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索英语自主学习中心(Self-Access English Learning Center(SAC))对英语学习动机的濡化影响.通过问卷与访谈得出如下结论:英语学习的情景动机与内在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他们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教师要利用SAC的资源,加强对英语学习的引导,充分发挥SAC的濡化作用,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化是文化传递的产物;儿童文化是习得的;儿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濡化过程.濡化构成儿童文化最显著的生成性特征,它体现为既有文化对儿童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型塑、不同社会中儿童的养育模式、成人儿童观对儿童文化呈现形貌的规约.作为高级濡化活动的教育在儿童文化生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现代学校儿童文化或校园儿童文化的出现,显示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文化生成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元任博学多才,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对哲学和音乐也有一定造诣,尤其在语言学领域成就卓著。为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文章借用摹因这一术语,采用例证法从文化濡化的角度入手,从家庭、吴地学术文化、社会文化濡化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文化坐标系中影响赵元任的中国文化摹因,探析促成赵元任成功的文化因素,深刻认识濡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生活濡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妇女价值观的一种生成性实践路径,在本质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妇女价值观的养成规律.主体自觉和文化认同构成女性以"生活濡化"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两大实践路径.主体自觉蕴含了女性对自我身份、性别地位以及权责关系的合理定位以形成其人格特质;文化认同内化了妇女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的意义取向以模塑其价值情怀.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代际关系问题。在代际关系和代际伦理的语境中,与传统道德教育明确划定"教育主体"(如"长辈")和"教育客体"(如"晚辈")的界线不同,现代道德教育是一个代际互动的过程。现代道德教育的代际路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上一代对下一代的道德传递和道德示范与下一代对上一代的道德继承和道德反哺。现代道德教育的代际模式就是表现为"主—主"关系的代际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6.
规范伦理是现代性道德的主导理论形态;现代性道德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诸多理论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现代性伦理学存在的"道德本体自我化"、"道德关系契约化"、"道德内容知识论化"、"道德生活殖民化"等理论缺陷;必须探寻消解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有效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促进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伦理道德的危机与困境。在现代化全面展开和现代性迅速成长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及其现代性意蕴,并从中寻求当代中国走出道德困境,追寻道德理想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陈元晖先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动力和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提出了"濡化"概念来解释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指出了形而上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的各自局限,倡导采用辩证法思想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从陈元晖教育心理学思想、濡化思想、社会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方法论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具有道德伦理保障作用,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道德人格是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道德人格研究的兴起是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产物,既是对道德心理学研究困境的超越,又体现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深化,还顺应了道德哲学研究的要求。今后的道德人格研究应采取普世主义和主位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关注道德人格的评定、道德人格的影响因素、道德人格与幸福生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外来宗教文化的本土化(中国化)主要表现为儒学化或儒学伦理化.佛教和基督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都曾采取文化适应的策略,但却取得不同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中通过和平而又有选择有制约的交流、对话所产生的创造性的融合更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的现代范式展露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生存诉求多样化、道德规范工具理性化的发展图景,也为青少年道德成长预制了全新的“现代性”维度。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以其移动终端式的节点传播将草根大众的传播力从传统媒介的单向度中极大地解放出来,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选择上为青少年的个性张扬、主体性彰显、思想表达自由等方面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成长提供了与新媒体传播环境先天的适应性和亲合力。基于社会转型的现代语境及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现代性成长进行辨证的考察与反思,已成为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涵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我们认为,在城市化的冲击下,民族社区有形的边界会被逐渐打破,然而,由于社区各族居民独特民族文化自我维持的功能,在短期内还会发挥作用,所以在当前民族社区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将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努力维持社区各族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应协调处理好“授”与“塑”、“导”与“省”、“静”与“动”、“理”与“情”、“承”与“新”等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权威的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完全使道德建设走上一条我们预期的健康的发展道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道德权威缺失,原因在于,传统道德的严重破坏,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权威,革命道德的泛化与道德政治化对其生存土壤的严重破坏,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在唯经济增长论的泛滥与蔓延之后,政策上自然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道德权威需要树立。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内部存在异常复杂的思想和理论争鸣,但它也有能够反映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之共同志趣的发展主题.试图重建资本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重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拓展人类道德关怀的领域和范围、寻求化解道德分歧的伦理路径、塑造后现代道德文化精神等不仅反映了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在对待西方伦理学传统、关注现实道德问题、追求伦理学理论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同或相近倾向,而且反映了所有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共有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生态德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生态人";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内容体系和途径,文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验式德育教材的理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课程是21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新走向,体验德育已经成为全面超越传统德育的新范式之一。哲学由重科技理性到凸显体验的变迁、道德教育哲学由重认知到凸显体验的转向、课程哲学由重经验向凸显体验的转型,为体验式德育教材提供了理论前提。体验式德育教材是对传统德育教材困境的积极回应和超越,是当代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德育教材新样态。  相似文献   

19.
关于知识产权道德及其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道德是知识产权文化社会意识形态部分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道德研究,应该掌握知识产权道德的内涵、基本规范和建设知识产权道德的基本对策。从知识产权道德与知识产权伦理以及知识产权道德与科学道德的关系中探讨知识产权道德内涵及其基本规范,可知知识产权道德来源于知识产权伦理,是知识产权伦理的展开。知识产权道德区别于科学道德,不能用科学道德取代知识产权道德。知识产权道德基本规范包括"尊重知识、尊重表达、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当代中国建设知识产权道德需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知识产权道德教育、培训与监管、重视名师垂范以及知识产权道德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