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有充实的内容,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桃花源诗》是他晚年写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喜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前写了一篇记。记实际上是诗的长序,能独立成篇。这两篇作品可以说是姊妹篇。《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散文。它通过渔人偶入桃花源所见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桃花源社会概貌。《桃花源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它深刻地叙述了桃花源社会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特点。一诗一文,形式不一,主题相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宋人的"诗人诗"、"文人诗"与"儒者诗"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依诗歌内容的学派属性或作者身份,将诗分为"诗人诗"、"文人诗"和"儒者诗"。这种分类,是学术派别促成诗歌新变的反映。特别是"儒者诗"的价值定位及理学家的诗歌史重构,开历史上以学术干预文学创作的先例,表现出理学家文学观的狭隘;而这种不遵循文学规律的"新变",只能造成诗歌的衰落。  相似文献   

3.
清代张维屏以"三真"("真气、真意、真趣")来评价郑板桥的诗,本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求了板桥诗中之"真"真气"即指其诗中之真性情;"真意"是就其诗之内容而言,"真趣"是其诗之神态上的自然表现.究其原因在于作者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及耳闻目睹民生疾苦所致.  相似文献   

4.
徐声扬 《九江学院学报》2001,20(Z1):112-115
关于诗和记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一是名隹江生认为 ,“记和诗没有任何联系 ,是陶渊明在不同时期 ,不完全相同的兴趣下所写的各自成篇的两篇诗文。”二是诗在前 ,记在后 ,写成桃花源并记 ,王瑶、袁行霈、唐满先主此。三是记在前 ,诗在后 ,为着突出记的地位 ,还归之传记述赞类 ,“并诗”二字用小号字标出 ,以示区别 ,杨勇、逯钦立主此。这种不同的标题涉及到陶渊明的写作意图 ,不得不表示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陶渊明的创作意图 ,主要在表示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结构不满 ,而应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于是桃花源式的社会生焉。要把这种写作意图表现得很…  相似文献   

5.
【文题展示】4.心中的桃花源【命题分析】说到"桃花源",自然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描述,来表达作者及民众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和憎恨。"桃花源"在国人的话语环  相似文献   

