库恩的范式论到黑崎宏的日常实在论;从理查德·罗蒂的协同性实用主义到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化科学观等;无不反映这一课题在哲学论战史上的强劲生命力。因此今天深入探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这种争论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揭示了为科学实在论辩护的论证策略的困难所在 ;分析了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对实在论的诘难以及这些诘难本身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实在论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 ;提出了实在论未来发展的三种可能的出路 :超越现实 ,走向可能 ;超越分割 ,走向整体 ;超越实体 ,走向语境  相似文献   

10.
"形而上必然性"是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最核心的概念,而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就要理解克里普克所主张的温和实在论可能世界思想。学界对于克里普克的"温和实在论"存有一定误解,即将"温和实在论"理解为"现实本位主义"。澄清这一误解,对于理解克里普克的哲学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达米特的研究纲领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赋予了新的解释,强调这种争论是关于所争议对象语言陈述意义的理论分歧,而不应当是本体论层面的纷争,由此对传统本体论进行了语言哲学的转化与消解。实在主义依赖于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和背后的古典逻辑二值原则,但它无法解释不可决语句的意义。达米特提出的反实在论以可断言条件取代真值条件、以直觉主义逻辑取代古典逻辑,解决了不可决语句的意义性问题,克服了实在论面临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哲学的语境论进路及其问题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哲学是架起哲学与科学的桥梁,其目标是为解决科学哲学的传统进路面临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二元对立提供新的进路。语境论的进路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现有的语境论进路有四种:一是认识的语境论,二是语境实在论,三是语境经验主义,四是语境论的技能获得模型。前三种进路突出了语境分析法,第四种进路有可能为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框架的形成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机制。当科学哲学家基于科学家的认知技能获得过程来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形成与科学定律的提出时,就把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从过去只关注知识的来源与真理的问题,转化为通过规则的内化与超越而获得认知能力的问题;把规范性概念从过去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转化为与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相伴随的不断建立新规范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而突出了对意会知识与技能性知识的研究,甚至形成一门知识学。  相似文献   

13.
陈晨 《齐鲁学刊》2006,1(2):96-99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文献提供了解释国家行为的两个外交政策理论--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型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能够扩张;而防御型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不得不扩张.而扎卡利亚的"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理论,在保留了经典现实主义核心内核的同时,认为外交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制定的.三种理论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拉-墨以话语为起点瓦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罗蒂以反讽为基点建构了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话语和反讽的哲学基础都是反实在论。拉-墨和罗蒂在此基础上构筑的后现代政治景象异曲同工。前者由多元决定、霸权争夺的逻辑走向了激进民主,后者则从强调民主政治的偶然性滑向保守主义。拉-墨的激进民主扩展了民主的内涵,把民主放在优先于社会主义的位置;罗蒂认为进步依靠不同文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坚持实用主义的政治观。在何为政治本质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殊为不同,前者强调对抗的意义,后者推重协同性。其实表面上不同的政治立场预设了同样的目标:放弃总体性革命,退向微观领域的改进。其批判资本主义的力度相比经典社会主义者和杜威皆有减退。  相似文献   

16.
王媛 《学术探索》2013,(11):95-98
二战后,在美国小说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新的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倾向的小说家,然而由于受到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各种新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注定要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它是经历了战后各种思潮和主义洗礼的具有新特色的现实主义,学界将其称为新现实主义。本文对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界定并以约翰·契弗、塞林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为例,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色,认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战后美国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强调对科学进行操作性语言描述,认为科学知识是物质力量与人类力量相互博弈中瞬时突现的产物,进而自认为其科学观是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冲撞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科学观框架,扩展了对实在论、不可通约性、客观性、相对性和整体论等传统科学哲学问题的认识。但是,冲撞理论过多地强调了科学实践中现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超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进攻性现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新分支流派,其影响日益突出。把它与美国布什政府的进攻性新战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能够明显地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或统一性。进攻性现实主义可以看作是布什政府推行进攻性战略的直接代言人。  相似文献   

19.
茅盾文论从自然主义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在各阶段的主流文论中都吸纳了不同养料已融入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茅盾通过对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吸收转化,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尽管茅盾也受到俄国现实主义理想型、功利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为看重文艺的客观性,着重于文艺的自身规律。茅盾文论是以法国自然主义为基石,同时也有俄国现实主义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