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忠友 《北方论丛》2016,(3):127-13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生态学、系统论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它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地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的生态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还描绘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价值观转向以及社会制度变革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力图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此融合的视角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生态危机,努力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层矛盾.威廉·莱斯、本·阿格尔、高兹、福斯特、詹姆斯·奥康纳等人是其代表,他们展示了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多维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旨归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转型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消解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张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转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双重反思,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关系,不仅能为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现状寻找出路,而且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开辟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蔡萍  华章琳 《学术论坛》2007,30(7):66-69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作为试图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但是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定位上存在着一个有待探讨的理论问题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自然观、生态危机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直接将生态危机及自然观问题作为其研究的主题,形成了较系统的生态危机理论与社会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重新评价传统自然观,批判资本主义盘剥自然的反生态性自然观,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问题已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分歧。文章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生态学诊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学重建"三个维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董亦佳 《东岳论丛》2005,26(2):25-28
杰姆逊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 ,研究剖析了现代和后现代文化政治 ,拓宽了西方文化与其政治经济相联系的新批评视野。同时 ,他又从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了美学 ,并以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总体论思想 ,以此分析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实现了其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解析当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致力于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问题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是否包含有生态思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依赖"原则,这对于我们重新领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努力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后马克思主义是以后现代主义为其主导精神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精神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进行解构,并显示了强烈的建构意图.经济学语境下的后马克思主义也有与此相同的特点.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抛弃了马克思本质论的研究方法,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12-118,160
生态社会主义乃马克思主义实现生态学转向的当代主流理论之一。它立足于与马克思不同的时代背景,思考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生态问题。据此,它必然发展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不具有的创见。本文以生态社会主义的著名理论家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为范本,深入剖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之处。它主要表现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生态社会主义使物质性的生产生活获得了文化的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生态社会主义使"自然"获得了能动性和自主性的规定;在社会主义研究上,生态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这种创新理论对中国当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且如何与现实相联系,马克思主义能否面对21世纪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而作出自己的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最新发展理论形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批判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借鉴和素材.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入手,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规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并提出只有建立新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借鉴,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指出,和马克思不断从哲学走向政治和经济学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则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传统,不断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了哲学;“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①,它注重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批评,最终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转向?其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价值何在?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同情地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题,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全球意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和视角,即世界性的眼光,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中对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作出理论和实践的回应,印证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的科学普世性,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气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球意识经历了摸索、转折、发展、创新的不同时期,不同时期的内涵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革命思想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福斯特生态革命的思想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生态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视域.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的阐述和批判为核心,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以当代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空间理论转向为核心,分析和比较了福柯的空间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二是以异托邦概念为核心,阐述了福柯空间思想的两个方面,即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政治思考方式的变革;三是从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批判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指出了它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这一理论只有接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内核和重新进入乌托邦思想的语境,才能克服其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视角,观照当代科技的社会研究理论的新发展,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特别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创新构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机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基础上,在理解科技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比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更具有针对性。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从历史与地域等大尺度背景中统摄马克思科技思想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学术影响力,对阐释不同制度下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存活于世,面临的困顿很多。人是充满理性和非理性的动物,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如何,二者的界限划分是清晰的吗?何为人的教育与发展?人的生命过程又与自然发生着怎样的关系?本期专题讨论着重围绕以上话题展开。我们认为,理性与非理性远不是那么界限分明,因为它们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可能性,即存在着走向其反面的可能,它们甚至是可以相互过渡的。理性与非理性仅是两个不同的视角,而非两种不同的存在;通过对当代西方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与发展思想的研究中呈现出的从解释转向批判的研究取向,以及多元化视角的研究特点,指出了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局限,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紧密结合当前"重返浪漫主义"的学术热点,对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生命理论进行深入观照,并运用当代生态批评的视角赋予该理论以现代生态内涵。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我们的生命存在进行理论探讨,目的是发现我们存在的意义、价值,破解人生的困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