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确定研究单位是科学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维科、黑格尔、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只是立足于民族国家或文化与宗教的历史研究,不可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马克思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所确立的立足点,即“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能够自行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围、逻辑框架、目标选择和理论任务的基本单位.对此,需要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去理解,更需要有世界历史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也总结了建国以来国内各民族新的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实践证明,发展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离不开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一个正确发展我国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大团结的指导思想,是对我国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正在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各族人民言论和行动的一个准绳。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中,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观的理解 ,人们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关于“一元单线论”。所谓“元” ,是指关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论述 ;所谓“线” ,则是指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线索 ,也即社会发展道路。“一元单线论”将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简单化 ,把社会形态的单线递进视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普遍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教条化的理论不仅混淆了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 ,而且以单因论和直接决定论倾向来诠释马克思的一元论历史发展规律 ,其结果是使马克思主义僵化得难以令人信服。因此 ,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应首先破除陈腐的教条 ,剔除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误解和歪曲。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本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又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演进过程及内在规律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 ,更好地掌握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社会政治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规律 ,对正确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多年来 ,随着维吾尔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其风俗习惯也在发生着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一些风俗习惯的外在形式具有了某些新的特点、一些…  相似文献   

5.
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形态的更迭,应该首先从发展程度较高较成熟的国家开始,然而许多具体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实际却表现出了与一般规律不同的进程。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能够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圆满的回答。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横观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为什么所建设的社会主义都不够格?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估计过高,因而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回答了东方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所谓单线进化论与多元生成论之间的对立与分歧,其实恰好构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层基本底蕴,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根源于马克思审视历史的双重视野和双重尺度.从生产力的决定性视野审视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的演进必定是一个线型模式,这种线型模式通过各种人类共同体的典型发展形式来体现,它的意义在于为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客观尺度.在古史分期讨论中,大多数学者没能自觉地把握这一尺度,更多地是着眼于价值尺度,失却了科学把握历史进程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 研讨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进程,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所处的历史环境不能不给予充分的关注。 (一) 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复杂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汉族地区是很不相同的。其主要特征是: (1)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社会分工十分粗略。我国务民族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灵魂和精神动力.是和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有力保证。以和谐有序、多元互补、兼容共存为特征的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保证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的构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少族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化是关于天人之道也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揭示和展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必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创新,转换和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形态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形态理论研究述评刘忠世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其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后来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学术界关于这一理论提出的问题、观点,择其要者,略述如次,并尽己所能,作些评析。一、社会形态的含义按照几十年来通行...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发展是民族地区的核心要务,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其三,只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才能真正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在广州成立,同时举行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单位的部分代表共八十余人。与会者提供了论文、调查报告三十余篇。其中有关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问题,各少数民族的风俗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问题,以及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问题。会议分别就这些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在表征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上,有大小两种社会形态范畴。大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大阶段,即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小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小阶段,即大阶段的阶段,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直到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真正弄清楚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的含义,对正确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社会形态的历史转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动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如果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因理论是基础理论,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应用理论.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存在,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使命:一是发现自然的属性与人的属性,二是发展社会生产体系与社会需要体系.这一使命必然地要求科学地发展市场经济,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只有市场经济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实现人的发展.科学发展现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发展动因理论,不仅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再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回归的理论总结,同样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形态的历史回归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走向技术形态与经济形态的整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平 《河北学刊》2004,24(1):46-49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形态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0.
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民族工作,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与民族发展主题的统一,它为新世纪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着力研究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进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