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期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2):23-25
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各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人们的道德水平下滑趋势明显。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都出现新旧观念的矛盾与冲突 ,权力腐败现象尤为严重。究其原因 ,主要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等几方面。道德重建的基本思路是 :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奖惩、重建道德伦理文化体系、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提到道德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文章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援朝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角色是与人的一定社会位置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角色道德是调整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具有伴侣性、角色化、类别化等特征。加强角色道德研究 ,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职业道德的探讨 ,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角色道德意识 ,促进角色道德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媒介角色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置换成媒介功能、效果与权力等问题之后再研究,一种是将它纳入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两种路径的梳理,笔者认为立足中国社会场景理解媒介角色是传播社会学更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实践空间层面上的城市空间生产是对特定时期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上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和结果。空间的如何建构不仅能动而又全面的反映着财富、资本、利益、社会地位、生活质量的阶层偏移,而且还反映在话语权上的转移。当今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大社会转型浪潮之中,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层繁荣下,内部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愈发加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直接导致各利益主体参与博弈的资本愈发悬殊。而失败的一方又会因资本的缺乏而进一步失去天然上应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如何在转型期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确履行好自己的与生俱来的使命是媒体应当考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道德滑坡的现象
道德“滑坡”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鉴于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情景,于是报刊上出现了不少呼喊道德的文章。有人认为,在人格道德中,制假售劣,招摇诈骗,高价宰客,待慢“上帝”,失职渎职,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问题非常严重。有人认为:当前出现了“道德虚空状态”。 相似文献
7.
郭勋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5-119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媒介社会角色的嬗变是一个历史过程,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环境和行业状况等因素相关。近年来中国媒体行业发展迅猛,微传播风头日盛,新旧媒体交融成为常态,媒介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角色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媒介社会角色经历从传播工具到社会公器再到倾向于娱乐施教的动态变迁,折射出微时代新闻社会功能的变化,消费文化盛行、媒介技术驱动、行业发展演变等因素是构成其变迁的主因。微时代守望公众利益、践行职业逻辑、多重角色交融共存既是媒介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媒介机构应该坚守的角色伦理。 相似文献
8.
彭安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67-73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道德建设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们的道德面貌在不少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我国社会道德整体处于一种滞后和乏力的状态。因此,我们对"滑坡论"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轻视,对"爬坡论"者看到的成绩也不能盲目乐观。只有正视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进而探讨推动道德滑坡的主要因素,才能为有效阻止道德滑坡乃至崩溃寻找正确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刘晓慧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0-113
大学生所看到或信任的不是大众媒介的观察本身,而是大众媒介呈现其所观察的"呈现"这一运作,因此大学生对大众媒介的"信任"并非来自于大众媒介制播内容的专业伦理品质,而在于大众媒介是否可以成功地作为一个社会观察的功能系统,对社会进行时态化。信任来自互动的期待,大学生对于使用媒介的热切期待,使他们对媒介的信任无法更改。因此,大众媒介始终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大众媒介却在社会角色的塑造上历经多次颠覆性的变化,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势必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媒介环境的急遽变化,学会正确面对和理性判断媒介以及媒介角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晨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31-34
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社会道德现状?道德"社会病"症结何在?应该如何根治?已经成为国人集体思考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导致当下社会道德问题诸多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大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弘扬的力度和密度,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并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积极进行社会道德文化的软实力建设,确立重建道德社会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为如何根治当下社会道德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其原因有: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带来的负效应,分配机制不完善及法治不力的负面效应,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使道德失去感召力,高新科技革命、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传统道德自身的失落,道德教育偏重抽象的道德原则,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体系尚不成熟,道德主体的错误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权威的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
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完全使道德建设走上一条我们预期的健康的发展道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道德权威缺失,原因在于,传统道德的严重破坏,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权威,革命道德的泛化与道德政治化对其生存土壤的严重破坏,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在唯经济增长论的泛滥与蔓延之后,政策上自然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道德权威需要树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年来发生的道德事件主要集中于公共领域的陌生人群体,因此当前中国令人诟病的道德问题实际上主要体现为陌生人道德问题。通过对这些陌生人道德事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在家里或单位里能够严于律己的人一旦进入陌生人领域或者面对陌生人时,其道德自律性水平往往会降低,甚至表现为缺德,而这正是本文所说的陌生人道德困境。陌生人道德困境的形成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滞后具有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就是中国陌生人伦理的缺失、道德与利益关系认识的僵化及道德维系力量的语境错位等。要消除陌生人道德困境,就必须建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新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的实质是把相应的道德规范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惯例,道德规范有个合理性与可行性的问题。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都只能依据相应的生活共同体中的相应用色来确定。因而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把相应的道德规范同受教育者所扮演的以及将扮演的相应角色有机地联系起来,否则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郑春燕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9-72
道德法律化是中国法制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容忽视的立法主张,道德法律化在应用过程中不能混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通过背景分析,道德法律化有着很高的可行性。在转型期这一尤为特殊的背景下,其实现路径应该立足现实,从更深刻的制度方面去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16.
管爱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3):37-41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把握媒介政治道德伦理属性,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媒介的政治和道德伦理属性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在实施媒介素质教育的时候,首先应当引导大学生抱着积极的态度来认识和理解媒介的政治属性,并牢牢把握我国媒介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媒介的伦理道德属性,让大学生形成规范的道德伦理观念体系,形成与人为善的优良品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最终以大学为阵地,逐步将媒介素质教育辐射到大众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多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敲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突出。由于党员干部是国家的中坚,其言行举止对社会、对群众,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所以,部分党员干部道德滑坡现象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邹赐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6,6(2):91-92,95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其中以道德冷漠最为显著。小悦悦事件使得人们感慨道德冷漠已经愈演愈烈,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规避此类事件。通过对此类事件的分析,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两个方面分析、探讨"道德冷漠为什么会出现"的问题,进而从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对道德控制进行协调整饬,以及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三个层面避免道德冷漠事件的再次发生,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