6.
《桃花源记并诗》体现了陶集的精华,历来对《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之间关系的评说莫衷一是。其二者间的关系是解读这部作品的重要依据,根据陶渊明自身诸方面的情况对之分析,可以看到陶渊明有着当时一般文士所欠缺的人文意识,它不仅影响了陶渊明的处世为人,且在陶诗中有着深沉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前人多有研究且认识渐趋一致。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通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 ,认为 :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 ,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 ,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 ,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以下简称《桃花源记》)问世后,引起了历代学者的兴趣,著文呤诗,可谓连篇累牍.尽管聚讼纷纭,但综合起来,仍不外乎如下几点:一是把桃花源说成“仙境”或“仙窟”.唐王维《桃花源行》云:“初因避秦去入间,更闻成仙遂不还”,就把它说成“仙境”.唐刘禹锡在桃花源所在地朗州(今常德)作太守十年,写了《桃花源一百韵》,则把它说成“仙窟”.仙窟之说,唐代韩意,宋代苏轼早已对此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创作对象、创作原则及创作主体必备条件三个方面,对汉族诗学家刘熙载与彝族诗学家举奢哲、阿买妮的诗歌创作观进行比较.刘熙载认为"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诗"不可一作不真"、"往活处炼";"诗品出于人品".举奢哲、阿买妮则提出诗要"浓墨描事象,重彩绘心谱";"要把人写活"、"主脑要抓准";"学识是主骨".双方的诗学观点既有相同又有相异之处,而不同之处恰是汉族抒情诗学繁盛,彝族叙事诗学发达的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思想是一个具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结构的思想体系,任何一两个简单判断都不能全面充分地把握其思想的本质特征。研究陶渊明思想首先要观察它的现实层面,进而要观察它的理想层面。现在我们来观察他的《桃花源诗并记》。关于诗和记的关系,有三种看法:一是“名隹江生”认为,“记和诗没有任何关系,是陶渊明在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的兴趣下所写的各自成篇的两篇诗文”。二是诗在前,记在后,写成“桃花源诗并记”,王瑶、袁行霈、唐满先主此;三是记在前,诗在后,为着突出记的地位,还归之传记述赞类,“并诗”二字用小号字标出,以示区别,杨勇、逯钦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诗序体这一新型诗歌体式为审视点,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这一虚构文学的代表,以及陶渊明在诗序体创作中所获得的建树及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均进行了全新观照。认为诗序体成为唐代诗歌创作的新潮,“艺术包装”成为唐代传奇作家们的创作时尚,均与陶渊明的这一艺术精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张彦 《南都学坛》2010,30(1):70-74
省亲是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唐前省亲诗仅表达了个人思归的家园情结。唐代省亲诗则反映了唐代官员、士子、僧人等社会群体的省亲现象,及这些省亲群体的忠孝观念:官员省亲诗表现了唐代官员"忠大于孝"、"孝大于忠"或"忠孝两全"的不同伦理观念;士人省亲诗体现了科举士子扬名显亲的至孝观念;僧人省亲诗蕴含了中晚唐僧人、士大夫"孝能通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历代学人研究陶渊明者,多谓"桃花源"的模式仿自<老子>.倘若抓住桃花源的社会结构的关键--"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理解,不难发现,儒道有别,惟儒学才是桃花源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雒江生同志在一九八四年《文学遗产》第四期上发表了《略论“桃花源记”与系诗的关系》(以下称《略论》)一文,认为如按旧例把《桃花源记》(以下称《记》)和《桃花源诗》(以下称《诗》)放在一起,会影响《记》的文学价值,因为“文学界向来所批评的《桃花源记》的复古主义和宗教迷信思想主要表现在《诗》里”;此外,《记》和《诗》之间还存在着三个矛盾云云。笔者读后,未能释然,特陈述管见,以就正于作者和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王维诗歌的最大贡献,即是他遵循适度原则和中节控制的合度表现,天才地创造出中国诗史上最合乎"温柔敦厚"之理想尺度的诗歌范型.儒家诗教所要恪守的原则,与其说是诗的内容,不如说是诗的表达.因而形成了中国传统诗美具有长言咏叹的委婉含蓄的表现性,向来以比、兴之表现而见长,强调"而不"的适度控制.而王维最看重和追求"曲而达"的表达,微婉善讽、委曲迭情,其诗歌锋芒内敛,情感隐而不露,形成了"文质彬彬"、"文质参半"的美学形态,成为"中和"审美理想在文学上的一种卓绝表现,也强化了中国诗美的适度表现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与宋代整个社会的享乐之风相适应,宋诗表现出一种"乐"的时代主题、特征和审美倾向,尤其是对诗之"趣"的追求和表现更成为宋诗的一种普遍风尚.这当中,又以杨万里诗的情趣、苏轼诗的谐趣、黄庭坚诗的禅趣、朱熹诗的理趣更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赵孟頫作为陶渊明追慕者之一,创造了诸多以“桃花源”为母题的艺术作品。赵孟頫“桃花源”建构整体呈现隐居山水图式,且兼具“人世化”和“实地化”两个方面的特征。赵孟頫将桃源营造为一个集仕与隐于一体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世界,为传统山水审美注入了现实因素,同时丰富了中国山水审美的人格精神。赵孟頫“桃花源”建构的隐居山水图式在整个桃源艺术建构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承前代桃源世俗化表现的同时,也为后世开启了桃源实景化表现之先风。  相似文献   

19.
自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构建了中国本土大同理想的社会蓝图——"桃花源"模式以来,后世历代都有借此母题以寄托理想、抒写情志的诗文。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桃源"母题的理解也发生着不同的异变。唐人笔下的"桃源"大多已成为神仙的居所,而宋代诗文中,"桃源"意象的涵义已由唐人的仙界回落人间,趋向现实化,其讽喻性也明显增强了。究其原因,与宋代社会现实不无关系。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北宋内忧外患,南宋半壁河山。士大夫们的参政意识和忧患意识比前代都增强了,对现实的忧患与失望使他们不可能再像唐人那样幻想在仙界找寻理想的归宿,便把目光投向了对现实的整顿。于是,"桃源"意象在宋代走向现实便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送别诗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至盛唐得以繁荣发展,产生了边塞送别诗、漫游送别诗、官场送别诗等风格多样的送别诗.边塞送别诗写"死别",同时表现了盛唐边塞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漫游送别诗写"不忍别",同时也表现了漫游诗人对祖国奇观异景的热爱;官场送别诗写"喜别",表达了隆重场合饯别友人时"勉之忧国恤民"之情.送别诗在大量创作的同时,其交往功能不断加强,并且在"燕集祖送"的特定场合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范,为中晚唐送别诗的模式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